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是什麼日子】6/4是什麼日子?24年前的那場悲劇,我們不能忘記!

【6/4是什麼日子】6/4是什麼日子?24年前的那場悲劇,我們不能忘記!

事件掠影

時光流逝二十餘年,六四事件至今仍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分水嶺。二零零五年,開明派領袖趙紫陽病逝,為這場動盪畫下句點。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凌晨,北京市發生大規模流血衝突。中國共產黨軍隊奉命鎮壓天安門廣場的民主運動參與者。事件造成數千人傷亡,震驚國際社會。

事後,中國政府將事件定性為「反革命暴亂」,並大力鎮壓參與者。事件也導致趙紫陽等開明派領導人下台,江澤民則成為中共最高領袖。

6/4是什麼日子 Play

隨著時間推移,中國政府逐步加強對事件的控制。有關事件的訊息遭嚴格封鎖,民間悼念活動也受到限制。然而,事件的記憶仍深植於許多人的心中,持續影響著中國政局。

軍隊清場血腥鎮壓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凌晨,解放軍開始強行清場天安門廣場。學生和民眾築起人牆抵抗,但很快被軍隊鎮壓。根據官方數據,事件造成二百餘人死亡,其中包括解放軍士兵。但民間組織估計,實際死亡人數可能高達數千人。

事件起源

6/4是什麼日子

事件源於一九八九年四月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引發學生和大眾悼念活動。學生提出了反官倒、反貪腐、推動民主等訴求。由於政府遲遲未回應,學生發起絕食抗議,獲得廣泛支持。

戒嚴與衝突升級

五月二十日,政府宣佈戒嚴首都北京,並派軍隊入城。學生和民眾設法阻擋軍隊,數次爆發衝突。六月三日,軍隊包圍天安門廣場,準備進行清場。

運動領袖及後果

事件中,柴玲、李祿、吾爾開希等學生領袖發揮了重要作用。事後,他們流亡海外,繼續為中國的民主改革奔走。而大批參與學運的學生和支持者則遭到政府迫害,甚至入獄。

影響深遠

六四事件對中國政局產生了深遠影響。開明派下台後,中國重新走上保守的發展道路。對外,事件也影響了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事件爭議持續

對六四事件的評價一直存在爭議。官方稱其為「反革命暴亂」,而許多人則視其為和平民主運動。每年六月四日,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都會舉行燭光悼念晚會,表達對事件的哀悼和對民主的訴求。

6/4 是什麼日子?紀念中國「天安門事件」33 週年

6/4 是什麼日子?每年到了 6 月 4 日,不少台灣民眾會在社羣平台貼文悼念「六四天安門事件」。這場發生在 1989 年 6 月 4 日的學生民主運動,最終以軍隊武力鎮壓而結束,造成數百人死亡,至今仍是中國政府極力封殺的敏感話題。

六四事件的起因

六四事件的導火線可以追溯到 1986 年的「反對自由化」運動。當時,中國共產黨保守派高層擔心市場化和西式民主思想會動搖黨的領導,於是大力打壓改革開放路線。1989 年,長期擔任總書記的胡耀邦因支持改革而被罷免,進一步引爆民間不滿情緒。

學生運動的擴大

4 月 15 日,胡耀邦去世後,北京各大專院校學生開始自發遊行示威,悼念胡耀邦並要求推進民主改革。隨著學生遊行人數不斷擴大,政府嘗試以逮捕學生領袖的方式控制局勢,但反而引發了更大的抗議浪潮。

戒嚴與武力鎮壓

5 月 20 日,政府宣佈戒嚴,調集軍隊進駐北京。5 月 28 日,學生組成的「絕食團」展開抗議活動,要求政府與學生對話。然而,政府無意與學生妥協,決定採取武力鎮壓。

6 月 4 日的悲劇

6 月 4 日淩晨,軍隊開始清場,坦克車開入天安門廣場,機槍和手榴彈朝著人羣掃射。混亂中,學生和民眾紛紛倒下,造成大量死傷。據估計,在這次事件中死亡的人數至少有數百人,甚至可能達到數千人。

事後的封鎖與追究

六四事件後,中國政府實行嚴密封鎖,逮捕參與示威的人士,並控制媒體輿論。儘管國際社會普遍譴責中國政府的鎮壓行動,但中國政府至今仍未對六四事件進行公開調查和道歉。

六四事件的影響

六四事件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事件後,中國政府強化了一黨專政體制,打壓異見,限制言論自由。六四事件也導致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進程放緩。

六四事件的紀念

雖然中國政府嚴格禁止紀念六四事件,但每年仍有許多海外人士和團體在 6 月 4 日舉行紀念活動,悼念六四死難者,呼籲中國政府正視六四歷史和推動民主改革。

延伸閲讀…

六四天安門事件24週年

「六四」在中國是個禁忌,但總有人會記得

事件時間表

  • 1986 年:中國政府發起「反對自由化」運動,打壓改革開放。
  • 1989 年 4 月 15 日:胡耀邦去世,引發北京學生遊行示威。
  • 1989 年 5 月 20 日:政府宣佈戒嚴。
  • 1989 年 5 月 28 日:學生絕食團展開抗議活動。
  • 1989 年 6 月 4 日:軍隊開槍鎮壓學生和民眾,造成大量死傷。
  • 1989 年 6 月 5 日:中國政府宣佈平息「反革命暴亂」。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