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之虛妄:四壬寅之謠言
近日廣傳傳言,言壬寅流年、壬寅月、壬寅日、壬寅時皆辰遇,坊間有「玄學家」以此危言聳聽,預言即將發生「大事」。此乃無稽之談,實屬謠言惑眾。
四柱重複之説,原出於傳統曆法之紀年、紀月、紀日、紀時。其原理為,若年月日時之陰陽五行失衡,則稱之為「八字偏枯」。而其中,十組之四壬寅、四乙酉,即屬純陽、純陰之格,為「八字偏枯」中之極端。


然事實上,四柱重複極為罕見。首先需年月重複,即「伏吟」,方有機會出現四壬寅之格。而壬寅月僅約30天,即使遇上壬寅年,亦不一定會同時遇上壬寅日。
此次恰逢壬寅年壬寅月壬寅日,實屬罕見巧合,卻被斷章取義,添油加醋,誤導民眾。所謂「極可能有大事發生」云云,不過為嘩眾取寵之術,無任何科學依據。
「玄學」「術數」之名,本意為探討命理之玄妙。然若以此牟利斂財,恐失其本真。冒用「玄學」之名,肆意恐嚇,更是違揹人道。「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矣,與足。足,滿也。」誠哉斯言,此類謠言,唯恐天下不亂,既傷民心,又擾民生。
孔子曰:「不仁者不安,不智者不得。」不仁不智之人,常以謠言中傷他人,自鳴得意,殊不知己身才是最可悲之人。
吾輩應正本清源,破除迷信,以理性與科學之光照亮人心,讓謠言無處遁形,方能維護社會之安定與和諧。
年月日時:時光軸上的座標點
時間,這個抽象而無形的概念,透過年月日時這些具體的單位,被我們感知和丈量著。它們標誌著歷史的足跡,編織著人生的軌跡,為我們的生命賦予了脈絡和意義。
年:歲月的更迭
- 年是時間最宏觀的單位,代表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
- 人類文明進程中,以不同的曆法系統劃分年份,如公元紀、農曆等。
- 每一個年份都標誌著過去的一段時光,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
月:陰晴圓缺的循環
- 月是指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上,不同時期月亮的盈虧變化週期。
- 農曆以月亮繞地球一週的週期(約29.5天)為一個月,稱為朔望月。
- 每個月的不同陰晴圓缺,也隱喻著人生的起落與變化。
日:白晝與黑夜的交替
- 日是指地球自轉一週所需的時間,約為24小時。
- 太陽的升起和落下,標誌著一天的開始和結束,規律著我們的作息。
- 每個日子的流逝,都是我們生命中不可逆轉的片段。
時:分秒之間的流轉
- 時是指一天中較短的時間單位,1小時等於60分鐘。
- 分鐘和秒則是更短的時間單位,用來測量較短的時程。
- 時間的流逝,雖然有時令人難以察覺,卻一點一滴地塑造著我們的經歷。
分秒必爭
「年月日時」這些時間單位,提醒著我們光陰的寶貴。古語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應珍惜每個分秒,充實地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