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 | 説明 |
---|---|
數字禁忌 | 信奉天主教的人一般認為“13”是不吉利的數字,故舉行活動時儘量避開“13”;就餐的席位忌單數,尤其忌諱13人同桌,因為這容易使人聯想起出賣耶穌的猶大;而且住房沒有13號,旅館沒有13號房間。如果13號這天是星期五,則不宜出遊; |
星期五禁忌 | 星期五是耶穌遇難的日子,信奉天主教的人,每逢此日齋戒一天,不食肉,吃小齋。舉行慶祝活動,也應避開星期五; |
十字架習俗 | 相傳耶穌遇難時被釘在十字架上,因此,基督教視十字架為聖物。除在教堂中使用外,也常做成項鍊懸掛胸前,或立於死者的墓前,以示人的靈魂與耶穌同在; |
生死習俗 | 在信奉天主教的國家裏,生、死、嫁、娶無不打上宗教的烙印。結婚須在教堂舉行由神父主持的儀式。初生的嬰兒按照教規應進行洗禮,並取教名,認男、女監護人為教父、教母。教徒死後,需請神父來料理後事; |
獨身禁忌 | 根據教會的傳統,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結婚的。同許多社會羣體很多為信仰而奮鬥犧牲的自願者一樣,天主教教會的主教、神父、修女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人羣,放棄了個人的生活和男女間的情愛生活。從個人角度上看,是一種自我完善的生活方式,但對於羣體而言,是一個以犧牲、奉獻的精神向人們傳達趨向人生大境界的追求; |
神職從商禁忌 | 教會禁止領受神品者經商,這源於聖經中耶穌的嘉言懿行。在商業社會中,神職人員物慾的淡薄比形象本身更具有表達力,一方面,神職人員遵守在與上主盟誓之初盟發的“絕財聖願”;另一方面,神職人員直接或間接掌握教會的經濟財物,禁止從商,無疑會避免神職人員在“商海”中使形象受損,從而影響教會公平、正義的價值傳播; |
高利貸禁忌 | 高利貸是一種以剝削別人錢財為目的的不義之舉,是與天主教會“愛人如己”的精神格格不入的。教會根據聖經的精神,號召教友以關懷貧窮、接納貧窮的善行為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尤其在商業社會中,不可乘人之危,更不能在商利中給別人製造“陷阱”。凡一切與聖經思想相違背的借貸形式都被視為罪惡; |
離婚禁忌 | 家庭是社會羣體的細胞,無論從社會角度,還是從教會觀點上看,幸福和諧的家庭是社會穩定的基因。反之,更多家庭的離異無論對社會、對當事者都將是不安隱患和心靈創傷,更對下一代的培養不利。 |
墮胎禁忌 | 天主教教會對墮胎的禁忌,與“十誡”中的第五條“毋殺人”有關。長期以來,教會認為,胎兒已經形成生命之後,若施行墮胎,與殺人沒有什麼區別,是一種危害人類生命的罪惡。 |
主日禁忌 | 天主教的主日,即星期天。傳統上教會規定,教徒在主日都要到教堂參與彌撒,不可以任何託辭作為藉口,除非有重要事情是不許耽誤的,如自己生病、照顧重病患者和嬰兒等。主日休息,是所有信徒在擺脱了緊張的一週工作後得以重振心靈的機會。這一天是為敬禮上主,是在參與主日彌撒中稱頌、感謝上主,同時思考六天來自己的奉獻工作的得失,從而反省自己六天來給社會羣體貢獻了多少,以便對工作以及工作態度進行改進; |
齋期禁忌 | 天主教會為了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聖死以及他捨身赴義的精神,制定了守齋的規則,即大齋與小齋。其目的是為了提醒人們想到基督的苦難,從小的苦中培養吃苦精神,體驗基督一生為貧苦大眾憂患的思想,促進心靈修養,更重要的是,從齋戒中學會對物慾侵襲的抵禦,達到淡泊的境界和艱苦樸素的精神,使自己有堅定的毅力去面對人生的不幸和痛苦; |
敏感話語禁忌 | 天主教把“毋道非禮之言”作為禁忌之一。同時,對於言語,也有嚴格的禁止方法,尤其一些不負責任的話、作假證詞、滿口謊言、挑撥是非、壞人名聲、亂髮虛誓或逼人發誓等都是教會禁止的; |
教堂內禁忌 | 教堂是天主教會的標記,也是上主臨在的殿宇,它不僅僅是教友祈禱、敬禮的場所,還是一處最神聖的地方。因此,凡進入教堂的信友,都會自覺以嚴肅的態度進入,對於衣着不整或穿拖鞋、短褲入堂是絕對禁止的,同時也禁止在堂內來回亂串、大聲喧譁、交頭接耳、東張西望、打情罵俏、爭搶座位等,手機一定要關掉或使用震動,更不允許在堂內吃東西、抽煙等。所以,非信徒進入教堂時一定要遵守教堂規則,不要影響信友的禮儀生活; |
聖物禁忌 | 天主教的聖物指的是經過主教或神父祝聖過的物品,有聖像、聖牌、聖爵、聖水等。教會規定,凡經祝聖過的聖物,禁止亂扔亂放在不乾淨的地方,並規定,凡祝聖過的物品可以相互贈予,但不可以買賣。已不使用的聖物,可交給本堂神父或者自行選擇潔淨的地方焚燒。同時,教會也禁止濫用聖物和盜竊聖物; |
迷信禁忌 | 天主教禁止一切迷信活動。天主教認為,一切迷信活動不但不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而且會使善良者的心靈趨向迷茫和墮落。教會更禁止對受造物的迷信崇拜; |
婚姻禁忌 | 婚姻的目的之一是達到人類得以延續的基本要素。它不僅觸及婚姻倫理問題,更關係到其後代子女的素質。因此,教會規定,凡以與指定人結婚為理由而害死對方或自己的配偶者,不得與之結婚,違者結婚無效。具有旁系血親關係的,在四親之內者不能結婚。直系血親,任何尊親屬及卑親屬,或為婚生或為私生,彼此不能結婚。如懷疑當事人是否為直系血親等,或旁系血親的二親等時,絕對不許結婚。法系由收養而產生,直系法親或旁系法親二親等以內者,不得結婚。以上凡違禁者,都被視為結婚無效; |
安樂死禁忌 | 生命的可貴和可愛是因為它來自於上主的賜予,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剝奪自己和別人的生命。這是天主教教會一直對生命尊重和關懷的主要依據和原則。“安樂死”是一種不負責任人為地過早結束病痛者生命的行為,從而違反了人類生命生存的基本權利。因此,教會主張對於無法治療的人、植物人、失去記憶的人、先天畸形或極度重殘的人等,應付出更多的愛意與關切。凡協助或親手施行“安樂死”的,都視為大罪。18,忌無信忘恩。分為兩類:(1)忌言而無信。社交活動中,最重視一個“信”字。言而有信者,會得到大家的尊重;言而無信者,會失去大家的信任。在社交場閤中,説話要算話,絕不食言,要言而有信,行而有果。(2)忌忘恩負義。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國人一貫講究知恩圖報。 |
天主教的禁忌:逾越界線的探索
天主教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宗教,有著嚴格的教條和規範,其中某些行為被視為禁忌,觸犯者將受到教會的譴責。這些禁忌的目的是維護教會的教義、道德和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