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位置】深圳的地理位置:一座繁華都市的地理優勢

【深圳位置】深圳的地理位置:一座繁華都市的地理優勢

| 序言 | 深圳市,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省直轄市,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城市坐落於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伶仃洋,南與香港接壤,北與惠州市、東莞市毗鄰。深圳為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國際化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超大城市之一。 |
| 正文 | 2016 年,深圳超越廣州,成為中國內地經濟總量第三大城市。在 2020 年 GaWC 公佈的全球都市列表中,深圳再次進入 Alpha 等級城市,位列 46 位,也是大中華區入選的六座世界一線城市(Alpha 等級)之一。深圳都市圈由深圳市(含深汕特別合作區)、東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部分地區組成,是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都市圈之一。 |
| | 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現代物流業、文化創意產業為四大支柱產業。深圳是中國南方重要的科技研發和製造基地,常被譽為「中國矽谷」。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多年居於世界第三,外貿出口總額連續 20 多年居中國大陸第一位。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中國第五大民航機場。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首次公開募股數量自 2009 年至 2015 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國企業重要的融資平台。2019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承擔著試驗和示範的重要使命。 |
| | 地名「深圳」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永樂八年(1410 年),在原居民的傳統理解中,僅僅是指現今東門市場一帶,即「深圳墟」。廣九鐵路開通後,於此地設立站點,逐漸成為毗鄰香港的商業中心。1979 年 3 月 5 日,經國務院批覆同意,寶安縣改制深圳市,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特區。1994 年 12 月,深圳市確定市花和市樹分別是簕杜鵑和荔枝樹;2007 年 7 月,深圳又將紅樹確定為第二市樹,從而形成了「兩樹一花」的較為獨特的城市象徵。 |
| | 1911 年 10 月,新安民眾響應武昌起義,攻佔清政府縣衙,新安縣易主為民國政府;同年,廣九鐵路建成通車,設深圳墟站,火車站周邊成為深圳早期的經濟中心,「深圳」這一名稱開始進入國際視野。民國三年(1914 年),為避免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廣東的「新安縣」改名為「寶安縣」。1925 年 6 月,省港大罷工爆發,中華全國總工會在深圳設香港罷工工人接待站,由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共同協助罷工運動,並設廣九鐵路深圳車務科,受理罷工工人免費乘車,還派工人糾察隊和裝甲車隊進駐深圳,封鎖當時的英治香港。抗日戰爭期間,縣治曾遷至東莞縣石馬鎮。 |
| | 1941 年,日軍試圖從深圳跨過羅湖橋佔領香港,駐港英軍遂將橋拆毀,以阻止日軍入港。1945 年日本投降後,寶安縣府由東莞遷回南頭。1949 年 10 月 19 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寶安縣南頭。1950 年,港英政府對大陸人員進入香港開始管制,香港深圳邊界人員自由往來結束。1953 年,寶安縣政府考慮到深圳墟連接廣九鐵路,交通便利,便將寶安縣城從南頭搬到深圳墟。1978 年 1 月,國務院聯合工作組調查研究建立寶安縣外貿基地問題。5 月,調查組寫出《港澳經濟考察報告》,建議把寶安、珠海建成商品出口基地。 |
| | 1978 年 8 月,惠陽地委上報省委《關於寶安縣改為深圳市的請求報告》。1978 年 10 月 18 日,廣東省委常委會議決定把寶安縣改為寶安市,建立中等地級市,建成外貿基地。惠陽地委和寶安縣委提出,「改為市,名稱叫深圳為好,因為深圳口岸全世早已聞名,而寶安縣則很少人知道」。1979 年 1 月 23 日,寶安縣改為深圳市,由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深圳第一個開發的地點是招商局承辦的蛇口工業區,也是中國內地第一個出口加工工業區。1979 年 3 月 5 日,國務院同意寶安縣改為深圳市,下設羅湖、南頭、松崗、龍華、龍崗、葵涌六個區。1979 年 4 月初,中共廣東省委常委會討論並向中央建議在深圳、珠海、汕頭各劃出一塊地,建立「貿易合作區」。 |
| | 1980 年 8 月 26 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在廣東省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分別劃出一定區域,設置經濟特區。特區鼓勵外國公民、華僑、港澳同胞及其公司、企業,投資設廠或者與我方合資設廠」。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通過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獨資經營和租賃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的內外資,使經濟特區迅猛發展。1981 年 3 月,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市,經濟發展漸趨蓬勃,高樓大廈取代農田,多個周邊的開發區引進外地資金,尤其是港資。1990 年 12 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平台,歸口中國證監會管轄。 |
| | 2008 年 5 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推進深圳市的行政管理體制、經濟體制、社會領域、自主創新體制機制、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的體制機制、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體制機制等六大方面的改革創新。2010 年 7 月,深圳特區二線關淡化,中國國務院將整個深圳市劃入經濟特區範圍。2010 年 8 月 26 日,深圳特區成立 30 週年紀念日,國務院批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2011 年 8 月,深圳成功舉辦了第 26 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15 年 4 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正式成立。2020 年 10 月 11 日,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 |
| | 2023 年 9 月 8 日,廣東深圳,受颱風「海葵」殘餘環流和季風影響,7 日傍晚開始,龍崗、鹽田、羅湖等區出現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羅湖、鹽田、龍崗、南山等地成災區暴雨引發嚴重洪水,暴雨引發的強降雨導致大量河流水位急劇上漲,許多地方的排水系統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水量,道路積水嚴重,交通幾乎癱瘓。 |
| CONCLUSION | 深圳市位於北迴歸線以南,居東經 113°46′ 至 114°37′ 和北緯 22°27′ 至 22°52′ 之間,地處廣東省中南沿海地區,珠江入海口之東偏北,東西長 81.4 公里,南北寬(最短處)為 10.8 公里,總面積 1,996.78 平方公里。深圳依山面海,與香港新界山脈連為一體。市區的大部分區域處深圳灣北岸。西部寶安區和南山區的珠江口沿岸是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有大面積的填海陸地,地勢也較為平坦。全市的整體地勢為東南高,西北低,多數地塊屬於低丘陵地,並有平緩台地相間。市區東面的梧桐山為深圳最高峯,海拔 943.7 米,其他山峯有筆架山、馬巒山、蓮花山、大南山、七娘山、羊台山、塘朗山等。廣東省的最大河流珠江流經深圳西部入海,河面寬闊,而其他河流規模都較小,如:深圳河、淡水河、茅洲河、福田河、新洲河、布吉河、沙河等。 |

