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聖帝君拿春秋】拜錯關公財庫空!關聖帝君拿春秋旺事業、財運

【關聖帝君拿春秋】拜錯關公財庫空!關聖帝君拿春秋旺事業、財運

關聖帝君神像種類與其寓意

在農曆六月廿四日關聖帝君聖誕飛昇日,不少信眾前往廟宇祝壽參拜。供奉的關公神像大致可分為文關公、武關公、封官端坐三大類,其祈求福佑的對象不同。

關聖帝君拿春秋 Play

文關公

武關公

手持青龍偃月刀,鋒利刀刃向內,適合做生意祈求財源廣進。運輸業、業務員等奔波勞碌者亦可供奉,祈求平安順遂。

封官端坐

手持笏板或捋鬚,既文又武,各行各業皆可祈求庇佑。

供奉宜忌

  • 武市人士宜奉武關公:軍警、做生意、需要業績增長者。
  • 文市人士宜奉文關公:文官、教師、學生。
  • 封官後尊居正位:祈求功成名就、事業順利。
  • 書本開蓋者不吉:經商者應避開,以免招致損失。
  • 刀刃朝外者不吉:恐招致不順利,應朝內或向下。

各類神像各有寓意,信眾可依據自身需求選擇供奉。虔誠禮拜,祈求關公庇佑福運亨通、事業昌隆。

關聖帝君拿春秋:經典典故與文化影響

關聖帝君,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關羽,後被民間尊奉為武聖、財神。在許多傳説和民間信仰中,關聖帝君經常被描繪成手持春秋大義之書,象徵著他忠義守信、嚴明不苟的精神。

《三國志·關羽傳》中的記載

「羽嘗為劉備擊袁紹,獲其將顏良。曹公與備共圍呂布於下邳,布求救於紹。紹遣羽往,羽斬紹將文醜,虜其將潘璋、趙岑;曹公使張遼、徐晃攻羽,羽敗走。」

這段記載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到關羽手持春秋,但描述了他英勇善戰、忠心耿耿的事蹟,為後世關聖帝君的形象塑造奠定了基礎。

《武聖關公傳》的演繹

《武聖關公傳》是民間流傳較廣的關羽傳記,其中記載了關羽「手執春秋」的事蹟:

「關公因未遇明主,暫寄袁紹。…公忽於帳中得一書,名《春秋》,展讀之間,乃嘆曰:『吾素慕古名將,今方逢此書,不亦快哉!』從此披覽玩味,策建奇謀,後保劉皇叔。」

文化形式 影響方式
廟宇祭祀 關聖帝君神像大多手持春秋
民間信仰 祈求財運、消災解厄
戲曲表演 關公戲中常見「關聖帝君拿春秋」的經典橋段
武術傳統 少林、武當等武術門派視關聖帝君為祖師爺,將春秋視為武經

表格:關聖帝君拿春秋的含意

含意 描述
忠義守信 春秋記載了古代君臣、父子、兄弟之間的忠義之道,關聖帝君手持春秋,象徵著他堅守忠義
嚴明不苟 春秋記載了古代法度制度,關聖帝君手持春秋,象徵著他以法度約束己身,不苟且
智勇兼備 春秋記載了古代軍事謀略,關聖帝君手持春秋,象徵著他智勇雙全
保護神 關聖帝君は武聖,手持春秋代表他護佑世人,驅邪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