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語意】業有身語意 |佛陀的身語意功德 |佛法中的身語意是什麼意思身指什麼語指什雲意指什麼 |

【身語意】業有身語意 |佛陀的身語意功德 |佛法中的身語意是什麼意思身指什麼語指什雲意指什麼 |

佛陀無量劫以來,造種種業,達到程度。

這一種善法,善法是通於世、出世間,有漏、無漏,現在他是無漏,所以説「妙善」……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成滿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這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

他分三部分─身、語、意,總括起來這個。

實際上,他這樣地分有他意義,意義!
我們釋迦世尊身我們身有一個,這是所以我們什麼要皈依他。

否則我們每個人説:「我,我,我什麼要皈依他?」欸!我這個身體是有漏,是痛苦本,那麼佛陀不是。

他什麼他不是,我是呢?我是無始以來造了種種染污業,佛陀恰恰相反,無量劫以來,造種種業,達到程度。

這一種善法,善法是通於世、出世間,有漏、無漏,現在他是無漏,所以説「妙善」。

十者普迴。

身語意 Play

我們歸敬可以得到了相應處,後我們可以達到佛這個程度,這我們後目標。

一開始時候,開頭第一步提出來:我什麼要學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是讓我們有這個認識,瞭解了照著去做,使得我們能夠充滿種種痛苦染污身,後得到這樣佛陀這個身體,所以他意思這樣。

那麼地,我們開起口來,是啊,大家不是戲論嘛諍論,這樣。

高興時候戲論,時候啊諍論,沒有多意思!佛陀呢?欸!他能夠成就─滿足地成就一切眾生。

這「」哪,這個説是包含了一切眾生。

眾生什麼?「希願」,希願!他們這個願望,啊、,他們願望處,這個佛陀話。

  今天承蒙道隆法師邀約老朽到此禮敬三寶,若説講演佛法,實當,因為老朽是三寶弟子,雖然莊嚴寺擔任過幾天菩提班教師,過是濫竿充數而己!承道隆法師不棄,沒有忘掉老朽,要我來各位護法居士講幾句初級佛法結法線,要請法師和各位居士多多指正!
  我們修學佛法,應何處著手呢?且看我人日常生活上,離不開身體、語言、意識活動,佛法上叫做身語意業,所謂業者,造作、行為、活動:我們若能每天自我反省—·下:我今天意所思、身所作、口講是不是有損害到一切眾生?進一步問自己:我今天身語意業有沒有利益到一切眾生?如果每天能這樣自我反省:有損害眾生者改:無利益眾生者勉之!
  佛教中有一位菩薩叫做普賢大士,佛菩薩尊號以德顯名: “普”字是捨義,換言之一個眾生捨棄: “賢”字是使一切眾生鹹獲利益:菩薩是梵音菩提薩埵稱,意即大道心眾生。

這位菩薩發了—十個無比願,在座各位居士讀誦過“普賢行願品”中十大行願。

所謂:一者禮敬諸佛。
身語意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迴。

  以上十個大願,如全部解釋三天。

今擇其中有關身語意三個願來説菩薩身語意活動,來做我人榜樣效學。

  人異於禽獸者,人懂得禮儀而畜生不知,人人之間所以能維繫融和感情者,靠這“禮”字:我們聽京戲時能聽到一句話説: ‘一個禮多人啊!’所以人見面時,鞠躬、握手、舉手、注目、點頭…禮,我們佛教徒見了面以合掌禮,南洋一帶南傳佛教國家如泰國、緬甸和斯裏蘭伽,人民多信佛教,所以全民見面是合掌禮。

釋尊時代印度,合掌,有右膝著地、跪、頭面接足、乃至圍繞三匝,是一種禮。

禮而加敬是表示衷心,不是馬馬虎虎、隨隨行禮。

如果我們禮佛時面著佛菩薩像,拜著一邊東張西望或者人講話,這叫做我禮,千萬不可如此!佛不可,人不行,如您人握手同時,千萬不可顧左右而言他,這是禮貌。

普賢菩薩身業是“禮敬諸佛”諸佛,他禮敬物件。

他説: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四維上下、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佛剎裏像塵沙一多諸佛。

’換句話説,所有任何空間、時間裏一切諸佛,是普賢大士要禮敬對象。
身語意

但菩薩如何去禮敬諸佛呢?他像我們那樣佛像磕三個頭、買一串香蕉拜拜就算了。

菩薩是“三業”來禮敬。

淨化身口意活動,作為禮敬事相。

事相即是事實表現。

  三業要身體、語言、意識這三方面做起:身體動作要遠離殺生、偷盜、三種規矩非禮行為;言語要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綺語四種説話造成過失:意識即我人思想,要迷離貪欲、瞠恚、愚痴三種含有毒素念頭。

然後修禮敬諸佛。

什麼要這樣兜圈子呢?這是了要無染佛境界相應,所以離此十惡,去修禮敬。

人埋怨佛,説什麼我天天供佛拜佛怎麼遺是發財多病,想不通?問題出在這裏,若自己修三業,佛相應故。

無記者,我們八識田中沒有記錄。

身語意 Play

延伸閱讀…

成佛之道-業有身語意

佛法中的身語意是什麼意思身指什麼語指什雲意指什麼?

