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 象形字】坐!甲骨文、金文、篆文中的坐象形字之演變與意涵

【坐 象形字】坐!甲骨文、金文、篆文中的坐象形字之演變與意涵

序言:漢字「坐」由金文「二人+土」演變而來,象徵人們席地而坐的情景。經過小篆、隸書、楷書的演化,形成了現今的寫法。本字既是人的一種休息方式,也延伸出諸多含義。

坐 象形字 Play

類別 含義 例句
本義 以臀部著地,或乘坐 席地而坐,端坐沉思
乘坐 搭乘交通工具 坐車前往,坐船出海
堅守 守候,駐紮 鎮守邊關,堅坐不動
原因 因某事而產生 坐等良機,坐享其成
程度 極度 坐立不安,坐以待斃
行為 擔任,掌管 坐鎮中樞,坐擁財富
處罰 定罪,判刑 坐牢服刑,坐罪免職
停留 暫時居住 坐鎮外地,寄居他鄉
座位 供人坐的處所 坐定席位,坐享榮華

坐: 象形文字的歷史與演變

象形文字中的坐

坐 象形字

中國象形文字中,”坐”字的象形字形象地描繪了一個雙腿交疊而坐的人形。這個圖形在甲骨文、金文中均有出現,並延續使用至現代漢字。

象形字形體的特徵與演化**

時期 字形特徵 演變特點
甲骨文 上下結構,上部為人頭,下部為雙腿交疊而坐 人頭較大,雙腿粗壯
金文 上下結構,人頭縮小,雙腿更加纖細 字形更加規整,筆畫更加流暢
小篆 上下結構,上部為方框,代表人頭,下部為雙腿相交 整體字形更加抽象,線條更加簡化
隷書 上部方框消失,下部雙腿筆畫連接,產生草書筆意 筆勢流暢,書寫方便
楷書 上下結構,上部變為一點,下部雙腿筆畫分開 字形端正工整,筆畫清晰

象形字的含義轉化

“坐”字的象形文字最初表示”坐下”的動作,後來引申出”佔有”、”處於”、”就任”、”居住”等含義。此外,”坐”字在不同的語境中還有其他引申義,例如:

  • 坐井觀天:比喻見識淺薄
  • 高坐九重:意指地位尊貴
  • 坐而論道:指空談不實幹
  • 坐享其成:意指不勞而獲

在現代漢語中的應用**

在現代漢語中,”坐”字仍然廣泛用於表示”坐下”的動作,以及其他引申含義。例如:

  • 我坐在椅子上。
  • 他坐鎮前線。
  • 坐月子。
  • 坐享其成。
  • 紙上坐談空論。

延伸閲讀…

坐_百度百科

坐:漢字的起源與演變(小學一年級語文生字第1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