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攝影技巧大公開 | 下雨天這樣拍超有fu | 文青必收雨景照攻略

最近在整理手機相簿時,發現自己存了好多張下雨天的圖片,每一張都記錄著不同時刻的心情。台灣的雨季總是特別長,從梅雨到颱風季,雨水滋潤了這片土地,也讓街頭巷尾多了許多值得捕捉的畫面。我最喜歡在下雨天拿著手機隨手拍,那些雨滴落在窗戶上的痕跡、撐著傘匆匆走過的行人、積水倒映的城市燈光,都是生活中最真實的寫照。

說到下雨天的圖片,其實拍攝技巧很重要。光線不足的時候很容易拍出模糊的照片,這時候可以試試看這些小訣竅:

拍攝情境 建議設定 小技巧
窗戶雨滴 關閉閃光燈 對焦在雨滴上,背景自然模糊
街景倒影 手動調高曝光值 蹲低角度拍攝,效果更驚豔
雨中行人 連拍模式 捕捉傘花綻放的瞬間
夜景雨絲 慢速快門(1/30秒以下) 使用三腳架避免手震

記得有次颱風天,我冒雨跑到河堤邊拍下一張照片,混濁的河水夾雜著樹枝奔流而下,天空呈現出詭譎的灰紫色。那張照片後來被我洗出來掛在牆上,每次看到都會想起當天的狂風暴雨,還有回家後被媽媽罵得狗血淋頭的場景(笑)。現在手機裡還存著去年梅雨季在巷口拍的阿伯,他穿著黃色雨衣騎著老舊的摩托車,後座綁著一大把青菜,雨水順著他的斗笠邊緣滴落,整個畫面超級有台灣味。

下雨天的圖片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能喚起人們共同的記憶。像是小學生穿著雨鞋踩水坑的歡樂、情侶擠在便利商店門口躲雨的甜蜜、或是上班族拎著濕透的皮鞋趕捷運的狼狽。這些畫面不需要特別擺拍,只要用心觀察,隨手一拍就是最生動的台灣日常。我發現雨天的色調特別適合用冷色系濾鏡,稍微調整一下對比度,就能讓照片更有情緒張力。

下雨天的圖片

下雨天拍照技巧大公開!用手機也能拍出超有fu的雨景

最近午後雷陣雨超頻繁,很多人覺得下雨天拍照很麻煩,但其實雨天才是最容易拍出氛圍感的時候啦!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手機雨景拍攝技巧,讓你不用專業相機也能輕鬆捕捉雨天的浪漫。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好手機,建議用防水手機殼或夾鏈袋簡單防護,畢竟現在手機都不便宜啊!

雨天拍照必學小技巧

想拍出雨滴的軌跡,記得把快門速度調慢一點,iPhone用戶可以用「慢快門」APP,安卓手機則可以開啟專業模式調整。如果是要拍窗戶上的雨滴,記得對焦在玻璃上而不是外面的景物,這樣雨滴的形狀才會清晰。傍晚時分路燈剛亮的時候最適合拍雨,橘黃色的燈光配上雨絲超級有電影感!

拍攝情境 建議設定 小提醒
雨滴特寫 微距模式+閃光燈 找深色背景更明顯
雨中街景 HDR模式+曝光補償調低 避開天空避免過曝
積水倒影 手機倒持貼近地面 穿拖鞋比較方便操作
雨傘人像 人像模式+鮮明濾鏡 讓模特兒穿亮色系更突出

雨天拍照最怕鏡頭起霧,可以隨身帶條眼鏡布隨時擦拭。另外像是便利商店的霓虹燈、捷運站口的雨傘海、咖啡廳的霧面玻璃,這些都是雨天限定的絕佳拍攝場景。記得拍完要馬上用乾布擦乾手機,尤其是充電孔那邊最容易積水。下雨天光線通常比較暗,建議多用路燈、車燈這些人造光源來製造光影效果,拍出來的照片會更有層次感。如果想拍雨絲的效果,可以找個有遮雨的地方,讓背景稍微暗一點,這樣雨滴的白色線條會更明顯。

