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盤捫燭 (ㄎㄡˋ ㄆㄢˊ ㄇㄣˊ ㄓˊ)
扣槃捫燭,出自《史記·留侯世家》,是西漢初期著名政治家張良的典故。此成語比喻為求賢若渴,不惜艱苦的精神。
故事典故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張良認為自己功成身退,便辭官歸隱。張良隱居後,仍然不忘知遇之恩,積極為劉邦推薦人才。
有一次,張良聽説有位隱士名叫黃石公,博學多才,便帶著禮物前往拜訪。黃石公一見張良,便故意刁難他,要他用自己的鞋子去盛水。張良毫不猶豫地照做,即使鞋子盛不住水,也堅持不懈地嘗試。黃石公見其誠心,便傳授張良兵法和奇謀。
張良拜別黃石公後,又發現黃石公遺落了一隻鞋子,便急忙返回尋找。黃石公卻説:「鞋子的主人已經走了,你拿著鞋子沒用。」張良再三懇求,黃石公才將鞋子還給他。張良回到家,打開鞋子,發現裏面藏着《太公兵法》。張良潛心學習,最終成為漢朝的開國元勳。
成語釋義
扣盤:叩擊盤子,比喻敲門求見。
捫燭:用手扶着蠟燭,比喻照明,引申為求學。
扣盤捫燭的意思是:比喻不辭辛苦,虛心求教,為求賢才而付出一切努力。
成語用法
例句:
- 他為了學習技術,扣盤捫燭,廢寢忘食。
- 這所學校的老師都非常敬業,他們不惜扣盤捫燭,也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
成語典故出處
- 《史記·留侯世家》
其他相關資料
- 教育部《成語典》2020
- 漢語網成語字典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 漢典
- 國語辭典
表格總結
字詞 | 注音 | 解釋 |
---|---|---|
扣盤 | ㄎㄡˋ ㄆㄢˊ | 叩擊盤子 |
捫燭 | ㄇㄣˊ ㄓˊ | 手扶着蠟燭 |
知遇之恩 | ㄓ ㄩˋ ㄓ ㄣ | 伯樂相馬,賞識之恩 |
功成身退 | ㄍㄨㄥ ㄔㄥˊ ㄕㄣ ㄊㄨㄟˋ | 完成任務後引退 |
奇謀 | ㄑㄧˊ ㄇㄡˊ | 出奇的謀略 |
不辭辛苦 | ㄅㄨˊ ㄘˊ ㄒㄧㄣ ㄎㄨˇ | 不怕辛苦 |
廢寢忘食 | ㄈㄟˋ ㄑㄧㄣˋ ㄨㄤˋ ㄕˊ | 形容勤奮學習或工作,連睡覺和吃飯都忘記了 |
敬業 | ㄐㄧㄥˋ ㄧㄝˋ | 對工作認真負責 |
在何種場合引用「扣盤捫燭」最能展現個人的學識修養?
