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影展(Festival des 3 Continents)簡稱「南特影展」,每年於法國南特舉行,專注推廣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電影。
近年重點「台北故事」


為慶祝影展成立40週年,今年影展特以「台北故事」為主題,回顧台灣電影在影展中的重要地位。從侯孝賢到蔡明亮,共12部台灣優秀電影將透過影片DVD合輯發行,激起對台北與台灣的新一輪討論。
歷屆活動
影展除金熱氣球獎外,還設有「南方計畫」扶持經濟弱勢國家的年輕電影人。此外,影展經常舉辦專題,如1993年的台灣電影專題和2008年的楊德昌回顧展。
2023年第45屆影展
從11月24日至12月3日舉行的第45屆影展,將放映來自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90部影片,其中許多是首次亮相。評選項目包括國際競賽單元和特別展映單元,其中中國影片《白塔之光》和《長談》入圍國際競賽單元。
歷屆致敬
影展曾向塞內加爾電影製作人薩菲-法耶、香港導演許鞍華和越南電影致敬。其中,許鞍華以其26部電影、2部紀錄片和多部短片而聞名,獲得過多項香港電影獎項,並於2020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評審標準
國際競賽單元的評審標準包括故事片品質、原創性、導演手法和社會意義。獲獎影片將獲得金熱氣球獎,肯定對世界電影的貢獻。
欄位 | 內容 |
---|---|
影展名稱 | 南特影展 |
舉辦地點 | 法國南特 |
舉辦時間 | 每年11月 |
特色 | 專注推廣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電影 |
金熱氣球獎 | 最高榮譽 |
南方計畫 | 扶持經濟弱勢國家的年輕電影人 |
台北故事 | 2023年40週年慶活動主題 |
許鞍華 | 香港導演,獲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 |
薩菲-法耶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第一位拍攝故事片的女性導演 |
評審標準 | 故事片品質、原創性、導演手法和社會意義 |
南特影展:探索法國電影製作的心臟
南特影展是法國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每年於法國西部城市南特舉行,展現當代電影的傑作。影展提供了一個平台讓電影製作人、演員和業界人士齊聚一堂,分享新製作並探索電影藝術的未來。
歷史與概要
南特影展於 1964 年由 Jacques Demy 和 Pascal Thomas 創立,最初是一項小型活動,名為「南特國際短片影展」。隨著時間推移,影展逐漸發展壯大,並更名為「南特影展」。自 1999 年以來,影展一直由南特市營運,成為法國和國際電影界備受期待的每年盛事。
競賽和單元
南特影展包含競爭激烈的國際競賽單元,頒發「金象獎」給最佳長片、最佳導演等類別。影展還舉辦了國家競賽單元,專門針對法國製作電影,以及多個焦點單元,包括:
單元 | 簡介 |
---|---|
美洲原住民電影 | 展示美洲原住民社區的電影和文化 |
法國之夜 | 介紹法國當代電影的各種形式 |
青年觀點 | 放映年輕電影製作人的作品 |
炸藥計畫 | 推廣實驗性和前衞電影 |
焦點國家 | 每年聚焦特定國家或地區的電影製作 |
教育與工業活動
除了競賽放映外,南特影展還舉辦研討會、大師班、放映和會議,為學生、專業人士和公眾提供電影製作的教育和靈感。影展的「產業村」提供了業內交易、工作坊和投資機會。
影響和遺產
南特影展對於法國電影業具有深遠的影響。它發現了許多傑出的電影製作人,包括 Léos Carax、Claire Denis 和 Catherine Breillat。影展還促進了法國和國際電影製作人的交流,並成為新人才和創新電影概念的孵化器。
歷屆金象獎得主
歷屆南特影展金象獎得主包括:
年份 | 得獎作品 | 導演 |
---|---|---|
2023 | 《山火》 | Olivia Brundage |
2022 | 《月亮與你》 | Emanuele Crialese |
2021 | 《壞蛋》 | Joe Begos |
2020 | 《首頁》 | Ursula Meier |
總結
南特影展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電影活動,匯集了電影製作人、觀眾和業界人士,探索電影藝術的可能性。通過其競賽、單元、教育計畫和產業活動,影展扮演著推廣法國和國際電影製作的重要角色,並為電影的未來提供了平台。
延伸閲讀…
南特三大洲電影節
南特國際影展歡慶40週年,用12部「台北故事」回顧台灣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