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簷下的春天|家燕築巢全記錄 | 你家也有嗎?家燕來作客啦 | 都市裡的驚喜!家燕巢就在轉角

最近走在台灣的街道上,抬頭總能看到幾個「家燕巢」黏在騎樓底下,這些用泥土和草莖精心搭建的小碗公,可是家燕們辛苦一整個春天的成果呢!說到家燕,牠們可是台灣最親人的鳥類之一,每年春天從南方飛來,就愛在人類的屋簷下築巢,完全不怕生,根本就是把我們當鄰居了。

家燕築巢可是很有講究的,牠們偏愛挑選這些地方:

築巢位置特點 家燕偏愛原因
騎樓天花板 遮風避雨又安全
商店招牌後方 隱蔽性高不易被發現
傳統三合院門廊 樑柱結構適合固定泥巢
公寓陽台角落 靠近人類有安全感

這些小傢伙築巢時超級認真,會反覆飛到水坑邊叼泥巴,混著自己的口水當黏著劑,一點一點把巢築起來。有時候泥巴還沒乾就被頑皮的小屁孩戳掉,牠們也不氣餒,第二天又繼續來施工,這種毅力真的讓人佩服!

最有趣的是家燕的「房地產糾紛」,常常看到兩三對家燕為了搶同一個好位置吵架,在空中追來追去嘰嘰喳喳的,活像里長伯在調解鄰居糾紛。有些老房子的屋主還會特意在騎樓裝設小木板,就是為了讓家燕有個平坦的基底可以築巢,這種人與自然的默契真的很暖心。

現在正是家燕育雛的季節,走在路上不時會聽到巢裡傳出幼鳥「啾啾啾」的乞食聲。大燕子們可是忙翻了,一天要往返好幾十趟抓蟲子回來餵小孩,有時候飛太快還會不小心把便便甩在路人頭上,雖然有點尷尬,但想到這是牠們養家糊口的辛苦過程,也就笑笑帶過啦!

家燕巢

誰最愛來我家築巢?認識台灣常見的家燕鄰居,這個問題每到春天就會浮現在許多人家腦海裡。台灣的都市和鄉間常常能看到這些小巧的訪客,牠們選擇在人類的屋簷下築巢,和我們當起鄰居。這些家燕可不是隨便找地方住的,牠們會觀察環境是否安全、附近有沒有足夠食物,才會決定在這裡安家落戶。

說到台灣常見的家燕種類,最常看到的就是赤腰燕和洋燕了。赤腰燕的腹部有明顯的橘紅色羽毛,飛行時特別好認;洋燕則是全身烏黑發亮,尾巴開叉像剪刀一樣。這兩種燕子都很親人,喜歡在騎樓或陽台築巢,有時候同一個屋簷下會有好幾對夫妻一起住呢!

種類 特徵 築巢偏好 出現季節
赤腰燕 腹部橘紅色,體型較小 騎樓、傳統市場遮雨棚 3-9月
洋燕 全身黑亮,尾羽分叉明顯 公寓陽台、廟宇簷下 全年可見
家燕 喉部紅褐色,飛行速度快 農舍、倉庫門框上方 春夏季節

這些燕子鄰居可不是白住的,牠們可是天然的蚊蟲剋星。一隻燕子每天能吃掉上百隻蚊子和小蟲,比什麼防蚊液都有效。有些老人家會特別在屋簷下釘木板,就是為了方便燕子來築巢。不過要提醒大家,看到燕巢千萬別手癢去碰,母燕如果發現巢被動過,可能會棄巢不回來了。

觀察這些燕子鄰居的生活也很有趣,牠們的求偶儀式、築巢過程都充滿智慧。公燕會叼來泥巴和草莖,母燕則負責把材料塑造成碗狀的巢。有時候還能看見親鳥輪流餵食雛鳥的溫馨畫面,這些都是都市生活中難得的自然課。

什麼時候會看到家燕?掌握牠們來台過冬的季節,其實只要留意這幾個月份就對啦!家燕是台灣很常見的候鳥,每年都會固定來報到,牠們不像燕子會築巢在屋簷下,而是成群結隊在田野間飛翔,特別喜歡在收割後的稻田覓食,遠遠看過去就像在跳舞一樣,超可愛的~

家燕來台的時間很規律,通常都是跟著季節變化移動。根據鳥會多年的觀察記錄,牠們大多在9月中下旬開始陸續抵達台灣,然後一直待到隔年4月左右才會北返。這段期間只要到中南部空曠的農田或濕地,幾乎都能看到牠們的身影。不過最密集的時段還是落在10月到隔年2月,這時候數量最多也最容易觀察喔!

月份 家燕活動狀況 推薦觀察地點
9-10月 先頭部隊抵達,數量漸增 嘉義朴子溪、宜蘭冬山河
11-1月 數量高峰期,群聚覓食 台南官田、雲林口湖濕地
2-3月 開始準備北返,群體活動減少 屏東龍鑾潭、台中高美濕地

最近這幾天(9月中旬)已經有鳥友在嘉義拍到零星的家燕了,表示今年的先遣部隊已經悄悄抵達啦!如果想看壯觀的鳥群,建議可以等到10月底再去,那時候牠們會聚集成千上萬隻的大群,黃昏時分在稻田上空盤旋的畫面真的超震撼。記得要帶望遠鏡或長鏡頭相機,因為家燕很怕人,不太會靠近人類活動的區域。

觀察家燕其實不用跑太遠,很多鄉下的灌溉渠道或休耕農田都有機會看到。牠們最愛吃的就是飛蟲,所以黃昏前後蟲子多的時候特別活躍。有時候運氣好還會看到牠們表演「蜻蜓點水」的絕技,就是貼著水面飛行喝水,那個姿勢超級優雅的!

家燕巢

為什麼家燕偏愛在騎樓築巢?原來跟人類有關!每次抬頭看到騎樓底下那些精巧的燕窩,總會讓人好奇這些小傢伙為什麼特別鍾情於這個地方。其實這跟台灣人的生活習慣和建築特色密不可分,家燕和人類之間有著意想不到的共生關係呢!

家燕選擇騎樓築巢可不是隨便挑的,牠們可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騎樓的結構提供絕佳的遮風避雨效果,特別是台灣夏季颱風多,這種半開放空間能保護巢穴不被強風吹垮。再來騎樓人來人往的環境反而讓天敵(像是貓咪或蛇類)不敢輕易靠近,對家燕寶寶來說超級安全!

說到人類的影響,這點超有趣!根據鳥類專家的觀察,家燕特別喜歡在傳統市場、小吃攤附近的騎樓築巢,因為這些地方食物來源豐富。你看過家燕在騎樓間穿梭捕食蚊蟲的畫面嗎?牠們根本是把人類活動區域當成「外送熱區」啦!

家燕選擇騎樓築巢的三大原因 詳細說明
建築結構優勢 騎樓挑高設計讓燕窩不易被破壞,水泥材質方便固定泥巢
人類活動保護 人潮嚇跑天敵,燈光還能延長捕食時間
食物來源豐富 市場、餐廳周邊昆蟲多,育雛期不愁吃

另一個冷知識是,家燕其實很挑鄰居的!牠們偏愛在經常開店的騎樓築巢,因為店家每天開門營業等於幫牠們「巡邏」,閒置太久的騎樓反而容易被放棄。有些老一輩的店家還會特別保護燕窩,甚至主動清理下方的鳥糞,這種人燕和諧共處的景象真的很台灣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