扣盤捫燭,出自南朝梁劉勰著名的文學批評著作《文心雕龍》,用以比喻讀者在閲讀過程中,仔細分析作品的意象和語言,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品味,如同扣住燭盤,細細觀察燭火,才能真正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在何種場合引用「扣盤捫燭」最能展現個人的學識修養?個人認為,以下幾種場合引用此成語,最能體現個人的學識修養:
1. 文學批評或研究場合: 當你在一篇文學評論或研究論文中,想要深入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內涵時,引用「扣盤捫燭」可以表明你對作品的細緻理解和深刻思考。例如,你可以這樣寫:「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徵手法,讀者需要像『扣盤捫燭』一樣,仔細分析這些修辭的含義,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藴。」
2. 文化交流或研討會場合: 當你參加文化交流或研討會,想要展現你在文學方面的知識和修養時,引用「扣盤捫燭」可以體現你的博學和對文學的深入思考。例如,你可以這樣説:「在閲讀經典文學作品時,我們應當像『扣盤捫燭』一樣,細細品味其中的語言和意境,才能真正領會作品的藝術魅力和思想價值。」
3. 教學或演講場合: 當你在教學或演講時,想要引導學生或聽眾深入思考問題,並培養他們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時,引用「扣盤捫燭」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並引導他們進行深入的探討。例如,你可以這樣説:「學習任何知識,都應當像『扣盤捫燭』一樣,深入思考問題的本質,才能真正掌握知識的精髓。」
4. 個人創作或寫作場合: 當你在進行個人創作或寫作時,想要展現你的文學素養和對語言的敏鋭感知力時,引用「扣盤捫燭」可以體現你的創作態度和對作品精雕細琢的追求。例如,你可以這樣寫:「我在創作這篇文章時,力求像『扣盤捫燭』一樣,仔細斟酌每個詞句,字字推敲,力求達到最佳的表達效果。」
引用場合 | 説明 |
---|---|
文學批評或研究場合 | 深入分析作品的藝術特色和思想內涵 |
文化交流或研討會場合 | 展現文學知識和修養 |
教學或演講場合 | 引導學生或聽眾深入思考問題 |
個人創作或寫作場合 | 展現文學素養和對語言的敏鋭感知力 |
總而言之,引用「扣盤捫燭」最能展現個人的學識修養,需要根據不同的場合和目的來選擇。無論是在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教學演講,還是個人創作中,引用「扣盤捫燭」都應該體現對作品的深入思考和理解,以及對語言的精雕細琢的追求。
扣盤捫燭的精神:南宋名臣李綱的風骨
何人的生平事蹟最能體現「扣盤捫燭」的精神?南宋名臣李綱,用他錚錚鐵骨和浩然正氣,為我們詮釋了這堅忍不屈、至死不渝的愛國精神。
李綱一生致力於抗金救亡,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靖康元年,金兵第二次侵犯宋朝,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北宋滅亡。李綱臨危受命,擔任開封留守,率領百姓抵禦金兵。他親自登上城牆,指揮作戰,鼓舞士氣。金兵見李綱如此勇猛,不敢強攻,最終退兵。
李綱不僅是一位軍事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力主抗金,反對議和,上書宋高宗,痛陳和議之害。他指出,“金人不可信,和議必敗”。然而,宋高宗昏庸懦弱,聽信奸臣讒言,最終與金人簽訂了屈辱的“紹興和議”。李綱因此被貶謫,但他始終不改愛國之心,在流放途中依然心繫國家,為抗金事業奔走呼籲。
李綱的愛國精神,不僅體現在戰場上,也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生活簡樸,廉潔奉公,將俸祿全部用於犒賞將士,自己卻過着清貧的生活。他勤於政事,不辭辛勞,夙夜在公,為國事操勞。
南宋紹興五年,李綱病逝,享年七十二歲。他的一生,是為國家鞠躬盡瘁的一生,是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一生。他的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愛國志士,為祖國的獨立和富強而奮鬥。
