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樹】探索神秘的鐵樹之謎,揭開蘇鐵孕育的奧秘

【鐵樹】探索神秘的鐵樹之謎,揭開蘇鐵孕育的奧秘

「鐵樹」是蘇鐵(學名:Cycas revoluta)的俗稱之一,它屬於蘇鐵科蘇鐵屬的植物。蘇鐵的葉片形狀如同鳳凰的尾巴,因此也被稱為鳳尾鐵。這種植物被稱為「鐵樹」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它的木質密度大,沉重如鐵;二是它對鐵元素的需求很高,甚至只要在主幹上釘入一根鐵釘,即可讓植物恢復生機。台東蘇鐵(Cycas taitungensis)曾被認為是台灣特有種,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它與北琉球羣島和鹿兒島生長的蘇鐵有著密切的基因交流。

蘇鐵:鐵樹開花的綠色傳奇

在眾多植物中,蘇鐵,即人們常説的鐵樹,以其特殊的植被特徵和傳奇般的花開現象,成為自然界中的一個綠色傳奇。它們的葉片如鳳凰之尾般絢爛,因此也被稱為鳳尾鐵。關於鐵樹名稱的來源,有兩種説法,一説是其木質密度大,入水則沉,故名鐵樹;另一説是因為蘇鐵生長需要大量鐵元素,甚至有傳言用鐵釘釘入其主幹內可使其起死回生。然而,這些傳説在科學上尚未得到證實。

鐵樹 Play

蘇鐵在古代中國被稱為“鐵樹”,由於其罕見的開花特性,“鐵樹開花”成為了一句知名的成語,用來形容稀有的事情或極難實現的目標。

鐵樹

蘇鐵是常綠喬木,樹幹短而粗,葉片堅硬且呈羽狀分裂,邊緣向下捲曲,葉子基部有刺。雌雄異株,雄花由無數鱗片狀的雄蕊組成,雌花則由一羽毛狀的心皮組成,心皮下部兩緣生有數枚胚珠。成熟後的種子呈紅色核果狀,略顯扁平。蘇鐵壽命可達200年以上。

蘇鐵主要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偏好微酸性土壤,喜光且適宜温暖氣候,不耐寒,在較寒冷地區種植時易受霜凍損害。

原產地包括日本南部的九州、琉球羣島、台灣東部的台東,以及中國福建等地。在日本的鹿兒島縣奄美大島上,有一片名為“蘇鐵羣生地”的區域,擁有約6萬棵蘇鐵,是日本蘇鐵最為集中的地區。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蘇鐵的種植,包括中國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南、香港等地,是世界上最為廣泛種植的蘇鐵類植物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福建的野生蘇鐵種羣由於盜挖、生境破壞等因素而極度瀕危,甚至可能已經滅絕。

蘇鐵在自然界中主要通過有性生殖繁殖,樹齡十年以上的雌雄異株蘇鐵會在春季到夏季期間長出雄球花及雌球花。雄球花產生花粉,通過風或昆蟲傳播到雌球花上進行授粉,而後種子在雌株上發育。種子成熟通常在秋冬季節,此時紅色的種子便準備好通過松鼠或其他動物協助傳播至其他地方。

訂購注意事項: 若於2024年1月17日後下單,預計到貨日期為2024年2月14日或之後(農曆新年後)。如訂購“只買植物”,我們會附上原有的塑膠花盆及底碟。

鐵樹是什麼?

鐵樹,也被稱為鋼鐵之樹,是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樹木。它的樹幹堅硬如鋼,樹枝纏繞在一起形成一個堅固的結構。它是大自然的奇蹟之一,令人驚嘆不已。

鐵樹的特點

鐵樹的特點之一是它的耐久性。它可以抵擋各種極端天氣的考驗,包括暴風雨、極寒和極熱。由於其堅固的結構,鐵樹不易受到風雨的破壞,並能在艱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另一個特點是鐵樹的美感。它的形狀獨特,樹幹上的紋路猶如精緻的雕刻,使得鐵樹成為一個迷人的景觀。無論是在自然森林中還是在園藝設計中,鐵樹都能增添一份獨特和神秘感。

鐵樹的象徵意義

鐵樹象徵著堅強和持久。人們常常用它來比喻堅韌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鐵樹的形象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勇氣。

結語

鐵樹無疑是大自然的奇蹟之一。它的耐久性和美感使其成為人們心目中堅強和持久的象徵。無論是在自然環境中還是在藝術作品中,鐵樹都能帶給我們無盡的想像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