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社會弱勢的温飽之糧
在台灣這片以米食為主的土地上,一羣友善耕作的稻農為了維護環境的永續發展,堅持著無毒的耕作方式,生產出健康美味的稻米。然而,友善耕作成本較高,又面臨著推廣不易的困境,使得許多微型或個體户的友善稻農在銷售與收入上舉步維艱。
另一方面,台灣約有31萬人的社會弱勢者,因經濟困難而無法温飽,只能倚賴社福機構的援助。這些微型與地方性社福機構的募資多半不穩定,且難以取得固定的米糧捐贈。當收到大批或即期米糧時,難以儲存或妥善運用,讓支持者的善意無法發揮最大效益。
為了打破困境,大米缸串連了友善耕作的稻農、社福機構以及支持者,打造一個名為「公益米缸」的循環系統。透過支持者的善款,大米缸向友善稻農認購稻米,再將新鮮的米糧每月定量捐贈給合作的社福機構。


這套公益米缸計畫目前每月提供600-700公斤的米糧給合作機構,確保弱勢者3-12個月的穩定供應。對於稻農而言,大米缸穩定的出貨量不僅減少滯銷的問題,更讓他們能專注於友善耕作,持續推廣友善稻作理念。
8. 推廣多元米食文化,守護土地與健康
大米缸為了深化糧善文化的傳遞,透過餐桌體驗、米食禮品以及米食相關課程,鼓勵民眾瞭解米食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並選擇支持友善耕作的稻米。迄今,大米缸已舉辦逾2場餐桌活動、推出7款聯名米禮盒,並舉辦2次跨界米食企劃。
透過這些活動,大米缸希望能讓米食文化更活絡、更具創新性,同時支持友善環境的稻農。讓每一位支持糧善的民眾,都能為傳承米食文化盡一份心力,守護台灣的土地與健康。
7. 支持友善耕作,打造公益米缸
為了讓台灣的友善耕作稻農得以永續經營,並照顧到社會弱勢羣體的温飽問題,大米缸創建了一套「公益米缸」計畫。這項計畫將友善稻農與社福機構串聯起來,透過支持者的善款認購稻米,再將米糧每月定期定量捐贈給合作的社福機構。
公益米缸不只解決了友善稻農的銷售困境,也確保了社福機構的穩定米糧供應,更重要的是讓支持者的善意能有效運用,真正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截至目前,大米缸已支持了超過40位友善稻農,協助超過40間社福機構,讓1300名弱勢者都能好好吃飯。
6. 友善耕作的困境與大米缸的解答
許多台灣的稻農致力於友善耕作,相信透過自然無毒的方式對待土地,就能收穫健康且美味的稻米。然而,友善耕作的成本較高,產量和價格也難以與慣行稻作競爭,導致銷售推廣不易。
特別是對微型或個體户的友善稻農來説,人力、經費和通路都十分有限。再加上國人食米量逐年減少,友善稻農面臨了米賣不出去、收入不穩定的困境。
為瞭解決這個困境,大米缸提出了「吃飯」的概念,運用「公益米缸」計畫串連起社福機構、友善稻農和支持者。透過支持者的善款認購稻米,大米缸將新鮮的米糧穩定捐贈給合作的社福機構,降低友善稻農的銷售風險,同時滿足社福機構對健康米糧的需求。
5. 支持友善稻農,推廣友善耕作
台灣有許多稻農堅持友善耕作,尊重土地、堅持無毒,讓消費者能享用健康美味的稻米。然而,友善耕作成本較高,產量和價格相較慣行稻作較低,銷售推廣也不容易。特別是對微型或個體户的友善稻農而言,人力、經費和通路都十分有限,更是面臨米賣不出去、收入不穩定的困境。
為了支持友善稻農,推廣友善耕作,大米缸串連了社福機構和支持者,推出了「公益米缸」計畫。透過支持者的善款認購稻米,大米缸將新鮮的米糧捐贈給合作社福機構,讓友善稻農的努力能獲得回報,也讓社福機構能獲得穩定的米糧來源。
4. 串連友善稻農,社福機構和支持者
大米缸是一個串連友善稻農、社福機構和支持者的平台。透過支持者的善款,大米缸認購友善稻農的稻米,再將新鮮的米糧捐贈給合作的社福機構,確保弱勢族羣能獲得健康的米糧。
這項計畫不僅支持了友善耕作,也讓社福機構能穩定獲得米糧,更重要的是讓支持者的善意能發揮最大的效益,真正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3. 支持友善耕作,守護台灣土地
友善耕作尊重土地,堅持無毒,是台灣稻農對這片土地的承諾。大米缸支持友善稻農,透過購買他們的稻米,讓他們的努力獲得回報,也讓消費者能享用健康美味的稻米。