深圳位置:中國經濟與科技樞紐

深圳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與香港隔深圳灣相望。作為一個經濟特區,深圳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蓬勃發展的高科技產業而聞名。

深圳位置 Play

經濟特區

深圳於1980年被指定為經濟特區,享有中央政府授予的特殊經濟政策和激勵措施。這些優惠措施吸引了外國投資和企業,促進了深圳的經濟騰飛。

深圳位置

地理位置

深圳地處深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同時也是珠三角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毗鄰香港的地理位置,使深圳成為連接中國內地和國際市場的橋梁。

地理特點 優勢
與香港接壤 易於商品和人員流通
珠三角腹地 產業配套完善
距離廣州約100公里 便於與省城連接
沿海城市 進出口貿易便利

高科技產業

深圳是中國科技產業的重鎮,擁有眾多高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華為、騰訊、大疆創新等領先企業都將總部設在深圳。深圳還擁有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一批高水平大學,為高科技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儲備。

交通便利

深圳交通便利,擁有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深圳北站等大型交通樞紐。城市內部也有發達的地鐵和巴士系統,方便出行。深圳到香港國際機場僅需約30分鐘車程,進一步提升了其國際聯繫。

宜居環境

深圳擁有宜人的氣候和美麗的自然環境。深圳灣公園、大梅沙海岸等城市綠地為市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場所。深圳的醫療教育資源豐富,生活便利。

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