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英文怎麼説?超簡單教學 | 土的英文不是dirt嗎?真相驚人 | 生活常用!土的英文這樣講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土的英文」怎麼說,其實這個字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用法,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翻譯跟使用時機。在台灣我們常說的「土」可以指土壤、泥土,也可以形容很俗氣的東西,英文可不是隨便用”dirt”就能打發的喔!

先來看最基礎的「土壤」這個意思,專業一點會用”soil”,像是農夫種田用的那種肥沃土壤。如果是工地常見的「泥土」或「塵土」,老外比較常用”dirt”,這個字帶點髒髒的感覺。舉個例子:After the rain, the kids were covered in dirt.(下雨後小朋友全身都是泥巴)而建築用的「黏土」則是”clay”,玩陶藝的時候一定會用到這個字。

中文 英文 使用場景
土壤 soil 農業、植物生長
泥土 dirt 一般髒污、工地
黏土 clay 陶藝、建材

講到「土」的形容詞用法就更有趣了。想說某人穿搭很俗氣,可以說”tacky”或”cheesy”,像是That outfit is so tacky!(那套衣服超俗的)。如果是說風格很鄉土、接地氣,用”rustic”就很有味道,國外很流行rustic風的裝潢。有時候我們會說「土生土長」,英文是”native-born”,像台灣土生土長的水果就是”native-born Taiwanese fruits”。

在科學領域,「土」的講法又更專業了。地質學家會用”earth”來指地球的土壤層,NASA研究火星土壤時都說”Martian soil”。前陣子看新聞,墨西哥科學家研究極光現象時,發現土壤中的礦物質會影響極光顏色,他們用的就是”soil composition”這個專業術語。這讓我想起去年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車檢時,技師說底盤積太多泥土(dirt buildup)會影響煞車系統,看來「土」跟生活各個面向都息息相關呢!

最後分享個冷知識:台灣人愛說的「土石流」英文是”debris flow”,但如果是單純的「土堆」就叫”earth mound”。記得有次去美國國家公園,導覽員特別警告我們不要靠近那些不穩定的earth mounds,因為可能隨時會崩塌。這些用法都是在課本上學不到,但實際生活中超實用的知識啊!

土的英文

土英文怎麼説?台灣人最常搞混的5種説法

每次聽到台灣朋友講英文時,總會發現一些「台式英文」的蹤影,這些説法在我們生活中太常見了,甚至以為是正確的英文用法。今天就來分享5個台灣人最常搞混的英文説法,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這些錯誤通常來自直翻中文的思考方式,或是受到日文影響的殘留用法,真的超容易讓人誤會的啦!

首先最經典的就是把「加油」直接説成”Add oil”,這根本是直翻中文啊!老外聽到絕對一頭霧水。正確的鼓勵説法應該用”Go for it!”或”You can do it!”才對。另一個常聽到的錯誤是”Welcome you to Taiwan”,其實簡單説”Welcome to Taiwan”就好,那個”you”根本是多餘的,聽起來就很彆扭。

下面整理了一個表格,幫大家快速對照這些常見的台式英文和正確説法:

台式英文説法 正確英文説法 使用情境
Add oil Go for it!/You can do it! 鼓勵別人時
Welcome you to… Welcome to… 歡迎某人時
How to say… How do you say… 詢問英文説法時
I am boring I am bored 表達無聊時
Open the light Turn on the light 開燈時

第三個常見錯誤是問”How to say…”,這其實是中文直翻的問法。正確的英文問法應該是”How do you say…”才對。還有”I am boring”這個錯誤也超常聽到,這句話其實是在説「我是個無聊的人」,想表達「我覺得無聊」要説”I am bored”才對喔!最後一個經典錯誤是”Open the light”,開關電器要用”Turn on/off”才對,”Open”是用在打開門窗或容器這類東西。

這些台式英文説法之所以會流傳,主要是因為我們習慣用中文的邏輯去思考英文。像是「打開燈」在中文用「開」,就直接翻譯成”Open”,但其實英文是用”Turn on”來表示啟動電器的概念。下次講英文的時候,可以多留意這些小細節,慢慢改掉這些習慣用法,你的英文聽起來就會更道地啦!

最近發現很多台灣朋友在講英文時,遇到”soil”跟”dirt”這兩個字特別容易卡住,明明中文都叫「土」,到底差在哪裡?為什麼台灣人講soil跟dirt容易卡住?常見誤區解析其實跟我們中文的思考習慣有很大關係。這兩個字雖然都可以翻譯成「泥土」,但在英文中的使用情境完全不同,而且連發音都很容易搞混,特別是台灣人習慣把”soil”念成「索爾」,但其實正確發音比較接近「搜歐」。

先來看看這兩個字的根本差異。Soil通常指的是有養分、可以種植物的土壤,像是農夫會說”fertile soil”(肥沃的土壤);而dirt比較偏向灰塵、髒污的概念,比如說「你鞋子沾到dirt了」。最常見的誤區就是把家裡盆栽的土說成dirt,其實應該用soil才對。另外在科學或農業領域,幾乎都只用soil這個詞。

比較項目 soil dirt
主要意思 土壤、耕地 灰塵、污垢
使用場合 農業、科學 日常清潔
情感色彩 中性偏正面 常帶負面意涵
常見搭配詞 fertile soil, soil erosion dirt road, dirt on clothes

發音部分也是台灣人常踩的坑。”Soil”的oi發音要像”boy”的oy,但很多人會發成「索」;”dirt”的ir要捲舌,但台灣人常常念得太扁平變成「的特」。這兩個字在美式發音中都有很明顯的R音,但我們中文沒有這個音,所以需要特別練習。建議可以多聽美國農場相關的影片,他們很常提到soil這個字。

另外要注意的是,雖然dirt有時在口語中可以代指soil(特別是美式英語),但反過來用soil指dirt就會顯得很奇怪。比如說「把dirt從衣服上拍掉」絕對不能用soil替代。這種細微差別就是台灣人最容易搞混的地方,因為中文都是用「土」一個字來概括。還有一個小技巧:想到種植、園藝就用soil;想到打掃、清潔就用dirt,這樣至少可以避免最基礎的錯誤。

土的英文

老外説earth時到底指什麼?3種情境用法一次搞懂

跟老外聊天時,常常聽到他們用”earth”這個字,但你真的懂他們在說什麼嗎?其實這個簡單的單字在不同情境下意思差很大,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三種最常見的用法,下次聽到就不會再霧煞煞啦!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字面上的「地球」意思,像是環保議題討論時常會聽到”save the earth”。但你知道嗎?在園藝或種植的情境下,老外説”earth”很可能是指「土壤」喔!比如他們會説”add some fresh earth to the pot”,這時候可不是要你往花盆裡加一顆地球啊(笑)。還有一種比較少人知道的用法是在電工領域,”earth”其實是指「接地線」,這個在台灣我們通常會説”ground”,但英式英語就習慣用”earth”。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整理了一個簡單對照表:

情境 earth的意思 台灣常用說法 例句
天文/環保 地球 地球 We only have one earth to live on.
園藝/農業 土壤 This plant needs more earth to grow properly.
電工/工程 接地 接地 Make sure the wire is properly earthed.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在這方面的用法也有差異。美國人比較常用”ground”來表示接地,而英國人則偏好”earth”。所以如果你聽到英國同事説”the circuit isn’t earthed properly”,別以為他在講什麼外星科技,其實就是在説線路沒接好地啦!這種小細節其實蠻重要的,搞錯的話可能會鬧笑話甚至造成誤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