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頭神:印度教的智慧之神
象頭神(梵語:गणेश,音譯伽內什,主譯迦尼薩),是印度教的神祇,為濕婆神與帕爾瓦蒂女神之子,也是戰爭之神室建陀的兄弟。他掌管眾伽那(濕婆的隨從),因此也被稱為羣主。


象頭神外形特徵為斷去一邊象牙的象頭人身,四隻手臂,體色紅或黃,以老鼠為坐騎。在藝術描繪中,他常以盤坐或翹起一腿的姿態出現。
象頭神受到廣泛崇拜,不僅限於印度教和婆羅門教。早在佛陀時代,原始密教就已盛行於印度北部。密教融合原始佛教,衍生出最早的密宗,並隨著印度高僧的傳播,擴及中原、日本和西藏等地。
吠陀經中並未記載象頭神,其神話主要來自兩部史詩和往世書,與濕婆和帕爾瓦蒂的神話息息相關。史詩稱他是濕婆之子,其兄弟為室建陀(佛教稱韋陀尊者)。
關於象頭神為何長有象頭,文獻記載不一。其一,帕爾瓦蒂洗澡時,一滴水落入恆河,被象頭女神瑪梨尼喝下,生下象頭人身的象頭神。此説法記載於勝車的作品中,有學者認為是一種隱喻女同性戀的主題。
其二,象頭神生而為人頭,但帕爾瓦蒂辦慶生宴時忘邀土星神沙尼,沙尼憤怒之下用神火燒掉他的頭。大梵天安慰帕爾瓦蒂,要她尋找第一個動物的頭部作為兒子的新頭。帕爾瓦蒂找到大象,象頭神便成為象頭人身。但此説較少被接受,因帕爾瓦蒂為濕婆之妻,土星神恐不致冒犯她。
其三,濕婆離家時,帕爾瓦蒂生下象頭神,因他是神之子,出生後即長得高大強壯。帕爾瓦蒂洗澡時,囑咐象頭神在門口守衞。濕婆回來時,象頭神不識其父,發生衝突,濕婆一怒之下砍下他的頭。
帕爾瓦蒂悲痛欲絕,濕婆得知自己殺死愛子,求毗濕奴幫助。毗濕奴指點濕婆尋找第一個生物的頭部安在象頭神脖子上,即可使其復活。濕婆遇見大象,取其頭部,象頭神由此成為象頭人身。
象頭神被視為智慧之神,因他曾不眠不休地聆聽和抄寫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右牙折斷後,仍以墨水代替牙齒書寫。因此,象頭神常被描繪為只有左牙。
在早期印度密教中,雖以佛教解脱為宗旨,但亦有術法存在。象頭神載於佛經密乘部,威能奇特,可護持密教行者。其法門由密宗祖師集結,自印度傳入唐朝(唐密),再傳入日本(東密)。
大象神像:印度教中最受尊敬的神龕
大象神像,象徵著智慧和障礙移除者,在印度教中佔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些雕像通常描繪出大象頭人類形態的象頭神,象徵著力量、智慧和神聖。
大象神像的起源和象徵意義
大象神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當時印度河文明的人民崇拜大象作為神聖動物。後來,大象頭人類形態的形象開始與印度教神靈象頭神聯繫在一起,象頭神被認為是智慧、財富和好運的守護神。
象頭神的頭部代表著智慧和理解力,他的象牙象徵著力量和保護。他的大肚腩代表著寬容和耐心,他的四隻手臂代表著力量、勇氣、知識和智慧。
大象神像的類型和用途
大象神像有多種類型和尺寸,從小型個人偶像到巨大的寺廟雕像。它們可以由各種材料製成,包括大理石、銅、黃銅和木頭。
- 小型個人偶像:這些通常放置在家中或辦公室,用於祈禱、冥想或好運徵兆。
- 中型寺廟雕像:這些通常安置在寺廟中,供奉和儀式。
- 大型寺廟雕像:這些是巨大而壯觀的雕像,通常位於寺廟的入口或聖壇上。
著名的大象神像
印度有許多著名的大象神像,其中一些最受尊敬的包括:
寺廟 | 地點 | 象頭神像特徵 |
---|---|---|
克蘇什韋雷納爾寺廟 | 普納 | 巨大且精緻的大理石雕像,站立姿勢 |
甘內什·曼迪爾寺廟 | 莫雷什瓦爾 | 坐姿大象頭神像,戴著精緻的珠寶 |
悉地毗奈雅克寺廟 | 孟買 | 巨大且複雜的大象頭神像,由黑色石頭製成 |
莫蒂甘傑大象神廟 | 瓦拉納西 | 坐姿大象頭神像,以其莊嚴和莊嚴而聞名 |
大象神像的文化意義
大象神像在印度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被認為是好運和繁榮的象徵,通常在祈禱、儀式和慶祝活動中使用。許多印度人將大象神像作為保護者和指導者,祈禱以獲得智慧、財富和成功。
此外,大象神像也是印度藝術和建築的重要元素。它們可以在寺廟、宮殿和私人住宅中找到,展示著它們在印度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深遠影響。
延伸閲讀…
象頭神
Ganesha 雕像3 英寸紅色樹脂印度教大象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