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古代兵器
簡介
 
 
殳,是一種古代的兵器,以竹或木製作而成,長一丈二尺,無刃,有八個稜角。殳常放置於戰車上,由旅賁持著在軍隊前列巡邏。
特徵

殳的主要特點有:
| 特徵 | 描述 | 
|---|---|
| 長度 | 一丈二尺 | 
| 形狀 | 長條形,八個稜角 | 
| 材質 | 竹或木 | 
| 鋒利度 | 無刃 | 
| 用途 | 撞擊、前導 | 
來源
「殳」字起源於甲骨文,象徵著手持一種長柄勾頭器具,可以用於取物或演奏樂器,後來演變成兵器。
用途
殳的用途主要有兩種:
- 撞擊:殳用於在戰鬥中撞擊敵軍,造成傷害。
 - 前導:殳被放置於戰車上,由旅賁持著在軍隊前列巡視,為部隊引路並開路。
 
記載
關於殳的記載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
- 《説文》:殳,以杸殊人也。
 - 《周禮》: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旅賁以先驅。
 - 《詩經·衞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殳」注音的字義與應用
在注音符號系統中,「殳」注音符號(ㄕㄨ)代表一個特定聲母,其發音方式為舌尖抵住上顎,並用氣流衝出產生摩擦音。
「殳」注音的字詞舉例
使用「殳」注音的字詞舉例如下:
| 字詞 | 注音 | 釋義 | 
|---|---|---|
| 殳 | ㄕㄨ | 古代兵器名 | 
| 樹 | ㄕㄨˋ | 草木 | 
| 豎 | ㄕㄨˋ | 直立 | 
| 署 | ㄕㄨˇ | 官署 | 
| 術 | ㄕㄨˋ | 方法、技能 | 
「殳」注音的同音字比較
與「殳」注音相同的同音字還有:
| 注音 | 字詞 | 釋義 | 
|---|---|---|
| ㄕㄨ | 殳、樹、豎 | 如上述 | 
| ㄕㄨˋ | 孰、熟、戍 | 分別、熟悉、防守 | 
| ㄕㄨˇ | 署、數 | 如上述 | 
「殳」注音的筆劃順序
書寫「殳」字時,其筆劃順序如下:
- 先寫一點在左上角。
 - 從左上角斜向下寫一短橫。
 - 從短橫的右端開始寫一豎。
 - 在豎的下方寫一橫。
 - 從橫的右端再寫一豎。
 
「殳」注音相關的詞語
與「殳」注音相關的詞語還有:
延伸閲讀…
殳
殳_百度百科
- 殳刀:古代兵器,形狀類似長戟。
 - 樹木:泛指木本植物。
 - 豎子:對年輕或未成年男子的輕蔑稱呼。
 - 署名:在文件或作品上簽名。
 - 術法:指具備神奇效果的方法或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