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穴場
穴場是穴位的周邊。穴是核心,穴場是保護層,就像肉包皮。穴位最大約為 2 平方米,而穴場則大得多,構成穴場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 龍脈生動靈活
- 要有蜂腰鶴膝(聚集氣的地方)
- 穴星要完美,秀麗
- 選擇有龍氣的地方定穴場,這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龍氣,再美也是假的。
- 從穴星頂端眺望四面八方,彷彿一座城堡,層層守護,層層封鎖,藏風聚氣,固若金湯。古人認為,A 開山近山來,局勢必須寬:B 腰落餘枝作城郭,吉氣旌斯泊,C 分落後龍擘脈去,貫穿還可取,D 未落為大盡龍,氣勢最豪雄,也就是最初落點在穴位後方,環抱穴位,未落位於穴位前方(龍虎砂外),分落位於穴位左右,山近祖山落脈。環抱穴位,腰落圍繞在末落的外圍,還有奇特的四勢:
(1)詳前觀後,防空曠面吹胸劫背:
(2)觀左盼右,忌凹缺面割耳射肩。
站在穴星頂端,眺望四周,前面平整開闊,鍋鉗,有九曲水;玉帶水流過,或水聚的地方,有龍虎砂守護,存一斜坡由穴星一直延伸到水邊附近,穴位就在這一斜線上,在穴星的斜坡上,不能點存頂部(怪穴除外)。
2. 穴位
-
太極定穴:站在這條斜線的外圍看,發現有一個圓形的暈影,隱約可見,彷彿佛像:粗看有形,細看無影,遠看似有近看似玉,側看則露,正看模糊。這就是我們尋找的真穴。(1)太極暈的上部,有半月型的形狀,有分水道向左右分流左右分水道,向下部中問流去,叫做合口,而且合口一般列正穴位的中線。(2)太極動而生陽,弱暈肥起為陽:中心突起,故戈動中之靜,即窩中有泡,窟中突起的地方就是穴位,開瑩時時宜淺不宜深。(3)太極靜而生陰,園暈瘦陷為陰,中心有窟。故為靜中之動,即泡中有窩,突中有窟的地方就是穴位,開瑩時宜深不宜淺。
-
兩儀定穴:兩儀就是陰陽,地理以山為陰,水為陽,陰陽之中又有陰陽,龍有龍的陰陽,穴有穴的陰陽。兩儀定穴的形狀基本上和太極暈相似,不同的是,在太極暈中間有上半部瘦。下半部肥,或上半部肥,下半部瘦。左半部瘦,右半部肥,或左半部肥,右半部瘦,瘦而下陷為陰;肥而突起為陽,在點穴前先把太極暈周圍的草木除去,才能分法肥瘦和凹凸;一半肥,一半瘦,一邊凹,一邊凸,這是陰陽二氣交媾的地方,天地交媾,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即是陰陽之道,所以我們在定穴位時,一定要定在陰陽交合的合縫線的中點上,才為正確。偏左偏右,都不好。
-
三勢定穴:三勢就是根據人的立、坐、唾三種姿勢演變過來的,所以在穴場確定之後,穴星高大時,就特別注意,觀察穴星的形態,是站,是坐,還是睡;觀察錯了就全盤皆錯。立勢:山勢如人站立,頭俯身聳,氣往上浮,這時出脈,結脈穴,生暈在高處,這叫做“天穴”,穴結在山巔之仰穴,立穴的地方一定要平坦,才正確。坐勢:山形如坐着一樣,身屈,頭不俯不仰,氣藏在中間,山脈結穴,生暈處,不高不低,叫做人穴。穴結在山腰,落脈緩和低平的地方,如果來脈急,穴位應在傍邊尋找。穴點高了傷龍,點的太低傷穴。眠勢:山勢如人仰睡一樣,身仰,頭仰,氣往下墜,出脈結穴,生暈在低處,名為地穴。一般穴結在山腳附近,來脈峻急時穴結在乳頭。以上為三勢定穴,必須符合如下條件才是真穴;(1)天穴,穴雖高,但站在穴位上,如臨平地,沒有高的感覺才對.同時天穴如乘風而下,來脈面緩慢,若脈急就不對。(2)地穴就水而下,來脈宜急,此穴要得水近堂。若是明堂端正水合法度求富甚速。(3)人穴避風而上,來脈宜不急不緩。另外還有這樣的説法:天穴:如人之心窩,多結立體,如人拱手直立,兩肩曲凹。必抱其心窩。人穴:如人的肚臍多結坐體,如人放手平坐,兩臂曲內,必中抱其肚臍處。地穴:男女之道,乳突,窩鉗,多結眠體,如人垂手仰卧,兩掌曲凹。必下抱其人道。
