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身邊有朋友過生日時,許多人都會問一句:“這是陽曆生日還是陰曆的?”除了這兩種對日期的説法,我們還常聽到一種叫做“農曆”的日期,那麼這三種説法到底有什麼區別?辛亥革命之後,中國開始採用西方的公曆,俗稱“新曆”,與中國舊有的曆法相對。1949年後則正式採用公元紀年。而陰曆也叫太陰曆,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陰曆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週期。所謂“月有陰晴圓缺”,説的就是這個意思。那麼,舊有的曆法是陰曆還是陽曆呢?其實都不算。中國自古的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一般稱為“農曆”。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陰曆的時間
農曆、陰曆與陽曆的區別
中國的曆法歷史悠久,自辛亥革命以來,中國開始採用西方公曆,即所謂的“新曆”。1949年以後,中國正式採用公元紀年。然而,關於日期的説法有陽曆、陰曆和農曆之分,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首先,讓我們來瞭解一下陰曆。
-
陰曆與陽曆
陰曆又稱太陰曆,是根據月亮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陰曆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從初一(朔日)到十五(望日)。月亮的陰晴圓缺,正是朔望月變化的體現。舊有的曆法並非單純的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陽合曆,通常稱為“農曆”。農曆中有一種叫做“置閏法”的發明,通過在19年中設置7個閏月,來調整陽曆與陰曆日期之間的差異。
-
農曆的置閏法
閏年是383或384天,例如2016年和2020年。農曆根據太陽的位置,將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用於農業生產的安排。二十四節氣是農曆的一部分,而非陰曆。萬年曆是一種記錄陽曆和陰曆日期以及相關信息的工具,如黃曆、宜忌和五行,為人們提供日期查詢和出行的指導。
-
公曆的概述
公曆是當前國際通用的曆法,也稱為格里曆,是陽曆的一種。公曆的制定得益於教宗格勒哥里十三世的推動,對儒略曆進行了修訂和替代。公曆每年分為12個月,每月的天數不等。公曆的閏年規定是:每4年為一個閏年,但能夠被100整除的世紀年(如1700年、1800年、1900年)不是閏年,除非它能夠被400整除(如2000年),則仍為閏年。
格里曆的引入和變革
格里曆的設立,是為了修正儒略曆中平均曆年與回歸年之間的差異。通過對閏年的不同劃分,格里曆使平均曆年長度更接近回歸年的實際長度。
中國的傳統曆法農曆包含了陰陽合曆的智慧,而公曆則是當前國際社會廣泛使用的標準曆法。這些曆法的差異和歷史變遷,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節律的觀察和計量方式的進步。
新曆
新曆,也稱為公曆、陽曆或西曆,是目前世界上主要採用的曆法。它建立在陽曆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的規則和計算,確定了每一年、每一個月和每一天的長度。
新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年,當時由朱利斯·凱撒制定的儒略曆成為羅馬帝國的官方曆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儒略曆發現存在年份過長的問題,導致節氣和季節的錯誤對齊。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於1582年引入了一個修正版的曆法,稱為格里高利曆。
新曆使用了太陽年的概念,將一年分為365天5小時49分46秒,這樣的長度稱為瞬年。然而,為了與地球的公轉週期更精確地對齊,新曆還引入了閏年的概念。
根據新曆的規定,閏年出現在每個4年,但是由於365天5小時49分46秒不是一個精確的整數天數,所以千年年份(例如1700、1800和1900年)除外。這樣的調整使得新曆的平均年長度接近瞬年。
新曆的使用廣泛,幾乎成為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曆法。它為人們提供了方便的時間統計和計算,使大家能夠準確地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新曆還被廣泛用於商業、政府、學術和科學領域。
總之,新曆是一個基於太陽年的曆法,通過規則和計算確定了每一年、每一個月和每一天的長度。它的引入解決了儒略曆存在的節氣和季節問題,成為了世界上主要使用的曆法。
新曆
新曆是指現行使用的公曆,也稱為陽曆或西曆,它起源於羅馬帝國時期,並經過多次改革和修正,最終成為了世界上主流的曆法。新曆基於太陽年的概念,通過閏年的安排和調整,使每年的長度接近瞬年。
新曆的使用非常廣泛,幾乎成為了世界各國官方的曆法。它不僅為人們提供了準確的時間統計和計算,還影響著各個領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無論是商業、政府、學術還是科學,新曆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總之,新曆是一個基於太陽年的曆法,通過閏年的安排和調整確保了每年的長度接近瞬年。它是世界上主要使用的曆法之一,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著重大的影響。
延伸閲讀…
公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曆與農曆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