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爛根急救法!3步驟救活 | 多肉根部爛掉?先做這件事 | 新手必看!多肉爛根處理全攻略

多肉植物爛根怎麼辦?這些急救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最近天氣悶熱潮濕,好多朋友的多肉植物都出現爛根的情況,看得好心疼啊!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處理方法,讓你的多肉寶寶們能夠順利度過這個難關。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判斷爛根的症狀,通常葉片會變軟、發黃,甚至一碰就掉,這時候就要趕快檢查根部了。

爛根處理步驟

  1. 脫盆檢查:輕輕把植物從盆中取出,抖掉多餘的土壤
  2. 修剪爛根:用消毒過的剪刀把發黑、變軟的根部全部剪掉
  3. 消毒傷口:可以用稀釋的雙氧水(過氧化氫)浸泡根部5-10分鐘
  4. 晾乾傷口:放在通風陰涼處晾1-2天,等傷口完全乾燥
爛根程度 處理方式 復原機率
輕微爛根 修剪後換土 80%以上
中度爛根 修剪+消毒 50-70%
嚴重爛根 砍頭重發根 30-50%

說到雙氧水,這真的是個好東西!3%濃度的醫用雙氧水稀釋後(1:5比例)可以用來消毒植物傷口,不僅能殺菌還能促進氧氣釋放,幫助植物呼吸。但記得不要直接用原液,濃度太高反而會傷害植物組織。處理完爛根後,建議換上全新的介質,最好是排水性特別好的顆粒土,像是赤玉土、鹿沼土這類的。

平常澆水真的要特別注意,很多人都是因為澆太多水才會爛根的。建議可以用手指插入土中2-3公分,如果感覺濕濕的就先別澆。夏天最好選在傍晚澆水,避免中午高溫時段,這樣水分蒸發比較快,不容易積在盆底。另外通風超級重要,尤其是台灣這種濕熱的氣候,最好把多肉放在有風流通的地方,或是開個小電扇幫助空氣循環。

如果爛根情況真的很嚴重,已經蔓延到莖部了,那就只能採取最後手段 – 砍頭!把健康的部分切下來,晾乾傷口後重新發根。雖然要從頭開始,但總比整株死掉來得好。記得砍頭時刀具一定要消毒乾淨,可以用酒精或是火烤一下,避免二次感染。砍下來的部分可以沾一點生根粉,放在通風處等它自己長出新根,這個過程可能需要2-4週,要有耐心等待喔!

多肉植物爛根

多肉植物為什麼會爛根?5個常見原因解析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明明很用心照顧多肉,怎麼還是會爛根?其實啊,多肉爛根真的超常見,尤其是台灣這種潮濕的氣候更容易中招。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5個最常遇到的爛根原因,讓你輕鬆避開這些地雷,把多肉養得肥嘟嘟!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澆水問題啦!很多人以為多肉跟一般植物一樣要常澆水,結果反而害死它們。多肉的原生地都是乾燥環境,它們的葉片本來就能儲水,所以寧可乾一點也不要太濕。特別是用沒有排水孔的容器種植,水積在底部根本就是爛根的溫床。建議澆水前先用手指戳戳土,確定完全乾了再澆,而且一定要澆到水從底部流出來才行。

再來就是介質太保水也很危險。台灣花市賣的很多培養土其實不太適合多肉,因為裡面泥炭土比例太高,乾掉後會變超硬,澆水又不容易乾。最好自己調配顆粒土,像是赤玉土、珍珠岩、蛭石這些排水性好的介質混著用,比例大概像這樣:

介質種類 建議比例
赤玉土 40%
珍珠岩 30%
蛭石 20%
其他 10%

第三個原因是通風不良。台灣夏天又悶又熱,如果多肉放在不通風的角落,水分蒸發慢加上高溫,根部簡直就像在蒸桑拿一樣。建議可以放在窗邊或有對流的地方,甚至開個小電扇幫助空氣流通。如果是辦公室養的多肉,下班記得要開窗,不然週末兩天悶著很容易出事。

第四個是季節轉換時的照顧方式沒調整。像現在7月正熱,多肉其實是在半休眠狀態,這時候要減少澆水頻率,大概2-3週一次就夠了。但很多人還是照春天的方式照顧,當然容易爛根。冬天也要注意,溫度低於15度時澆水要更謹慎,最好選中午溫暖的時候澆。