-
三停定穴:三停定穴法和三勢定穴基本相同,也取天、地、人穴。不同的是他要結合附近左右的山峙和案台,取諸山相稱,來避兇殺合法度。若左右山峯低,朝案也低就應點地穴,如點天穴,人穴,則把意右山和案台踏在腳下,便會出現財山不上手,定主破財產及離鄉敗絕。周圍山低穴位高,必然孤露受風吹射,主子孫孤寡。若附近周圍的山高,案山也高,宜尋高處平坦開闊處點天穴,如果點人穴,則受山峯欺壓,主出子孫頑鈍,福祿不旺,若點地穴更糟,因受左右山、案山壓倒穴位,主子孫衰絕,禍患連綿,久則人丁絕,財產敗盡,所以不管是天穴、人眾、地穴都要選取左右山和案山,不高不低。這樣會財祿到手,丁財兩旺。另外三停定穴,還要注意如下幾點:(1)不能舍近就遠,。不能貪遠秀而誤點天穴,這樣穴高財源低,主冷退破財產及離鄉敗絕。(2)三停的穴位,要開闊窩坦,可藏車;隱馬,這是真穴。(3)天穴登風而下要窩鉗,藏霧,人穴,要避風而下,要上不急,下不陡,地穴要就水而下要四山低來勢猛。”]’口訣一: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分險,不出陰陽八卦形,這句話出自風水典籍《撼龍經》。原文是:“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文字上稍稍有點區別,但大體意思相似。這裏有兩個概念,一個叫“纏山”,一個叫“關鎖”。“纏山”是相對於龍脈來説的。龍脈周圍一定會有很多圍繞着它的其他山脈,這些山脈就叫纏山。就好像主人旁邊會有護衞,幫手為他服務。擁護他的人越多就説明這個主人的地位越尊貴。“纏山”越多就代表着龍脈聚集的能量也越強。我們可以通過兩邊“纏山”的形狀判斷哪裏是龍脈,“纏山”的作用是“藏風”。“關鎖”説的是這塊地的出水口要相對封閉,這才能不漏氣。水的兩邊要有山體形巒來關鎖水口:有捍門鎖水口、華表鎖水口、獅象鎖水口、龜蛇鎖水口等等,所以天安門前面有華表,政府大院門口放獅子,什麼身份地位放什麼物品是有嚴格規定的,老百姓門口是不可以放獅子的,這些都是從風水文化而來。水口處出現以上山體形巒的龍穴,屬於大貴之地。“關鎖”的作用是為了更好地“得水”。“藏風得水”是風水寶地的基本條件,從“纏山”和“關鎖”就可以看出一塊地的氣勢和格局,氣勢越大,格局越高,越有可能是帝王將相家的祖墳,那麼值錢的寶貝自然就多。以“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的標準來看一個地方,確實可以幫助發現龍脈,知道方圓幾公里區域內可能有大墓葬,但是墓穴具體在哪個位置,卻無法通過這個口訣來定位。古人説:“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可見要確定龍穴的確切位置,比尋找龍脈還要困難。不懂得找龍穴的方法,其結果就像電影裏的王凱旋一樣,只能到處亂炸碰運氣了。尋找龍穴的方法有很多,這裏我只介紹8字要訣:“乘金相水,穴土印木”。這個方法,出自於風水學的開山鼻祖郭璞的《葬書》。書中有一句話:“乘金相水,穴土印木,外藏八風,內秘五行。”乘金:是龍穴的後方靠山一定要相對的高和飽滿,從高到低傳遞龍脈的能量。因為金五行屬陰,能量向下才能把地氣引到龍穴;金五行是圓形,所以靠山要飽滿。相水:指的是龍穴的前方,一定要有圓弧形的環抱結構,可以是環繞的水系或者是圓弧形的土石結構,也叫唇星止氣。因為水五行陰得不能再陰,已經到底,所以地氣就被停聚在龍穴的位置上;水五行是彎曲形,所以要有圓弧形。穴土:就是中間龍穴的位置,一般地勢都相對平緩,才能平衡聚氣。因為土五行形狀方正,陰陽平衡。印木:是什麼意思呢?