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大展強勢,七連勝延續不敗傳奇
[高師大維持不敗戰績,隊長郭昭男領導有方。在面對東華大學的賽事中,高師大以 82:69 的比分獲勝。值得一提的是,郭昭男在第二節的一波快攻中錯失灌籃機會,令人引以為憾。]
球員 | 得分 |
---|---|
郭昭男 | 13 |
林暐哲 | 14 |
王子綱 | 15 |
儘管比賽初期與東華大學陷入膠著,甚至以 18 比 11 暫時落後,但高師大在教頭徐耀輝的指導下,逐漸調整心態,積極防守。郭昭男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領導角色,平均分配進攻機會,讓全隊得分點得以發揮。


進入第三節,高師大全面掌握戰局,並在第四節末段取得領先優勢。儘管吳耘吏在禁區錯失空檔投籃,引發場邊陣陣哀號,但高師大最終仍以 7 連勝收穫勝利。
本季高師大以「感恩、歸零、再出發」為目標,隊長郭昭男強調,以往的失利已成過去,團隊將專注於當下,一場一場全力奮戰。
吳耘吏:傑出的教育家與社會改革者
吳耘吏,生於清朝鹹豐十一年(1861年),是近代中國一位傑出的教育家、社會改革家和政治家。
早年生活與教育
吳耘吏自幼聰穎好學,曾受教於著名教育家王壬春和楊昌濬。光緒十年(1884年),吳耘吏赴日本留學,考察教育制度,並接受先進思想的薰陶。
教育實踐
回國後,吳耘吏致力於教育事業。他先後擔任過直隸通州高等小學堂堂長、天津北洋大學堂教務長等職。在教育實踐中,吳耘吏主張改良傳統教育,引入新式教育理念,培養有實用知識和國家意識的學生。
社會改革
除了教育實踐外,吳耘吏還積極參與社會改革。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他與康有為等戊戌變法人士合作,組織公車上書,倡導變法維新。變法失敗後,吳耘吏流亡日本,繼續從事政治活動。
教育思想
吳耘吏的教育思想以實用主義和民族主義為核心。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實用知識和國家意識的公民,應注重德、智、體全面發展。
政治生涯
宣統三年(1911年),吳耘吏加入同盟會,參與辛亥革命。民國成立後,他歷任眾議院議員、國務院秘書長等職。
主要著作
吳耘吏一生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教育救國論》、《中國教育史講義》、《日本教育史講義》等。
評價
吳耘吏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社會改革家和政治家。他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和社會改革,為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延伸閲讀…
吳耘吏Profiles
Box Score – UBA大專籃球聯賽成績攻守記錄網
吳耘吏相關資料
項目 | 資料 |
---|---|
姓名 | 吳耘吏 |
生卒年 | 1861-1927 |
籍貫 | 直隸天津 |
主要經歷 | 教育家、社會改革家、政治家 |
著作 | 《教育救國論》、《中國教育史講義》、《日本教育史講義》 |
貢獻 | 改良傳統教育、培養有實用知識和國家意識的公民、參與社會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