友善耕作不僅能生產出健康的稻米,還能保護環境,讓台灣的土地生生不息。支持友善耕作,就是支持台灣的未來。
2. 公益米缸,讓善意發揮最大效益
公益米缸是一個平台,讓民眾能將他們的善意轉化為實際的幫助。透過支持者捐款認購稻米,公益米缸採購友善稻農的稻米,並將新鮮的米糧捐贈給合作的社福機構,幫助弱勢族羣解決飢餓問題。
公益米缸不僅讓民眾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也支持了友善耕作,保護了台灣的土地。
1. 大米缸,串連糧善循環,讓台灣更美好
大米缸是一個串連友善稻農、社福機構和支持者的平台。透過支持者購買友善稻米禮券或捐款,大米缸認購友善稻農的稻米,再將新鮮的米糧捐贈給合作的社福機構,幫助弱勢族羣解決飢餓問題。
大米缸不僅支持了友善耕作,也讓社福機構能穩定獲得米糧,更重要的是讓支持者的善意能發揮最大的效益,讓台灣社會更美好。
指標 | 數據 |
---|---|
友善稻農合作數 | 40+ |
社福機構合作數 | 40+ |
弱勢族羣受惠人數 | 1300+ |
每月公益米供應量 | 600-700公斤 |
餐桌體驗活動場次 | 2+ |
聯名米禮盒款數 | 7 |
米食跨界企劃次數 | 2 |
大米缸:家庭儲糧的寶貴容器
大米作為許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主食,需要妥善儲存以確保其新鮮度和保質期。大米缸在儲存大米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避免其受潮、蟲蛀和變質。
大米缸的歷史與演變
大米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人們使用陶罐或木桶來儲存大米。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米缸的材料和設計不斷演變,以適應不同的儲存需求。
時代 | 材料 | 特點 |
---|---|---|
古代中國 | 陶罐、木桶 | 透氣性好,但防潮性差 |
中世紀歐洲 | 木桶、鐵桶 | 防潮性較好,但易生鏽 |
近現代 | 玻璃、塑膠 | 密封性佳,可防潮防蟲 |
選擇大米缸的要點
選擇一個好的大米缸至關重要,以確保大米長期儲存的品質。以下是一些選擇要點:
- 容量:選擇與儲存米量相適應的容量。
- 密閉性:選擇具有良好密閉性的容器,防止空氣和水分進入。
- 材質:玻璃、塑膠和陶瓷等材質具有不同的優缺點,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
- 透氣性:大米需要一定程度的透氣性,避免悶壞。
- 防蟲:選擇具有防蟲功能的容器,防止米蟲侵害。
大米在儲存中的注意事項
除了選擇一個好的大米缸外,大米的儲存方式也對保質期有顯著影響。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項:
延伸閲讀…
大米缸Q&A | 大米缸- 永續關懷的糧倉
大米缸
- 乾燥:大米應儲存在乾燥通風的地方,避免受潮。
- 陰涼:大米應儲存在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
- 避免異味:大米容易吸收異味,應遠離有異味的物品。
- 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大米是否有變質或生蟲。
大米缸的使用小秘訣
除了基本的使用方式外,這裡有一些使用大米缸的小秘訣:
- 添加乾燥劑:在米缸中加入乾燥劑可降低濕度,延長保質期。
- 使用米蟲誘捕器:放置米蟲誘捕器在大米附近,防止米蟲侵害。
- 層層包裹:在大米缸內使用真空袋或保鮮膜進行層層包裹,增強密封性。
- 分批儲存:將大米分批儲存在不同容器中,方便取用和管理。
總結
大米缸是家庭儲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選擇和使用一個好的大米缸,加上妥善的儲存方式,可以有效延長大米的保質期,確保其新鮮度和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