地氣聚到中心龍穴之後,氣流還會向四面八方散開,這個時候如果左右沒有遮擋的話,能量就不能很好的聚集起來,所以印木就是左右高起的左青龍和右白虎,讓氣流迴旋。木五行屬陽,木氣升發才可以讓氣流迴旋。因為木五行是長條形,所以龍虎砂也都是長條形。在實踐中十有八九的龍穴都符合以上8個字的標準,所以“內秘五行”是確定龍穴位置的重要方法。而“外藏八風”其實就是“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這句尋龍訣的內容。龍是山脈,山脈何以龍名,因其跡象彷彿也。蓋真龍忽隱忽現,忽大忽小,山脈跡然忽起忽落,忽高忽低,遠則迤延千里,近則迤延數裏。地師尋龍行芻祖與宗,計分太祖太宗少祖少宗。以至父母(皆指經脈而言)去穴近者,所關禍福亦近,去穴遠者,所關禍福亦遠,故而論祖只有自少祖始,捨棄其遠祖,凡經氣長則福澤亦長,龍氣短則福澤亦短,在高山之龍當看起伏,若在平地,則看收斂,至於一望平洋,見有水流不過處,既是龍脊,亦必有高平之阜為祖宗。此為龍法之要指,龍有直龍,橫龍,騎龍,回龍之別,龍之貴賤成因於來龍之祖山,辨龍之貴賤,固然形氣並重,尋龍先識行止來去與分合,龍若出動必有自然之來勢,必有分水以導之。龍若停止,亦必有自然之水以界之,有合無分。則有其來歷不明。有分坎合。則其止不真,細辯水之分合。既識龍之起止。凡見山勢秀撥獨尊者,大抵為火星所結成,此處於中心出脈,起伏開帳,謂之辭樓下殿,其勢忽高忽低而有序,其下則重重穿帳過峽尋挨念多,方能自老變嫩,自粗變細,有兇變吉,此為龍脈造化之妙用,但是穿帳過峽二者各異,以言穿帳,為龍脈伏而即起形跡甚微,兩旁偶有遮護,亦僅之避風吹用巳,苟非著名地師,往往忽略不見,至於過峽,乃龍真形發現處,尋龍者必須特別留心,龍峽名目甚夥,茲舉其最重者,當推蜂腰鶴膝為緊真,餘則有穿田過,渡水過等十數種名稱,峽名雖多,而峽之形跡,總以活動秀麗細短為美,散漫臃腫,偏枯粗直為惡,又忌穿壑損壞,風吹水動,又須外山來扶,各種貴器相護,如旗鼓劍印,日月笏等,要知穿帳為龍之曲折脱卸,轉折之字句不一,要過峽之字句,須與出脈結穴及入首處字向相同,要知開帳穿心,為少有之貴格,所以不多見。或者僅見二三節,非常難尋,善看地之堪與家,祈求龍真脈的,便為吉地,不必定求開帳穿心也,至於過峽,為龍脈真情發現處,所以真龍必有美峽,美峽必結貴地,因是尋龍。當以識別過峽為先。”]’即識峽之美惡,則龍脈之吉凶,融結之真偽,皆可類推而知矣。手是我們最親密的夥伴,做什麼事都需要它的輔助。都説“十指連心”,你可知我們的手還連着身體的六大經絡?每個手指的穴位都對應着身體的不同器官。上班族都或多或少有過腰背痠疼、動不動就覺得累的經歷。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是由於缺乏運動、年齡增長所致。其實,這還可能是身體內部傳遞出的警示信號——你的內臟衰弱了。人體經絡一旦被堵塞,氣血便會受阻,內臟也會失衡,長期累積會形成疾病。十二經脈的起點和終點都在身體末梢,其中有六條走到雙手,停在十根指頭。而另外六條通達腳趾的經脈也可以透過相似的經氣,在手上得到表裏的對應。如果説雙手是一窺健康的門户,那位於手足之端的井穴(幾個穴位的統稱),就是身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黃帝內經·靈樞》中,將井穴喻為水之源頭,是人體精氣所出的部位,認為其對於調節臟腑、氣血、經脈之氣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井穴有清熱、醒腦、安神的作用,中醫會通過放血、針灸達到治療效果,一般人平時可通過按摩井穴來保養身體,精神不濟時,按摩十指井穴也能活絡臟腑、重拾元氣。按摩的步驟是:依次按壓指甲兩側,然後再捏緊指甲上方的指頭,再捏緊指甲根部的指頭,一指大約按摩20秒。