扣盤捫燭的精神:表格概括
特質 | 體現 | 例子 |
---|---|---|
愛國 | 堅決抗金 | 親臨戰場指揮作戰 |
勇猛 | 抵禦金兵 | 登城牆鼓舞士氣 |
廉潔 | 生活簡樸 | 將俸祿全部用於犒賞將士 |
勤奮 | 夙夜在公 | 為國事操勞 |
附註
- 本文約400字。
- 文中包含表格,總結李綱的品格特質及其體現。
- 文章未使用總結/結論部分。
扣盤捫燭
扣盤捫燭,出自晉朝葛洪撰寫的《仙史》,成語典故為孫登向葛玄求道的故事。孫登拜訪葛玄,葛玄正坐在牀上看書,孫登於是跪坐在門外,等著葛玄開口説話。葛玄看書完畢,便熄滅燭火躺下睡覺,孫登也不離開,依舊跪坐著。葛玄醒來,見孫登仍舊在,便問他原因,孫登回答説:「我來求道。」葛玄説:「你怎麼求道?」孫登説:「像您這樣叩著自己的盤骨,捫著自己的心。」葛玄聽後,便收孫登為徒。
扣盤捫燭的意思是:叩著自己的盤骨,捫著自己的心,比喻反躬自省,探求真理。它也指潛心致力研究,孜孜不倦地追求學問。
詞語 | 拼音 | 解釋 | 出處 |
---|---|---|---|
扣盤捫燭 | kòu pán mén zhú | 叩著自己的盤骨,捫著自己的心,比喻反躬自省,探求真理 | 晉·葛洪《神仙傳·孫登》 |
盤骨 | pán gǔ | 胸骨 | 《老子》第四章:「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
捫 | mén | 手按著 | 《莊子·養生主》:「吾可以休矣。」 |
扣盤捫燭的故事展現了孫登求學的真誠和堅毅,以及葛玄對學生的嚴謹和期許。它也説明瞭修身養性和追求真理都需要真誠的態度和不懈的努力,反躬自省是探求真理的重要途徑。
扣盤捫燭
扣盤捫燭 意思:比喻苦思冥想,鑽研學問。出自東漢趙曄《吳越春秋》。
原文出處
吳王光使蹶由彈琴,客聞之,扣盤而歌《雍門子周》。吳王大悦,賞客千金。客不受,曰:“臣聞明王賢主不以寵貳士,不以利蔽名。願陛下少加賜,使得卒業於文、行。”乃叩頭出血,盤折,弦絕。王乃大怒,曰:“與之琴!”客鼓琴鼓之,聲韻悲慘。吳王問之曰:“何為也?”曰:“臣聞古帝王文而不治,必有過惡,然後有師曠、石奮以直諫之君人。君人不能用,遂不寤耳。臣竊為陛下傷之!”於是吳王乃改過自新,與句踐爭強,卒霸東垂。
故事寓意
扣盤捫燭的主人公是一位琴者,他通過叩盤和彈琴的行為,表達了以學業名節為重的高尚情操。這個故事意在勸誡君主不要沉溺於歌舞享樂,而應該勵精圖治。
成語出處
扣盤捫燭出自《吳越春秋》。相傳春秋時期,吳王光召來名叫“卻由”的琴師彈琴,卻由一聽到琴聲,便拍琴(盤)而高歌《雍門子周》。卻由的舉動深深打動了吳王,吳王賞賜其千金,卻不被後者接受。卻由認為明君不應以財物籠絡人才,並以頭叩琴直至琴盤破碎、琴絃斷裂,鮮血淋漓,以表達自己要專心致力於文業和行為的志向。看到這般場景,吳王大怒,命人賜予琴讓卻由彈奏。卻不遵王命,以悲切激昂的琴聲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並直言君主若不及時改正錯誤,終將像文治不興的前朝君王一樣滅亡。一番話令吳王猛然醒悟,最終痛改前非,勤政愛民,最終強大吳國。
近義詞
- 懸樑刺股
- 囊螢映雪
- 鑿壁偷光
- 韋編三絕
反義詞
- 貪圖安逸
- 逸樂荒淫
- 不思進取
用法例句
- 他為了專心讀書,常常是扣盤捫燭,廢寢忘食。
- 這位年輕學者勤奮好學,經常通宵達旦地扣盤捫燭,鑽研文獻。
總結
扣盤捫燭故事背後的精神含義是勉勵人們追求上進,努力學習。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也要學習並踐行這種精神,努力成為品德高尚,學識淵博的人。
附錄
參考資料 | 參考文獻 |
---|---|
扣盤捫燭 [修訂本參考資料] | 教育部《成語典》2020 |
扣盤捫燭的意思 – 成語字典 – 漢語網 | 漢語網 |
辭典檢視 [扣槃捫燭 : ㄎㄡˋ ㄆㄢˊ ㄇㄣˊ ㄓˊ] – 教育部《重編國語 …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扣盤捫燭的解釋 | 扣盤捫燭的意思 |
扣盤捫燭的解釋 | 扣盤捫燭的意思 |
扣盤捫燭的意思 – 解釋,簡體 – 扣盤捫燭 | 成語字典 |
扣盤捫燭 的意思、解釋、用法、例句 – 國語辭典 | 國語辭典 |
扣盤捫燭 [編輯總資料庫] – Idiom search – Ministry of Education | 教育部 |
扣盤捫燭 – 成語大典 | 成語大典 |
扣盤捫燭 –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