’請問虛空有盡嗎?虛空無盡,菩薩這禮敬願,無窮盡。

眾生眾生,眾綠和合、眾多生死生命,名眾生,大地螞蟻來説請問有多少?您們各位知道嗎?何況胎卵濕化各類眾牛多,眾生界有盡之時?因此、菩薩願無窮盡。

  各位請看這位菩薩所發願相人,史無前例,所以佛門譽卜願王:普賢菩薩當之無愧。

  這是普賢菩薩所發第二大願, “如來”是佛十個德號之一,佛陀乘真如之道,來此娑婆遊化眾生,所以稱為如來。

稱讚物件如前是——切處:盡法界、虛空界(空間)和一切時:過去、現在、未來(時間)一切諸佛。

  稱讚事是,他發出無盡音聲海、——音聲中發出一切言辭海,去讚揚一切諸佛功德海,其中音聲海、言辭海、以及功德海海字,是形容其深,喻其如大海不可量、無邊際,因為諸佛功德是無量無邊。

所以要稱讚如來功德者,此可以啟發眾生歸趣。

  稱讚願如前,要等到虛空有盡時、眾生有盡時候。
身語意

換言之,是沒有。

  “懺悔”兩字,是梵音和漢字合併起來一個名詞。

懺是梵音懺摩稱;懺前罪愆:知者如今生所作,不知者如前生所作者,兩者要懺。

悔字是改往修來意,語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懺悔是要心意,但菩薩懺悔工具是什麼呢?解鈐系鈴人啊。

身口意造罪業,身口意去懺。

若身口意業,換為身口意業,行動來懺悔過去作諸惡業,這是懺悔方法! “業”本身是沒有,它過是“行為”代名詞:如損害眾生行為這叫惡業;反之,如利益眾生行為便是善業。

若一切眾生沒沒,這種非善非惡行為,佛教稱“無記”。

無記者,我們八識田中沒有記錄。

延伸閱讀…

佛陀的身語意功德

佛法中的身語意是什麼意思身指什麼語指什雲意指什麼?

換句話説,如善惡業眾生有損益者,像我們,會八識田中播錄下善種子。

這些種子記錄,遇緣會起現行,發芽成長、開花結果,種善得善果,種惡因結惡。

我人能小心自己……業果嗎?如果你是搬新家或是準備閉關地方,要儘量身語意三依擺設得莊,並順序擺設,上師、本尊、佛陀、勇父、空行……依序擺好。

如果因為空間限制無法完全順序,可以做一些調整。

不過,調整是有原則要遵守,例如怎麼調,還是可以護法放在上師佛陀上面。

自家佛堂裡,要上師放在佛陀位置,但這種作法並適用於公眾場合。

談論某種作法時,總體個人作法區分。

你自己上師之間師生關係是你個人事,因此你自己住處,上師會放在佛陀位置;但公眾場合裡,於並沒有某位上師是所有人上師,而佛陀是所有佛教徒導師,因此佛陀會放在位置上。

雖然目前人心中,嘉瓦仁波切、班禪喇嘛、大寶法王是大家公認上師,但佛經中「上師」是一個統稱名詞,至於這個名詞指人是誰,個人某位師長有沒有建立法緣關係去判斷,不能而論。

所以,寺院大殿裡,應該佛陀像放在位置;自己個人佛堂裡,應該自己上師放在位置。

佛陀、,但個人而言,沒有機會面前受教我們,唯有靠著各自上師才能領受到佛的佛行事業,上師於是佛代表。

因此個人佛堂裡,應該上師放在位置。

上師之下,擺放是本尊、佛陀、菩薩、勇士、空行、護法……。

以上説初設佛堂時擺放佛像順序;但我們會每天擺放身語意三依,只要瞻仰一眼陳設三依,就算是完成第一項加行了。

要這樣做原因是,即使只是看一眼佛像,能累積到利益。

信心瞻仰可以得到利益,就算嗔心怒視佛像一眼可以累積福德,這個道理不但有佛經,而且可以理由證明。

所以,若能住處擺放身語意三依或有佛像,這是事,這個使得你地能瞻仰,完全多費狀況下,多見一次多累積一次福德資糧,而且見佛像應該會惹你生氣。

雖然不知會會有人瞋心見佛像,但一般而言,就算心緒時瞻仰佛像,會累積福德資糧。

這種效果不是來你動機,而是靠著福田力。

於造業對象是福田緣故,使你不但能因此累積善根,而且能成為解脱因。

正如宗喀巴大師《廣論》中士道説:「若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獲得治;如理以慧觀無我義,離修習二菩提心,餘諸善行,唯除少數福田力,集攝,轉生死輪。

」這段話意思是説,透過多方觀察修習輪迴過患、生起出離心,這樣法行可以成為解脱因;修習二菩提心、生起菩提心,這樣法行可以成為解脱因;理路觀擇、產生對空理解,這樣法行可以成為解脱因。

此外,出離心、菩提心、見無關善行,福田力累積善根,成為輪迴。

「依於福田力」意思,包括瞻視身語意三依、禮拜供養佛陀,只要做了這些行為,就算當時沒有修正動機,成為解脱因。

「依於福田力」意思,包括瞻視身語意三依、禮拜供養佛陀,只要做了這些行為,就算當時沒有修正動機,成為解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