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 內容 |
---|---|
起源 | 不明,可能來自於數位計數習慣 |
發明 | 商朝或更早,可能是殷人 |
功用 | 紀日,與曆法制定聯繫 |
十干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十二支 |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陰陽分類 | 幹: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 支: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巳、未、酉、亥為陰 |
五行 | 木: 甲、乙 火: 丙、丁 土: 戊、己 金: 庚、辛 水: 壬、癸 |
紀年 | 幹在先,支在後:如甲子、乙丑、丙寅 |
紀年演算 | 方法一: 數字對應天干:1-4、5、6、7、8、9、10、11、12、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數字對應地支:1-4、5、6、7、8、9、10、11、12、0——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方法二: 數字對應天干:1、2、3、4、5、6、7、8、9、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數字對應地支:1、2、3、4、5、6、7、8、9、10、11、0——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公元年份-3,除以10得餘數為天干 公元年份-3,除以12得餘數為地支 方法三: 用已知年分推算:例如已知2006年為丙戌年 2006-1955=51,51除以10餘1,得天干為乙 51除以12餘3,得地支為未,則1955年為乙未年 方法四: 查閲六十甲子表 |
五行 天干
五行天干是中國古代用於記時、計數和五行屬性的符號系統。其中,天干共有十個,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與五行相配,形成五行的有序循環。
天干五行屬性


天干 | 五行 |
---|---|
甲、乙 | 木 |
丙、丁 | 火 |
戊、己 | 土 |
庚、辛 | 金 |
壬、癸 | 水 |
五行相配
天干與五行相配,形成五行的有序循環,如下表所示:
天干 | 五行 | 相合 | 相剋 |
---|---|---|---|
甲 | 木 | 己 | 辛 |
乙 | 木 | 庚 | 壬 |
丙 | 火 | 辛 | 癸 |
丁 | 火 | 壬 | 甲 |
戊 | 土 | 癸 | 丙 |
己 | 土 | 甲 | 丁 |
庚 | 金 | 乙 | 戊 |
辛 | 金 | 丙 | 己 |
壬 | 水 | 丁 | 庚 |
癸 | 水 | 戊 | 辛 |
天干的用途
天干的用途非常廣泛,以下是其中一些:
- 記時:天干用於紀年、紀月和紀日。例如,公元2023年可以表示為壬寅年,其中壬是天干,寅是地支。
- 計數:天干可以用於計數,例如「十天干」就是從甲到癸的數字。
- 五行屬性:天干代表五行的屬性,可以用於推算五行生剋和相配關係。
- 姓名學:天干地支常被用於姓名學,以推算一個人的命運和運勢。
天干地支紀年法
天干地支紀年法是一種循環記年法,由天干和地支組成。天干共有十個,地支共有十二個。每一個天干和地支的組合形成一個「干支」,共計六十個干支。因此,天干地支紀年法是一個六十年的循環。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