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揚 意思】引揚歸國的標籤:日本敗戰後遣返者的命運

【引揚 意思】引揚歸國的標籤:日本敗戰後遣返者的命運
項目 詳情
捐贈者 台籍老兵吳正男
接受機構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
證明書 引揚及復員證明書
證明書內容 生日、本籍、原軍職、登陸日期地點
海外引揚 日本戰敗後遣返日本國民的歷史事件
遣送主導 美國、蘇聯
遣送人數 約660萬人
遣送對象 居住於日本前殖民地及佔領地的日本國民
遣返詞彙 引揚者(日語)
遣返動機 歸還海外日本國民
遣返者特徵 標準日語、獨立思想、無地方口音
遣返者身分 帝國臣民轉變為在日外國人
遣返者問題 返國普遍問題、官方或社會容許者較易融入
遣返者醜化原因 偏見、威脅疑慮、貧困
遣返者經歷 口述歷史訪談、拒絕回憶
遣返者標示 官方論述
遣返者定位 暫時性、精神官能症

引揚,日本二戰時期遣送海外國民回國的歷史

引揚一詞在中文中意指遣送、撤退或轉移。在日本歷史中,引揚特指二戰時期日本遣送海外國民返回本土的過程。這場大規模的人口移動始於1945年8月日本戰敗,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初期。

引揚 意思 Play

時期 引揚範圍 引揚人數
1945年9月-1946年12月 中國東北、朝鮮、台灣 約30萬人
1946年1月-1948年6月 印度支那、東南亞 約350萬人
1946年4月-1949年6月 西伯利亞 約65萬人
1950年3月-1953年9月 美國、加拿大 約3萬人
1949年7月-1951年2月 中國大陸 約2萬人

引揚政策

日本政府於1945年9月制定《外地引揚基本要領》。該要領明確了引揚的對象、程序和方法,並由外務省、厚生省等部門共同執行。

引揚 意思

  • 引揚對象:凡居住於海外且持有日本國籍者,不分年齡、性別或職業。
  • 引揚程序:
    • 由日本駐海外使領館登記引揚者信息。
    • 組織運送船隻,將引揚者從海外港口運回日本本土。
    • 在日本本土設立收容所,為引揚者提供臨時安置和必要的援助。
  • 引揚方法:
    • 海路運輸:通過商船、軍艦等運載工具,將引揚者運送回國。
    • 空中運送:利用美軍提供的運輸機,運送部分引揚者回國。

引揚的困難和挑戰

引揚是一項艱鉅複雜的工程,涉及諸多困難和挑戰:

  • 戰爭破壞:戰爭導致運輸線路中斷、港口毀壞,使得運送引揚者變得極為困難。
  • 盟軍佔領:戰後盟軍佔領日本及其他地區,對引揚政策進行了限制和監管,增加了引揚的難度。
  • 政治因素:中蘇等國家對日本引揚持消極態度,使得引揚過程更加曲折。
  • 經濟問題:戰後的日本經濟蕭條,難以負擔大規模的引揚費用,這給引揚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 社會問題:大量引揚者回國後面臨失業、住房等社會問題,使得社會安置難度加大。

引揚的後續影響

二戰後日本的大規模引揚不僅是一項人口遷徙工程,也對日本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人口結構:引揚者大量回國改變了日本的年齡和職業結構,促進了戰後經濟的重建。
  • 社會文化:引揚者將海外文化帶回日本,豐富了日本的社會文化多元性。
  • 政治體制:引揚問題成為日本戰後社會的重要話題,促進了日本對戰爭責任的反思。

引揚是二戰後日本歷史上的一段沉重而重要的篇章。這段經歷不僅展現了戰爭的殘酷性,也見證了日本國民在逆境中的韌性與團結。

延伸閲讀…

戰後日本遣返者回國後遭貼標籤

別後永遠不要相忘――那些引揚歸鄉的往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