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炳榮:從小生到武指,叱吒粵劇影壇
引言
麥炳榮,原名麥漢明,是廣州市番禺人,曾與于占元的弟子韓英傑結為連襟,故又名牛榮。這位著名的粵劇藝人,一生經歷豐富,從配角小生到正印小生,並參與多部戲曲電影及電視劇的製作,在粵劇和影壇上都留下了不朽的印記。


粵劇生涯
麥炳榮最初加入人壽年等粵劇團,擔任配角,後升任小生和二幫小武。至1930年,他擔綱正印小生,並與鳳凰女共同創辦大龍鳳劇團,演繹《百戰榮歸迎彩鳳》等名作。
電影事業
除了粵劇外,麥炳榮還涉足戲曲電影、粵語電影和電視劇領域。他精擅武藝,曾擔任武術指導,參與電影《白蛇傳》和《楊門女將告御狀》的製作。
八和會館主席
1964年,麥炳榮出任香港八和會館第11屆主席,顯示了他在戲劇界的地位和影響力。
逝世
1984年9月13日,麥炳榮病逝,享年68歲。一代粵劇大師就此隕落,留下了無盡的懷念和尊崇。
與于素秋的關聯
麥炳榮與著名刀馬旦于素秋是師徒關係,于素秋的父親于占元正是麥炳榮的岳父。于素秋去世時,麥炳榮的遺作在殯儀館中播放,緬懷兩人昔日同台的風采。
武術造詣
麥炳榮自幼學戲,擅長「脱手北派」武術,與于占元研發「雙飛」踢槍技巧。他曾隨梅蘭芳學習舞劍,造詣頗深。
獎項與殊榮
2004年,麥炳榮獲邀返港在星光大道留下手印,彰顯其對電影界的卓越貢獻。
表格:麥炳榮生涯簡史
項目 | 內容 |
---|---|
原名 | 麥漢明 |
出生地 | 廣州市番禺 |
出生日 | 1915年12月19日 |
逝世日期 | 1984年9月13日 |
岳父 | 于占元 |
粵劇團 | 人壽年、覺先聲、新生活劇團、前鋒粵劇團、大龍鳳劇團 |
擔綱年份 | 1930年 |
代表作品 | 《百戰榮歸迎彩鳳》、《白蛇傳》、《楊門女將告御狀》 |
八和會館主席 | 第11屆 |
獎項 | 星光大道留手印 |
麥炳榮子女:耀眼的星二代,傳承父親的歌聲
麥炳榮,被譽為「金嗓子」,是香港一代傳奇歌手。他育有4名子女,延續了音樂之路,成為耀眼的星二代。
姓名 | 出生日期 | 職業 | 主要成就 |
---|---|---|---|
麥皓為 | 1933年 | 歌手、演員 | 主演電影《乞丐皇帝》、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
麥韻 | 1942年 | 歌手 | 擅長演唱傳統粵曲,被譽為「歌仙」 |
麥玲玲 | 1952年 | 占卜師、作家 | 專精於紫微鬥數、出版多本占卜書籍 |
麥潔文 | 1956年 | 歌手 | 以《大亨》一曲走紅,獲得多項音樂獎項 |
麥皓為:演歌雙棲的父親接班人
麥皓為是麥炳榮的長子,遺傳了父親的金嗓子,同時也具備演戲天賦。他曾參演多部電影,並憑藉《乞丐皇帝》一片榮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麥韻:傳承粵曲香火的「歌仙」
麥韻是麥炳榮的次女,自幼深受傳統粵曲薰陶。她的嗓音清脆婉轉,歌藝精湛,被譽為「歌仙」。她曾與麥炳榮共同演唱《帝女花》,成為經典名作。
麥玲玲:「紫微鬥數」的權威
麥玲玲是麥炳榮的三女兒,雖不走父親的音樂之路,但卻在占卜領域功成名就。她專精於紫微鬥數,出書立作,成為「紫微鬥數」的權威。
麥炳榮子女承襲了父親的才華,在各自的領域中發光發熱,成為耀眼的星二代。他們傳承著麥炳榮的音樂遺產,同時也開拓出了屬於自己的道路。他們的成就證明瞭麥炳榮不僅是一位傳奇歌手,也是一位培育子女良材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