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欽】何應欽大揭秘:你不知道的3個決策改變了中國歷史

【何應欽】何應欽大揭秘:你不知道的3個決策改變了中國歷史
職位 任職期間 簡要事蹟
國民政府主席 1949年3月23日-1949年4月23日 主導與中國共產黨的和談
行政院長 1949年3月12日-1949年4月23日 發布戒嚴令,加強社會治安與秩序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
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 發表報告關於和平談判進展
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7年4月1日-1948年5月
行政院副院長
國防部部長 1948年5月-1949年3月 兼任陸、海、空軍統帥
聯合國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 1946年6月-1947年2月 訪問美國華盛頓,會見杜魯門總統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轅主任 1946年4月-1947年2月
中國陸軍總司令 1945年8月15日-1946年5月31日 接受日本支那派遣軍投降
同盟國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 1944年12月-1945年8月 指揮湘西會戰、桂柳反攻戰
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 1938年1月-1944年11月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 1937年8月-1938年1月
軍政部長 1935年4月-1938年1月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1933年3月-1938年1月
行政院駐北平辦事長官 1935年11月-1936年12月
冀察綏靖公署主任 1935年11月-1936年12月
南昌行營主任 1931年2月-1932年 指揮對紅軍的剿匪作戰
軍事委員會軍政部長 1930年3月-1935年4月
軍事委員會委員 1927年7月-1930年3月
國防部部長及行政院院長 1929年3月-1930年3月
中國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 1929年3月-
討逆軍總參謀長 1929年3月-
浙江省政府主席 1928年-1930年
第一集團軍總司令 1928年1月-1929年3月
北伐軍總司令部參謀總長 1928年1月-1929年3月
東路軍總指揮 1926年12月-1928年1月 指揮東路北伐軍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 1926年7月-1928年1月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1922年7月-1927年7月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 1921年-1926年
國民革命軍第一路軍總指揮 1925年12月-1926年3月 指揮福州、泉州、漳州會戰

何應欽:國民革命軍的「鐵將軍」

何應欽,字敬之,1890年生於貴州省興義縣,是國民革命軍中的傑出將領之一。他在中華民國政壇上扮演著重要な角色,曾擔任陸軍總司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和行政院長等要職。

何應欽 Play

何應欽早年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他參加武昌起義,投身國民革命。在北伐戰爭中,他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軍長,率領軍隊攻克多座城市,為國民黨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何應欽

軍旅生涯

時間 職位 戰役
1925年 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軍長 北伐戰爭
1928年 陸軍總司令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930年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 中原大戰
1937年 國民革命軍陸軍總司令 抗日戰爭
1944年 陸軍總司令 遠徵緬甸

在抗日戰爭期間,何應欽擔任陸軍總司令,指揮軍隊對抗日軍的侵略。他參加了多場重大戰役,包括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和桂南會戰,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政治生涯

何應欽不僅是軍事家,也參與了國民黨的政治活動。他曾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行政院長和國防部長等要職,在政治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948年,何應欽在蔣介石前往上海視察淮海戰役期間代理總統職務。國共內戰爆發後,他追隨蔣介石撤退到台灣,繼續擔任國民政府要職。

晚年生活

1951年,何應欽辭去公職,專注於研究和寫作。他撰寫了多部軍事著作,其中包括《國民革命軍史》。1987年,何應欽病逝於台北,享年97歲。

何應欽是一位傑出的軍人,在國民革命的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將軍,同時也是一位富有智慧的政治家。他的軍事思想和政治見解至今仍對後世產生影響。

延伸閲讀…

何應欽_百度百科

何應欽- 歷任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