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綱穴
陽綱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位於人體背部,在第10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此穴具有疏肝利膽、健脾化濕的功效。
取穴方法:


患者俯卧,平第十胸椎棘突下,中樞旁開3寸處取穴。
解剖:
穴下依序為皮膚、皮下組織、背闊肌、下後鋸肌、骶棘肌。皮膚由第九、十、十一胸神經後支的外側支重疊分佈。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陽熱風氣,屬天之天部。
運行規律:
由本穴散輸於肩背各部。
主治病症:
腹痛、消化不良、消渴、泄瀉、腸鳴、黃疸、肝炎、膽囊炎等。
配伍穴位:
- 陽綱穴配天樞穴、氣海穴:調腸止瀉,治療腹痛、腸鳴、泄瀉。
治法原則:
- 風濕:補而灸之。
- 風熱:瀉針出氣。
針刺方法:
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不可深刺,以防氣胸。
艾灸方法:
艾條灸5-15分鐘,艾炷灸3-7壯。
陽綱穴: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要穴
陽綱穴,又稱陽陵泉,為足少陽膽經的合穴,位於外膝眼直下三寸,脛骨外側。此穴具有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健脾和胃、補虛益氣的功效。
取穴方法 | 功效 |
---|---|
仰卧或正坐,膝蓋彎曲,小腿與地面垂直。 | 疏通膽經 |
以手指沿小腿外側骨緣自下而上推找到外膝眼。 | 調理氣血 |
外膝眼下三寸處即為陽綱穴。 | 健脾和胃 |
按壓時會有酸脹感。 | 補虛益氣 |
陽綱穴的臨牀應用
陽綱穴在臨牀應用中具有以下用途:
- 指壓法:用拇指指腹按壓陽綱穴,保持10-20秒,輕重適度。
- 揉按法:用拇指和食指揉按陽綱穴,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揉動,每次10-20圈。
- 艾灸法:在陽綱穴處艾灸10-15分鐘,以局部發紅發熱為度。
注意事項
按壓陽綱穴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患有膽囊炎、膽石症等膽病者不宜按壓此穴。
- 孕婦不宜按壓陽綱穴。
- 按壓時力度不宜過重,避免損傷皮膚。
- 按壓時間不宜過長,避免造成局部過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