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在哪?生活中的方位小知識
大家有沒有突然被問「東邊在哪」卻一時答不出來的經驗啊?其實在台灣要辨認方向有很多實用的小技巧,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我們日常生活中超好用的方法。
首先最簡單的就是看太陽啦!台灣位於北半球,太陽基本上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早上起床時太陽那頭就是東邊,傍晚時分太陽下山的方向就是西邊。不過要記得這個方法在夏天和冬天的太陽位置會有點差異喔!
辨認方法 | 適用時機 | 注意事項 |
---|---|---|
看太陽位置 | 晴天白天 | 季節不同有差異 |
手機指南針 | 任何時間 | 要確認手機感應器正常 |
看街道門牌 | 都市地區 | 單雙號分佈規則 |
說到都市裡面的辨認方式,其實台灣很多城市的街道門牌號碼編排都跟方位有關。以台北市為例,南北向道路的門牌號碼通常會從東邊開始編,所以看到門牌號碼越來越小的方向就是往東邊走。這個方法在台中、高雄等大城市也適用,不過每個縣市的編排規則可能不太一樣就是了。
現代人最常用的應該還是手機的指南針功能吧!只要打開手機內建的指南針APP,馬上就能知道東邊在哪。不過要記得先校正一下,有時候手機放在包包裡太久,感應器會跑掉。我自己的經驗是,在戶外空曠處使用會比較準確,特別是在高樓大廈旁邊的時候,鋼筋結構可能會影響準確度。
如果是喜歡戶外活動的朋友,傳統的辨認方向方法也很實用。像是看樹木的生長狀況,通常向東的樹枝會比較茂密,因為能曬到更多早晨的陽光。還有苔蘚通常會長在樹幹的北側,這樣反推也能找到東邊的位置。這些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智慧,在山上健行時特別好用!
東邊在哪?教你用手錶快速辨認方位
出門在外突然迷路,手機又沒電的時候,其實用手錶就能快速找到方位!這個方法特別適合喜歡爬山或戶外活動的朋友,只要天氣晴朗、有太陽,隨時都能派上用場。記得小時候童軍課老師教過,但現在很多人都忘記了,今天就來複習這個超實用的野外求生小技巧。
首先把你的手錶平放在手掌上,讓時針對準太陽的方向。這時候要注意,如果是傳統指針錶才適用,智慧手錶就沒辦法囉!接著想像時針和12點方向之間形成一個夾角,這個夾角的平分線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反方向自然就是北方啦。台灣位在北半球,所以記得南方永遠在太陽這一側喔!
步驟 | 動作 | 注意事項 |
---|---|---|
1 | 手錶水平放置 | 表面朝上,避免傾斜 |
2 | 時針對準太陽 | 可以用影子輔助對準 |
3 | 取時針與12點夾角平分線 | 大約估算即可 |
4 | 平分線指向南方 | 早上與下午方向會相反 |
這個方法在台灣使用有個小訣竅,因為我們經度比標準時間快,夏天太陽位置會偏北,所以實際操作時南方會比平分線再偏右一點點。建議可以先在熟悉的地方練習幾次,像是中午12點對準太陽時,12點方向本身就是南方,這樣比較好抓感覺。另外提醒大家,冬天太陽角度低,手錶要拿更平才準確喔!
如果手邊沒有指針手錶也沒關係,其實用手比劃也可以。把左手伸直當作時針,對準太陽後,左手和12點方向(正前方)的夾角中間就是南方。這個變通方法雖然沒那麼精準,但在緊急時刻也很夠用了。記得第一次帶朋友去爬山用這招時,他們都覺得超神奇,原來不用指南針也能找路啊!
為什麼台灣人常搞不清東邊在哪?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習慣有很大關係。台灣雖然是個海島,但多數人都住在西半部,平常活動範圍也集中在西部,對東部的印象往往就是「很遠的山那邊」。加上台灣道路規劃多以南北向為主,東西向道路相對少,自然對東西方向的敏感度就降低了。
說到方向感,台灣人普遍有個有趣的現象:比起用東西南北,我們更習慣用「左轉右轉」或地標來指路。你問路時聽到「在那個7-11右轉」的機率,絕對比「往東走200公尺」高很多。這種習慣也反映在我們的手機地圖使用上,多數人會開啟「車頭朝上」模式,而不是固定「北邊朝上」的傳統地圖模式。
以下是幾個影響台灣人方向感的有趣因素:
因素 | 說明 | 常見情況 |
---|---|---|
都市規劃 | 西部城市街道多非正東西向 | 台北街道偏東北-西南走向 |
生活習慣 | 導航依賴地標而非方位 | 「在全家隔壁」比「東南方」更直覺 |
地形限制 | 中央山脈阻隔東西往來 | 東部人口僅佔全台5%左右 |
建築密度 | 都會區高樓遮蔽視線 | 難以用太陽判斷方向 |
另外,台灣的天氣型態也有影響。陰雨天多的時候,看不到太陽自然更難判斷方位。而且台灣的建築物密度高,在都市裡行走時常常被大樓擋住視線,連看個日出日落都要特別找空曠處才行。這些都讓我們對東西方向的感覺越來越模糊。
不過說真的,現在有手機導航後,年輕人可能連左右都不太需要分了(笑)。但如果你問老一輩的農民或漁民,他們對方向的敏感度就高很多,畢竟以前看太陽、星星辨位是生存必備技能。時代在變,我們判斷方向的方式也在變,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現代台灣人特別容易搞不清東邊在哪的原因吧。
如何在台北街頭快速找到東邊方向?在地人教你3招超實用技巧
在台北迷路時想快速辨認東邊方向?其實不用靠指南針,觀察周遭環境就能輕鬆搞定!台北的街道規劃其實暗藏玄機,搭配幾個生活化的小技巧,連在地人都這樣用。
首先看「路牌編號」最準確!台北市道路大多採棋盤式規劃,東西向路名尾字通常是「東路、西路」或「南路、北路」,例如忠孝東路往東、羅斯福路往南。還有一個小秘訣:單數門牌在北側與西側,雙數在南側與東側,看到門牌號碼也能輔助判斷。
觀察目標 | 判斷方式 | 範例 |
---|---|---|
路牌尾字 | 東/西結尾通常是東西向道路 | 八德路「東」段往東 |
門牌號碼 | 單號在西/北側,雙號在東/南側 | 信義路三段「66號」在東側 |
捷運出口 | 出口資訊會標示方向 | 「東出口」就是往東 |
再來是「看太陽位置」,台灣太陽軌道偏南,早上10點前陽光從東南方來,影子朝西北;下午2點後轉西南方。雖然高樓多可能擋住,但在公園或河濱地帶超好用。另外台北捷運站出口都會標示東西南北,認明「東出口」跟著走就對了!
最後分享一個冷知識:台北盆地地形是東高西低,往東走會感覺微微上坡(像往信義區方向),往西則下坡往淡水河。下次找不到方向時,靜下心感受腳下的坡度變化,說不定會有意外發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