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其實之前也聽說過什麼是五行,也或多或少了解過什麼是五行,我們今天就係統的說下五行這個基礎知識點。
五行是古人把宇宙萬物根據其特徵劃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統稱“五行”。五行並非指具體的五種單一的事物,而是對宇宙間萬事萬物的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
如果說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那麼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系統論。
五行學說認為,大自然的現象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氣的變化所總括,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
五行和陰陽一樣,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成分,涉及到中醫學、堪輿、命理、相術和占蔔等方面。
五行的出處
五行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尚書》中的“洪範”篇章,其中不但講解了什麼是五行,並對五行的本義屬性做了簡單的描述。原文描述為:
我們把苦澀的文字給換個形式編排,可以看到《尚書》把五行分為“水、火、木、金、土”,並解釋了它們的簡單屬性和味覺表現,也就是說形似和味似的事物都可以劃分到五行中的某一類中。五行生剋
在說五行的生剋之前,需要對五行的定義在重申一下,我們所說的五行是指事物的屬性,而不是特指某一種事物,比如說金,我們看到金不能僅僅只是再說它是黃金或金屬,還要聯想到和金屬這種屬性相關的所有事物和形態,如兵器啊,性格剛烈這樣特性熱人或行為,當然這些屬於更深一步的關於“象義”的知識點,在後面的課程中會逐一給大家講到,它是我們風水、命理占卜中必學的知識要點。
言歸正傳,我們知道五行其實是將世間的事物按照五種類型進行了分類,每種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幫扶和製約的作用,俗話中說的“一物降一物”其實就是類似的道理。
五行生剋其實包好了兩個概念,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剋,相生就是一種事物對另一種事物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反正是由壓抑克制的作用。
如圖所示(紅色代表相剋、綠色代表相生):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萬事萬物皆存相生相剋之理,之前我們講述了五行的相生關係,在正式講解本文之前簡明扼要一針見血的總結上五行相生的關係。
春天五行木,萬物萌芽時。
夏天五行火,夏季多炎熱。
土屬四季末,位置在中央。
秋天五行金,金秋碩果豐。
冬天五行水,冬藏萬物伏。
四季即相生,木火土金水。
四季分明時,生長老死律。
綠紅黃白黑,定論五行中。
——張軒寧(作)
一首簡單的詩句詮釋其五行相生的規律,春天(木)生夏天(火)、秋天(金)生冬天(水)是少陽、老陽(太陽)相生的過程、還有少陰、太陰(太陰)相生的過程,五行土在此陰陽之間調和,所以最春夏土秋冬這個順序就是五行的相生序列。
那麼五行相剋怎麼說:
木剋土 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春天的木剋季末的土,夏天的火克秋天的金、中央的土克冬天的水、秋天的金克春天的木、冬天的水克夏天的火,如果按照序列木火土金水的相生順序分析,那麼便可以理解為隔位而克。
即:1木、2火、3土、4金、5水
(次順序是根據季節而分,並非五行對於的數字,特別說明)
隔位而克:1克3 2克4 3克5 4克1 5克2 均中間隔一位而克,以此可以輔助記憶五行相剋的原理。
五行相剋分析理論:
木剋土:
木破土而出,春季最旺,萬物復甦之時,一切生命皆產生,花草樹木或發新芽,或破土而出,土破因木旺於春而生長,故此木剋其土。即草木破土而出生,木於春季旺,則力量最強,必可其土。
火克金:
火旺於夏季,夏季炎熱火之最盛,自古造劍、冶煉均不離火,火可煉化金屬,而成火湯,金屬物質失去原有形態或鑄就其他形態皆需火之煉化,然其火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