雨天攝影師最愛!這些下雨天的構圖方式你一定要學。台灣的雨季總是讓人又愛又恨,但對攝影愛好者來說,濕漉漉的街道和朦朧的雨霧反而是絕佳的創作素材。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在地攝影師私藏的雨天拍攝技巧,讓你用手機或相機都能拍出超有氛圍感的作品!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善用反光」,下雨後的地面、玻璃窗甚至雨傘表面都會形成天然的反光板。試著蹲低角度拍攝,把積水中的倒影和實際景物一起構圖,這種對稱效果會讓照片瞬間升級。記得調整曝光補償,避免畫面過暗。如果是用手機拍攝,可以輕點螢幕對焦在倒影上,通常會有不錯的效果。

再來是「捕捉雨絲的動感」,快門速度是關鍵!這裡整理幾個常用設定給大家參考:

效果類型 快門速度建議 適用場景
凝結雨滴 1/500秒以上 近距離特寫雨滴
明顯雨絲 1/125秒左右 街景、人物搭配雨絲
霧化效果 1/30秒以下 營造朦朧詩意的氛圍

雨天最棒的就是那些「意外的色彩」,被雨水沖刷過的招牌、行人鮮豔的雨衣、便利商店的霓虹燈,在灰暗背景中特別跳。建議可以尋找對比強烈的色塊,比如黃色計程車停在灰色大樓前,或是紅傘人群走過斑馬線的畫面。台北的巷弄裡經常有這種隨手可得的精彩構圖,記得隨時準備好相機!

最後別忘了「人文元素」,雨天的人們總是有特別的故事感。上班族撐傘快步走過、情侶擠在騎樓下躲雨、小朋友故意踩水坑的瞬間,這些都是讓照片充滿溫度的關鍵。拍攝時可以嘗試從店家的遮雨棚下往外拍,框架構圖加上玻璃上的雨痕,自然就有電影感。記得保持適當距離,用長焦段捕捉才不會打擾到被攝者。

下雨天的圖片

為什麼IG達人總能拍出超美的下雨天照片?秘密在這裡!其實他們都掌握了一些雨天拍照的小技巧,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實用秘訣,讓你也能輕鬆拍出質感滿分的雨天美照。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光線掌握,雨天雖然光線較暗,但其實這種柔和的光線反而能讓照片更有氛圍。達人們最愛在雨剛停的時候拍攝,這時地面積水會形成天然反光板,把建築物和街景都倒映出來,畫面立刻變得超有層次。記得要把手機或相機盡量貼近地面,這樣拍出來的倒影效果最明顯。

再來就是器材保護的小技巧,很多人擔心下雨會弄壞設備,其實只要做好這些準備就沒問題:

防護措施 實用方法 替代方案
相機防水 使用專業防水殼 保鮮膜+橡皮筋緊急防護
鏡頭防霧 攜帶小包乾燥劑 溫差大時先裝密封袋適應
手機防潑水 塗抹防水噴霧 用透明夾鏈袋包覆

構圖方面,雨天特別適合拍局部特寫。像是雨滴落在葉子上的晶瑩剔透、積水中漂浮的落花瓣、玻璃窗上的雨痕,這些小細節都能讓照片充滿故事感。建議開啟手機的「人像模式」或「微距模式」,把背景稍微虛化,主體會更突出。

最後是後製調色的關鍵,雨天照片最適合帶點藍綠色調。可以用VSCO的A6或HB2濾鏡當基底,再把對比度調低、陰影調高,這樣就能營造出那種濕潤朦朧的氛圍感。如果拍到了霓虹燈的倒影,不妨把飽和度拉高一點,整個畫面會更有香港電影的復古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