最後一個常被忽略的是盆器大小。很多人覺得用大盆可以讓多肉長更大,其實相反喔!盆子太大土量多,乾得慢反而危險。建議選比植株大1-2公分的盆就好,等根系長滿再換盆。另外塑膠盆和陶瓷盆的乾燥速度也不同,塑膠盆保水性好要更注意澆水間隔。

如何判斷多肉植物爛根了?這些徵兆要注意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明明很認真照顧多肉,怎麼還是莫名其妙就掛掉了?其實很多時候問題都出在根部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超實用的判斷方法,讓你早點發現多肉是不是在跟你求救。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葉片突然變軟、變皺,特別是靠近根部的那幾片。很多人以為是缺水就拼命澆水,結果反而讓情況更嚴重。其實這時候要先把植物挖起來檢查根部,如果根部摸起來黏黏爛爛的,還散發奇怪的味道,那八成就是爛根了。另外也要注意,如果葉片無緣無故掉落,而且掉下來的葉子基部發黑,這也是爛根的警訊喔!

徵兆 可能原因 處理建議
葉片變軟皺縮 根部無法吸水 停止澆水,檢查根部
莖部變黑變軟 細菌感染 立即切除腐爛部分
葉片無故掉落 根部受損 檢查土壤濕度
生長停滯 根系無法正常運作 換盆檢查根系狀況

再來就是觀察植物的生長狀況。如果你發現多肉很久都沒長新葉子,或是新長出來的葉子特別小、特別瘦弱,那也可能是根部出問題了。健康的根系會讓植株看起來飽滿有精神,如果整株植物都顯得沒元氣,就算澆水也沒改善,就要特別小心了。有時候從盆底看也能發現線索,如果排水孔附近有黑色或褐色的黏液,那絕對不是什麼好現象。

最後要提醒大家,預防勝於治療啦!平常澆水真的要很注意,寧可讓多肉渴一點,也不要讓它們泡在水裡。建議使用透氣性好的介質,盆器也要選有排水孔的。如果發現爛根要趕快處理,把爛掉的部分切乾淨,晾乾傷口後再重新種植,這樣救回來的機會才大喔!

多肉植物爛根

多肉爛根怎麼辦?3步驟急救你的心愛植物

看到心愛的多肉植物突然軟爛、葉片發黃,真的會讓人很慌張對吧?別擔心,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判斷多肉爛根,以及超實用的急救三步驟。首先要先確認是不是真的爛根,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植株基部變黑變軟,輕輕一碰就搖搖晃晃的,這時候就要立刻處理囉!

急救三步驟這樣做

步驟一:立即停水斷根
發現爛根的第一時間就要停止澆水,把多肉從盆裡輕輕挖出來。記得動作要溫柔,避免傷到還沒爛的健康根部。如果土壤濕答答的,建議先放在通風處晾個半天,讓多餘水分蒸發掉。

步驟二:徹底切除爛根
準備一把消毒過的剪刀或美工刀(可以用酒精棉片擦拭),把發黑腐爛的部分全部剪掉。這裡要特別注意,一定要切到看見健康的白色組織為止,寧可多切一點也不要留著爛根,不然會繼續蔓延喔!

爛根程度 處理方式
輕微爛根 切除發黑部分,保留健康根系
中度爛根 切除1/3以上根部,晾乾傷口
嚴重爛根 砍頭重新扦插,放棄原有根系

步驟三:重新發根定植
處理好的植株要先放在陰涼通風處晾3-5天,等傷口完全癒合。這段時間可以準備新的介質,建議用顆粒土比例較高的配方(如赤玉土+火山石)。等傷口乾燥後,輕輕放在土面上,先不要澆水,等1-2週看到新根冒出再給少量水。

平常預防爛根其實比急救更重要,記得要掌握「寧乾勿濕」原則。夏天特別容易爛根,建議改用尖嘴壺沿盆邊少量給水,避免葉心積水。如果發現介質排水變差,就要趕快換土啦!另外通風超級重要,尤其是悶熱的台灣夏天,可以考慮用電風扇輔助循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