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傳説中的一位驅邪神祇,相貌奇異,面容兇惡,但卻是一位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人。唐玄宗在巡遊歸來後,病重纏身,在夢中見鍾馗捉拿小鬼,病也隨之痊癒,遂命吳道子繪製鍾馗畫像,頒佈天下,由此鍾馗成為民間驅鬼辟邪的象徵。
鍾馗的祭典日在除夕與端午,每逢這些節日,民間會懸掛鍾馗畫像,祈求驅除惡鬼。此外,在閩南和台灣,還有”跳鍾馗”的儀式,由道士或藝師扮演鍾馗,手持寶劍,驅邪除魔。


鍾馗的起源有多種説法,有人認為他原是一個蕈類的名稱,後被傳説化為神明;也有人認為他是一位唐朝的落第進士,因受辱而自殺,後被唐玄宗賜予緣袍陪葬,化身為斬妖除魔的大神。
鍾馗的形象也有多種變化,在古代,他通常身著藍袍,頭戴破帽;而今日最常見的形象則是身著朱紅色官服,頭戴烏紗帽,腳踏惡鬼,或仗劍,或持扇,或有小鬼為其提燈、持印、撐傘等。
鍾馗身邊常隨一蝙蝠,代表為其偵查邪魔惡鬼,也象徵”賜福”。此外,鍾馗還能降伏五瘟神,有”運財”的意味。
特徵 | 描述 |
---|---|
相貌 | 虎背熊腰、豹頭彪面、鷹鼻鯨口、龍額魚眼、虯髯 |
服裝 | 朱袍抱印、黑袍握劍、褐衣持傘、白衣讀書、金甲提鞭、乘馬飛躍 |
頭飾 | 破帽、烏紗帽 |
動作 | 比劃寶劍、驅除邪魔 |
隨從 | 小鬼提燈、持印、撐傘、牽馬、背葫蘆 |
功用 | 驅鬼辟邪、逐瘟神、運財賜福 |
祭祀 | 除夕日、端午節 |
起源 | 法器説、蕈類説、唐玄宗夢仙説、唐德宗進士説 |
鍾馗是神嗎?探索降魔天師的傳説與信仰
鍾馗是神嗎?這個問題在民間流傳已久,也引發過不少爭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鍾馗是一位重要的神祇,但他的神性卻一直備受質疑。本文將深入探討鍾馗的傳説、信仰,以及其神性的爭議。
1. 鍾馗的傳説與形象
鍾馗,又名鍾馗公,相傳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時期的捉鬼能手。根據傳説,鍾馗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書生,但他因為相貌奇醜而落第。憤恨交加之下,他撞柱而亡,死後成為捉鬼驅邪之神。
鍾馗的形象通常被描述為:紅面獠牙,身穿藍袍,腰繫黃帶,手持一口長劍。其面貌猙獰可怕,但卻有著一雙威嚴凌厲的眼神,讓人望而生畏。
2. 鍾馗的信仰與職責
在民間信仰中,鍾馗被尊奉為驅鬼除邪的神祇。人們供奉鍾馗畫像、神像或製作鍾馗符咒,以期祈求保平安、闢邪祟。
在傳統道教中,鍾馗被封為「降魔天師」,負責巡視人間,捉拿惡鬼。民間傳説也賦予了鍾馗斬妖除魔、懲惡揚善的能力。
3. 鍾馗的神性爭議
雖然鍾馗在民間信仰中地位崇高,但其神性的爭議卻一直未曾平息。一些學者認為,鍾馗並非真神,而是由民間傳説和道教信仰塑造出的神話人物。他們指出了鍾馗傳説中的矛盾和誇大之處,認為其神格缺乏經史考證。
然而,也有學者支持鍾馗的神性。他們認為,鍾馗的崇拜在民間流傳已久,且在道教經典中也有記載,表明其神格已經獲得了認可。此外,一些考古發現也支持了鍾馗信仰的歷史真實性。
鍾馗是否為神,至今仍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以下是相關資料:
資料來源 | 觀點 |
---|---|
《太平廣記》 | 認為鍾馗為真神 |
《中國民間信仰》 | 認為鍾馗是民間傳説塑造的神祇 |
《道教典籍》 | 載有鍾馗被封為「降魔天師」的記載 |
總結
鍾馗是神嗎?這個問題無法簡單地給出一個結論。民間信仰、道教經典、考古發現,以及學術研究等因素都影響了人們對鍾馗神性的理解。
無論鍾馗是否為神,他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代表著人們對驅邪辟惡的願望和對正義公理的嚮往。
延伸閲讀…
鍾馗
鬼判和鍾馗哪個厲害_鍾馗為什麼吃鬼_鍾馗是什麼級別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