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排水設計做對了嗎?5個常見錯誤 | 雨水排水設計懶人包,一次搞懂 | 建築師沒告訴你的排水設計秘訣

最近颱風季又要來了,大家有沒有發現每次大雨過後,有些地方總是積水特別嚴重?這就是跟「雨水排水設計」息息相關的問題啦!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跟日常生活超有關,但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的主題。

說到雨水排水,最基本的就是要計算好排水量。這邊給大家一個簡單的表格,讓你知道不同區域需要的排水標準:

區域類型 設計重現期(年) 設計降雨強度(mm/h)
一般住宅區 2-5 60-80
商業區 5-10 80-100
重要公共設施 10-20 100-120

很多老社區常常淹水,就是因為當初設計的時候沒考慮到現在極端氣候的狀況。像我們台北市有些地方還是沿用日治時期的排水系統,那時候的降雨量跟現在根本不能比啊!所以現在做新的雨水排水設計,工程師都會把氣候變遷的因素加進去,把安全係數抓高一點。

在實際施工的時候,排水管的坡度超級重要。一般來說,最小坡度至少要1%以上,也就是每公尺要下降1公分。如果坡度不夠,水就會流不動,然後就積在那邊給你看了。還有啊,排水口的設計也很講究,位置要放在低窪處,數量要夠多,不然雨水來不及排,就會從人行道或馬路邊緣溢出來。有些新建案為了美觀把排水口做得很隱密,結果一下大雨就GG了,這種案例真的不少。

現在比較新的做法還會加入雨水花園、滯洪池這些生態工法,讓雨水可以慢慢滲透到地底下,而不是全部擠到排水管裡。這樣不僅可以減輕排水系統的負擔,還能補充地下水,一舉兩得。不過這種設計要考慮的細節更多,像是土壤的透水性啊、植物的選擇啊,都要搭配當地的環境來規劃。

雨水排水設計

最近颱風季又來啦!你家陽台積水怎麼辦?5個雨水排水設計小撇步分享給大家。每次下雨就看到陽台變小池塘,真的超煩躁對吧?其實只要做好排水設計,就能輕鬆解決這個困擾。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讓你家的陽台從此跟積水說掰掰~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排水孔位置要選對啦!很多人以為排水孔隨便做就好,其實位置超關鍵。建議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格,根據陽台大小選擇合適的排水孔配置:

陽台面積(坪) 排水孔數量 建議位置
1-2 1個 靠近外牆角落
3-5 2個 對角線配置
5以上 3-4個 均勻分佈+中央低窪處

再來就是地面坡度的設計啦~你知道嗎?陽台地板其實要做成微微傾斜的,專業師傅都說要抓1-2%的坡度,這樣雨水才會乖乖往排水孔流。如果發現家裡陽台是平的,趕快找師傅來重新鋪設,不然怎麼掃水都沒用啦!

說到排水孔,防堵塞也是超重要的。建議可以加裝不鏽鋼濾網,這樣樹葉啊、垃圾啊才不會堵住排水孔。我家之前就是沒裝,結果颱風天整個陽台淹水,超慘的!現在我都定期清潔濾網,再也沒發生過堵塞問題。

還有一個小秘訣就是排水管徑要夠大喔~很多建商為了省錢都用小管徑,結果大雨來根本排不及。建議至少要使用2英吋以上的排水管,如果是大陽台更要用到3英吋才夠力。這個在裝修時就要跟師傅確認好,不然事後要改超麻煩的!

最後提醒大家,防水工程千萬不能省!有些人家裡陽台排水做得很好,但牆壁還是會滲水,就是因為防水沒做好。建議防水層至少要做到30公分高,而且要用彈性水泥這類專業防水材料,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啦~

雨季來臨前必看!居家排水系統檢查重點整理,每年颱風季節來臨前,台灣的住家最怕遇到排水不良導致淹水的狀況。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檢查重點,讓你在雨季來臨前做好準備,避免家裡變成水鄉澤國。

首先要注意的是屋頂排水孔和天溝的狀況,很多老房子的排水孔容易被落葉或雜物堵住。建議每個月至少檢查一次,特別是颱風來臨前更要仔細清理。可以用手電筒照一下排水管內部,看看有沒有異物卡住。天溝部分則要注意是否有裂縫或變形,這些都會影響排水效果。

陽台排水也是重點檢查區域,很多人家裡陽台堆滿雜物,排水孔被遮住都不知道。建議先把陽台整理乾淨,然後倒一桶水測試排水速度。如果水流得很慢,可能是排水管有堵塞,可以用通樂或是請專業師傅來處理。

浴室和廚房排水系統的檢查也不能馬虎,以下是常見問題和處理方式:

檢查項目 常見問題 處理方法
浴室地漏 毛髮堆積堵塞 使用通管條或小蘇打加醋清潔
廚房排水管 油垢堆積 定期用熱水沖洗,避免油污堆積
馬桶排水 沖水不順 檢查水箱零件,必要時更換
洗衣機排水管 管線老化漏水 檢查接頭,必要時更新管線

最後別忘了檢查地下室或一樓的排水泵,特別是住在低窪地區的朋友。測試方法是倒入一些水,觀察水泵是否會自動啟動。如果發現運轉不順或噪音很大,就要趕快找人來維修。雨季前的這些小動作,真的能幫你省下很多後續處理的麻煩。

雨水排水設計

建築師教你:雨水排水設計的3大關鍵考量

最近颱風季又要來了,每次大雨過後總會看到一些建築物出現積水問題,其實這跟排水設計有很大關係。今天就來分享建築師在規劃雨水排水系統時最重視的3個重點,讓大家知道專業的設計是怎麼思考的。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排水坡度的計算,這直接關係到水能不能順利流走。建築師會根據屋頂或地面的材質、面積來設計適當的坡度,太陡會影響使用,太平又容易積水。一般來說,屋頂坡度建議在2%~5%之間,而露台或陽台則需要1%~3%的坡度。

再來是排水口的位置與數量,這可不是隨便開幾個洞就好。專業的設計會考慮到:

考量因素 設計要點
集水面積 每30-50平方公尺設置一個排水口
極端雨量 以每小時100毫米降雨量為設計基準
備援系統 主要排水口堵塞時要有第二排水路徑

最後一個關鍵是管徑大小的選擇,這關係到排水速度。很多老房子淹水就是因為當初用的管徑太小,現在極端氣候雨量變大就應付不來。新建築通常會用較大的管徑,例如直徑100mm以上的排水管,並且會搭配存水彎設計來防止異味回流。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排水系統不是單獨存在的,它還需要和周邊的公共排水系統做好銜接。有些建築物本身排水做得不錯,但因為連接管線的坡度不對或是接到已經滿載的公共管線,反而會造成水排不出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