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適於己心,事之安寧
宜字釋義
字義 | 例證 |
---|---|
適宜、恰當 | 此地宜居,風景明媚 |
事宜 | 處理此事宜從長計議 |
應當 | 汝事宜謹慎為之 |
和樂、融洽 | 兄弟宜友,守望相助 |
法度、準則 | 凡事宜循禮節,不可放縱 |
「宜」字之古意


「宜」字古時用於祭祀土地神「社」之祀事,或代表法度、準則。後逐漸引申為「適宜、恰當」之意。
「宜」字之古義應用
古義 | 例證 |
---|---|
祭祀土地神 | 先民宜社,祈求豐收 |
法度、準則 | 宜依國法行事,不可徇私枉法 |
以「宜」字為探討|中國古代養生之道
「宜」字在中醫養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早在《黃帝內經》中,便強調「因時制宜,順勢而為」的養生理念。以下將從飲食、起居、運動等面向,探討「宜」在中國古代養生之道中的應用。
面向 | 宜 |
---|---|
飲食 | 因時制宜,順應節氣,選擇當令時蔬。 |
起居 | 早睡早起,順應自然作息,避免過度勞累。 |
運動 | 適度運動,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
飲食宜養生
飲食養生是中國古代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宜」的原則,就是根據不同的體質、季節和地域,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
因時制宜,應節飲食
不同的季節,氣候特徵不同,人體對營養的需求也有所差異。因此,宜順應節氣,選擇當令時蔬。例如,春季宜食用温養脾胃的食材,如山藥、蓮藕等;夏季宜食用清熱解暑的蔬果,如西瓜、苦瓜等;秋季宜食用滋補肺氣的食品,如百合、銀耳等;冬季宜食用温補陽氣的食材,如羊肉、薑等。
因人制宜,體質辨證
中醫認為,不同體質的人,在飲食上也有不同的宜忌。例如,陽虛體質者宜温補,宜食用温熱的食物;陰虛體質者宜滋陰,宜食用滋陰的食物;氣虛體質者宜補氣,宜食用補氣的食物;血虛體質者宜補血,宜食用補血的食物。
起居宜養生
起居養生也是中國古代養生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強調「宜」的原則,就是順應自然作息,避免過度勞累。
早睡早起,順應自然
早睡早起,順應自然作息,是養生保健的根本。夜間宜入睡,養精蓄鋭;清晨宜早起,吐故納新。一般建議10點至11點為適宜的睡覺時間,5點至7點為適宜的起牀時間。
勞逸結合,適度休息
過度勞累會損耗氣血,因此宜勞逸結合,適度休息。工作或學習一段時間後,宜起身活動,或閉目養神,緩解疲勞,避免體力透支。
運動宜養生
運動養生也是中國古代養生學中的重要內容。強調「宜」的原則,就是適度運動,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適度運動,循序漸進
運動宜適度,切不可過量。運動量應根據自身的體質和年齡而定,以微微出汗為宜。避免過度運動,以免損傷經絡、氣血。運動時宜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
因人制宜,選擇適當
總結
「宜」字在中國古代養生之道中,扮演著重要的指引作用。通過飲食、起居、運動等面向的「宜」的原則,可以幫助我們順應自然規律,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