【羅漢像】搶先窺探易縣三彩羅漢像的奧秘

【羅漢像】搶先窺探易縣三彩羅漢像的奧秘

表6| | |
|—|—|
| 羅漢 | 羅漢果位 | 品數 |
| 應真 | :武學,神功第四 | 一千四百五十人|
| 阿羅漢 | 無學 | :一千二百五十人 |
| 不生 | :武功,神功第參 | 五百人 |

段落 1
– 於宗教信仰中,人們崇奉具備非凡力量者,而阿羅漢便是其中之一。
– [羅漢像為中國佛教美術創作的重要題材之一][4],其地位逐步從陪襯晉升至主體,並於宋代達到創作高峯,尤見於羅漢畫上。
– 各式各樣的羅漢像,反映不同時代的特色和流變,見證著我國古代雕塑和繪畫藝術的演進。

段落 2
– 為探究羅漢形象的由來與演變,本文首先梳理諸經典中關於阿羅漢的闡述。
– 佛經中載,羅漢乃「應真」,超脱塵緣,具備神通廣大,能人所不能之道力,其中以四智、八解脱、三明、六通之力名著於世。
– 歷代藝人受此影響,在創作羅漢像時,特別強調上述特質,以期更貼切地展現其神通與超然能力。

羅漢像

段落 3
– 羅漢果位之等級階梯,依聲聞四果次第,從初果須陀洹到四果阿羅漢。
– 除聲聞四果説法外,大乘佛法中亦提出菩薩四果,即初地生如來家、八地得授記、十地得受識、佛地,羅漢位居菩薩行之尾聲。
– 而諸般論述中提及的羅漢人數不盡相同,如《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説法住記》,便記載共有十六位羅漢,各個身懷絕技,行持不凡。

段落 4
– 唐代以前,關於羅漢創作的文獻記載相對稀少,偶或見於佩文齋書畫譜等著述中。
– 南梁名畫家張僧繇曾繪制過羅漢像,其風格受推崇,流傳至宋代。
– 北朝石窟中也偶現羅漢像身影,如雲岡石窟第十八洞佛十大弟子像,展現了早期羅漢像的造形特徵。

段落 5
– 唐代,羅漢像創作蔚然成風,其中又以阿難、迦葉為主,兩者或單獨出現在畫稿中,或伴隨釋迦參與説法圖。
– 龍門石窟中,盛唐時期刻有不少迦葉、阿難像,造形生動傳神,寄寓了世人對出世修行的嚮往。
– 此外,敦煌石窟中的羅漢畫也是唐代羅漢像創作的代表,如莫高窟四二○窟的的迦葉像,呈現出飽滿豐潤的面容,展現出自在清淨之感。

段落 6
– 盛唐以後,羅漢像創作出現新的特點,從單獨成像逐漸演變成多尊羅漢組羣,各具不同的姿態與表現。
– 在當時的佛十大弟子像、十六羅漢像、二十九羅漢像等作品中,羅漢像不再拘泥於統一的比例,而是更自由地表現出各自的性格特點。
– 值得一提的是,龍門看經寺洞內還存有二十九羅漢浮雕,形象各異,生動傳神,是現存為數眾多、形態豐富的羅漢像羣之一。

段落 7
– 涅槃變相中所描繪的羅漢形象,也是表現羅漢內心情感的重要載體。
– 如莫高窟中的一五八窟涅槃像,通過流利的線條和暈染手法,將羅漢們的悲痛神情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動容。
– 日本法隆寺金堂內的十六羅漢乾漆塑像,也是描繪羅漢悲痛之情的佳作,其細膩的表情和生動的肢體語言,令人驚嘆不已。

段落 8
– 唐玄奘法師翻譯《法住記》後,對十六羅漢的崇拜之風愈演愈烈,並衍生出許多關於十六羅漢的傳説和藝術創作。
– 如吳道子的門人盧稜伽便曾作十六羅漢圖,受到後世推崇,而十六羅漢畫也成為當時畫家們樂於演繹的題材之一。
– 除了十六羅漢,還有一些特殊的羅漢形象,比如有髭鬚滿腮,又有光潔如洗,有丰采俊逸,又有貌似平凡,不一而足。

段落 9
– 宋代是羅漢畫繁榮的時代,湧現出了大量的羅漢畫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貫休的十六羅漢圖。
– 貫休的羅漢畫一改傳統風格,獨樹一幟,將羅漢塑造成形態怪異、超凡脱俗的形象,對後世羅漢畫產生了深遠影響。
– 南宋以後,羅漢畫分化出禪月式和龍眠式兩種風格,前者繼承貫休風格,後者則更加貼近人間相,反映出這一時期羅漢信仰與繪畫藝術的變遷。

羅漢像:佛教藝術中的不朽之作

羅漢像是佛教藝術中備受尊崇的雕塑,它們描繪了據説已達到開悟並獲得解脱的阿羅漢。羅漢像通常被安置在寺廟和聖地中,被認為具有保護和激勵信徒的作用。

起源與歷史

羅漢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印度,當時佛教僧人被稱為羅漢。這些羅漢以其苦行和嚴格的修煉而聞名。隨著佛教的傳播,羅漢像也逐漸傳入東南亞和東亞地區。

類型與特徵

羅漢像有多種不同的類型,每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特徵。以下是常見的羅漢像類型:

類型 特徵
十六羅漢 十六尊羅漢,通常成對安置在寺廟中
十八羅漢 十八尊羅漢,通常描繪在畫作或浮雕中
五百羅漢 五百尊羅漢,代表釋迦牟尼佛的五百位弟子
千羅漢 一千尊羅漢,通常安置在大型寺廟或聖地中

羅漢像通常具有以下特徵:

  • 短髮或剃光頭,露出高額頭
  • 修長的身材和豐滿的肌肉
  • 身穿少量的僧袍,露出胸部和肩部
  • 臉部表情凝重,目光深邃
  • 手中持著不同的法器,例如錫杖、寶瓶或佛珠

製作與材料

羅漢像通常由木材、石頭或青銅製成。木材羅漢像通常採用夾纈法雕刻,而石頭羅漢像則使用鑿子和槌子雕塑。青銅羅漢像則是使用失蠟鑄造法製作。

象徵意義與作用

羅漢像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它們代表了修行的果位,激勵信徒精進修行。羅漢像也被認為具有保護和消災避禍的作用。因此,它們經常被安置在寺廟的入口處或神聖的地方。

藝術價值

羅漢像是佛教藝術中的重要代表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們反映了不同時期佛教藝術的風格和技巧。羅漢像的傳神表情和精緻的細節展示了古代工匠們高超的技藝。

延伸閲讀…

易縣三彩羅漢像

羅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