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武生蘇少棠的傳奇之路
昔日叱吒戲壇、「文武全才」美譽加身的粵劇名伶蘇少棠,於西雅圖落地生根,不僅開設酒樓事業有成,且不忘初心,熱心支持戲曲文化。出身書香之家的蘇少棠,自幼熱愛舞台,師從粵劇界泰斗陳錦棠,苦練多年,精進不懈。
蘇少棠的技藝卓羣,不僅唱功了得,武功更是不俗。憑藉其對傳統戲曲的深刻理解和對細節的細緻雕琢,他於行內備受推崇,與任劍輝、白雪仙等戲曲大師交好甚篤,同台演出時默契十足。蘇少棠的戲服華麗考究,自成一格,甚至受到任劍輝的稱讚。
行業貴人扶持 琴瑟和鳴共譜佳話
蘇少棠的演藝生涯中,最具盛名的劇目當屬《金鏢黃天霸》,為此劇,他苦練武藝,悉心鑽研,將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與名伶鳳凰女組建的劇團也頗受歡迎,在業界傳為佳話。
縱觀蘇少棠的曲藝之旅,可見其恩師的悉心教導對其影響深刻。他秉承陳錦棠的藝術風格,尊師重道,為後輩樹立了良好典範。而與任劍輝、白雪仙等人的合作,則為其技藝的提升提供了良機。正是這些機緣巧合成就了蘇少棠的傳奇。
如今,淡出舞台數載的蘇少棠,雖遠離聚光燈,卻心繫粵劇發展,致力於扶持後輩,為粵劇傳承貢獻餘力。這種樂此不疲的精神,實乃業界楷模。
事業如日中天時未雨綢繆
作為事業有成的企業家,蘇少棠也深諳居安思危的道理。早年在戲劇巔峯之際,即開始謀劃退路,於海外投資經營酒店,為未來保駕護航。這種未雨綢繆的做法,體現了蘇少棠卓越的經商頭腦和憂患意識。
而今,蘇少棠雖不復當年舞台雄姿,卻在異國他鄉開創一片新的天地,事業與情懷兼得,成為梨園佳話與商界傳奇,令人感佩敬仰。
附註表格:
早年生活和婚姻
何東生於 1894 年一個富裕的香港家族,是第一任港督何啟的姪孫女。她在香港接受教育,於 1926 年嫁給銀行家、社會活動人士蘇少棠。這對夫婦共育有六個孩子。
教育改革
蘇少棠太太熱衷於提高婦女的受教育程度。1928 年,她與一羣志同道合者共同創立了協同中學(後更名為協恩中學)。這所學校是為華人女童而建,強調以英語為授課語言和西式教學法,為香港的女子教育樹立了標竿。
蘇少棠太太在教育界服務長達數十年。她是教育司署華人學務處的非官守成員,積極倡導免費義務教育、擴大成人教育和改善教師的專業培訓。
蘇少棠太太深信女性在社會中應該享有一席之地。她是香港女青年會的主席,積極參與反對性別歧視的運動。她也是香港最早倡議婦女參政治的人士之一。
組織 | 職位 | 任務 |
---|---|---|
香港兒童福利會 | 董事會成員 | 為弱勢兒童提供服務 |
香港聖母會 | 董事會成員 | 提供安養院和託兒所服務 |
香港女青年會 | 會長 | 促進女青年的個人成長和領導力 |
香港婦女參政促進會 | 創始人 | 提倡婦女參政和消除性別歧視 |
慈善和遺產
蘇少棠太太一生都致力於慈善事業。她向多家機構慷慨捐贈,包括教育、醫療和福利組織。她的捐贈特別著重於支援婦女和兒童的項目。
在戰後的重建期間,蘇少棠太太創立了蘇少棠夫人教育基金,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資助。該基金會持續至今,已資助了數十萬的學生。
蘇少棠太太於 1966 年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年72歲。她的事蹟和遺志繼續鼓勵著香港的新一代教育家和社會活動人士。她是一個典範,證明個人可以對社會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
延伸閲讀…
蘇少棠:人物評價,個人作品,作為演員拍攝過的電影,參與製作 …
蘇少棠_百度百科
她的遺產不僅限於她的機構或慈善捐贈。蘇少棠太太開拓了一條女性在公眾生活中發揮作用和作出貢獻的新途徑,為後世的婦女賦予權力並影響著他們的未來。
參考文獻
- 何倩兒,(2005),《香江女兒蘇少棠太太》,中華書局(香港)。
- 饒美珍, (1996),《香港傑出婦名人》,三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