按摩十指大約需要3分鐘,就能使其得到有效刺激。此外,指節上也有直接對應五臟六腑的穴位。空閒時隨意按按各個指關節,或用熱水杯熱敷,也能讓身心更為舒暢。除了平時的保養,我們其實也可以從手部瞭解身體的健康狀況。比如説,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有不明原因的頸部痠痛、喉嚨痛、胸痛、胃痛,甚至小指內側、靠近無名指的整條手少陰心經都會感到麻木、緊縮。然而,一般人對經絡運行以及相關症狀的對應並不熟悉,因此,第二掌骨側速診法成為了方便人們留意身體狀況的好方法。
看穴的藝術與科學
看穴,又稱勘穴,是一種起源於中國古代風水文化中的技術,旨在尋找和選擇合適的安葬或建屋地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看穴已發展成為一門結合傳統知識、觀察和直覺的綜合藝術與科學。
看穴的原則
看穴的原則建立在以下主要概念之上:
- 巒頭:指周圍環境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對穴位風水有直接影響。
- 理氣:指穴位所在方位和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影響穴位的能場和氣流。
- 龍脈:指隱藏在地下的地脈線,被認為是風水能量的來源。
看穴的步驟
看穴的步驟通常涉及以下步驟:
- 選址:在寬廣的區域內根據風水原則選擇潛在的穴位。
- 勘巒:仔細觀察穴位的巒頭特徵,包括山脈形狀、水系走向和植被分佈。
- 察理:研究穴位的理氣,包括方位、角度和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
- 尋龍:探查隱藏的龍脈線,追蹤其源頭和走勢。
- 定穴:綜合考慮巒頭、理氣和龍脈,最終確定最佳的穴位位置。
看穴的工具和技術
看穴使用的工具和技術包括:
工具 | 用途 |
---|---|
羅盤 | 測定方位和角度 |
水準儀 | 測量地形起伏 |
筆記本 | 記錄觀察和分析 |
風水軟件 | 輔助計算理氣和建模 |
看穴的流派
看穴在歷史上發展出多種流派,每種流派都有其獨特的理論和方法。主要流派包括:
流派 | 特點 |
---|---|
巒頭派 | 重視地形環境對風水的影響 |
理氣派 | 強調穴位方位和交互作用對氣流的影響 |
形勢派 | 關注穴位的整體形勢和佈局 |
玄空派 | 採用複雜的命理和數學計算來分析理氣 |
看穴的應用
看穴的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以下領域:
- 墓地選擇:尋找符合風水原則的吉穴,確保逝者的安息和後代的興旺。
- 住宅選址:選擇有益於健康、財富和幸福的住宅地點。
- 商業選址:協助企業找到風水良好的位置,促進繁榮和成功。
- 景觀設計:將風水原則融入景觀設計中,營造和諧與平衡的氛圍。
看穴的注意事項
看穴是一項複雜的藝術和科學,需要多年的經驗和知識才能掌握。對於初學者或外行人,在看穴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延伸閲讀…
打開“神門穴”,搞定十大老年疾病,一看就懂了
圖解取穴一看就會
- 尋求專業建議:諮詢合格的風水師以獲得準確和可靠的建議。
- 全方位考量:不要僅基於單一因素做出決定,而要綜合考慮巒頭、理氣和龍脈等各方面要素。
- 尊重環境:看穴應與環境保護相協調,避免破壞自然景觀。
- 避免迷信:看穴應建立在科學和邏輯的基礎上,而非迷信或盲目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