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欽宗趙桓的坎坷一生
趙桓,北宋末代皇帝,於元符三年(1100年)出生於坤寧殿。年幼時受封韓國公,後歷任興德軍節度使、京兆郡王等職。崇寧元年(1103年),賜名烜,後又賜名桓。大觀二年(1108年),遷司空、武昌軍節度使,進封定王。


政和元年(1111年),趙桓於資善堂講學。三年(1113年),加太保。四年(1114年),在文德殿加冠。五年(1115年),立為皇太子,大赦天下。六年(1116年),納朱氏為太子妃。宣和七年(1125年),除開封府牧。
北宋末年,金朝南侵。趙桓受父宋徽宗禪讓後即位為皇帝,是為宋欽宗,改元靖康。徽宗稱太上皇,率親信蔡京、童貫等人逃奔江南。
欽宗即位後,罷免了蔡京、童貫等奸臣重用李綱抗金。後將李綱免職,向金朝求合。
靖康二年(1127年),欽宗率大臣親赴金營和談。金軍趁機南下渡黃河,圍困東京(今開封)。欽宗誤信宰相何慄、樞密使孫傅,致使神兵退敵無效,東京外城被攻破。
欽宗在靖康之變中被俘,金太宗封宋徽宗為昏德公,欽宗為重昏侯,二帝被俘至金上京會寧府。徽宗於天會十三年(1135年)病死於五國城。
欽宗在均州遭受折磨,後被金主完顏亮命出賽馬球,欽宗墜馬身亡,終年五十七歲。
徽欽二帝:靖康之難下的俘虜皇帝
導言
徽欽二帝,指北宋最後兩位皇帝宋徽宗趙佶和宋欽宗趙桓。他們在靖康之難中被金兵俘虜,北送金國,開啟了宋朝最為屈辱的一段歷史。
靖康之難
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首都汴京,徽欽二帝及大量皇室成員被俘。史稱「靖康之難」。金兵洗劫汴京,擄掠無數財寶和人口,宋朝自此一蹶不振。
靖康之難中被俘的宋朝重要人物
人物 | 職位 |
---|---|
宋徽宗 | 皇帝 |
宋欽宗 | 皇帝 |
朱皇后 | 宋徽宗皇后 |
孟皇后 | 宋欽宗皇后 |
宗室 | 王爺、公主等 |
大臣 | 太師、宰相等 |
妃嬪 | 宮女、嬪妃等 |
被俘後的命運
被俘後,徽欽二帝及其隨從被押往金國,途中飽受屈辱。金太宗完顏晟稱徽、欽二帝為「昏德公」、「重昏侯」,強迫他們表演「牽羊禮」,以示屈服。
在金國的生活
徽欽二帝在金國生活了九年。金朝將他們軟禁在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生活條件極其艱苦。他們每天只能吃酸菜和玉米粥,居住環境簡陋,還遭受金人的監視和侮辱。
逝世與後世評價
1135年,宋徽宗病逝於五國城,終年54歲。宋欽宗於1156年去世,終年56歲。徽欽二帝死後,其遺體被運回南宋臨安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