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獅][滙豐獅],指滙豐位於上海滙豐銀行大樓和香港滙豐總行大廈正門前的獅子雕塑,已成為其獨特地標[1]。
1923年,滙豐為上海滙豐銀行大樓重建委託製作獅子雕塑,靈感來自威尼斯的比雷埃夫斯獅子[1]。


1935年,為迎合第三代香港滙豐總行大廈[4]落成,仿照上海兩尊銅獅鑄造同樣的獅子安置於大廈門口,命名為史提芬[4][9]和施迪[4]。
1941年,日本企圖運走上海銅獅,但未果;1942年,日軍試圖將香港銅獅運回日本熔銅,後在美國介入下得以運回[7,10]。
1981年,因總行大樓重建,香港銅獅移至皇后像廣場,後於1985年移回第四代總行[9]。
1997年,原上海銅獅「史提芬」移至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另一尊「施迪」存放在上海市銀行博物館;2020年,香港銅獅因元旦遊行遭遇破壞,修復後於同年對外展示[9,10]。
香港銅獅設計由魏達[4]完成,上海銅獅由周燕翔[4]塑造,並具有名字。張口的一頭名「史提芬」[9],合口的一頭名「施迪」[9],名字來源於提議鑄造銅獅的總司理史提芬[9]和上海分行經理施迪[9]。
||特徵||上海銅獅||香港銅獅||
|—|—|—|—|
|年代||1923年||1935年||
|位置||上海滙豐銀行大樓||香港滙豐總行大廈||
|尺寸||不詳||不詳||
|設計||英國||魏達[4]||
|製作||周燕翔[4]||不詳||
|委託方||滙豐銀行||滙豐銀行||
|靈感||比雷埃夫斯獅子[1]||不詳||
|取名||史提芬[9]、施迪[9]||史提芬[9]、施迪[9]||
|塗色||青銅色||青銅色||
|破壞||曾被日軍鋸割[1]||曾被破壞後修復[10]||
|現狀||一尊在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9],另一尊在上海市銀行博物館[9]||依然位於滙豐總行大廈門口||
|象徵||滙豐的標誌[1]||滙豐的標誌[4]||
|文化||中西方文化的交融[1]||中西文化交流的代表[4]||
匯豐銀行獅子:品牌標誌的進化與象徵意義
匯豐銀行獅子是匯豐銀行標誌性符號,於 1865 年隨著銀行在香港設立分行而誕生。這些獅子源自中國傳統,象徵著力量、勇氣和領導力。
歷史演變
年份 | 演變 | 簡介 |
---|---|---|
1865 | 最早期的獅子 | 粗糙的繪圖,採用醒目的紅色和金色 |
1935 | 現代獅子 | 細緻的繪圖,由著名設計師潘聶爾創作 |
1989 | 風格化獅子 | 線條簡化,顏色調整為紅色和白色 |
1999 | 新千年獅子 | 重新設計,採用更動態和現代化的風格 |
2018 | 當前獅子 | 進一步簡化線條,強調獅子守護者的角色 |
象徵意義
匯豐銀行獅子不僅僅是一個標誌,更承載著重大的象徵意義:
- 力量與勇氣:獅子代表著企業的財務實力和應對挑戰的堅定決心。
- 領導力與穩定:獅子象徵著匯豐銀行作為領先金融機構的地位和對客户的承諾。
- 保護與安全:獅子象徵著銀行對客户資產的守護,並確保其安全和保密。
全球影響
匯豐銀行獅子在世界各地得到認可,成為銀行的代名詞。標誌出現在銀行的分支機構、行銷材料和產品上。此外,獅子還被用於各種社區活動和慈善事業,進一步提升了其象徵意義。
總結
匯豐銀行獅子是一個標誌性符號,反映了銀行的悠久歷史、核心價值觀和全球影響力。透過時代的演變和恆久的象徵意義,獅子將繼續成為匯豐銀行品牌身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延伸閲讀…
【滙豐獅子】細説獅語鎮守總行逾80年被破壞二戰時險被熔
抵買”匯豐銀行獅子” |古董收藏|Carousell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