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西方人寫的中越戰爭,值得細細品味(下)
在柬埔寨,波爾布特藉助中越戰爭及中國源源不斷的援助死灰復燃,在柬埔寨偏遠的農村和山區繼續跟越南人進行著他創造的那種殘酷的作戰,稍有不利中國人就會在北方搞出動靜。


一個西方人寫的中越戰爭值得細細品味,越南在柬埔寨的10萬大軍始終不能給赤棉像樣的打擊,雙方很快也陷入誰也吃不了誰的爛仗中,越南死不撤軍,波爾布特死不改悔,相互在仇恨中死扛著看誰更能捱揍。
越南在柬埔寨的戰爭消耗也是全靠蘇聯,雖然…
一個西方人寫的中越戰爭,值得細細品味(下)
在柬埔寨,波爾布特藉助中越戰爭及中國源源不斷的援助死灰復燃,在柬埔寨偏遠的農村和山區繼續跟越南人進行著他創造的那種殘酷的作戰,稍有不利中國人就會在北方搞出動靜。
越南在柬埔寨的10萬大軍始終不能給赤棉像樣的打擊,雙方很快也陷入誰也吃不了誰的爛仗中,越南死不撤軍,波爾布特死不改悔,相互在仇恨中死扛著看誰更能捱揍。
越南在柬埔寨的戰爭消耗也是全靠蘇聯,雖然柬埔寨的戰爭規模遠遠小於中越邊界,但它仍然成為蘇聯軀體上不斷淌血的另一道傷口。
在地中海東岸,蘇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後擁有的某種優勢在埃及反叛後被從根本上削弱,美國在中東豢養的獵犬以色列趁機沖出柵欄咬人。1982年6月,以色列無所顧忌地發動第五次中東戰爭,出動10萬大軍攻進黎巴嫩,黎巴嫩、巴解組織、敍利亞相繼戰敗,蘇聯在中東好不容易扶植起來的力量遭受了一次全面的摧殘。
第五次中東戰爭、兩伊戰爭與阿富汗戰爭一起,讓蘇聯在整個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威信掃地,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影響幾乎完全喪失,而西亞和中東這一世界的能源中心從此又重新回到美國的掌控中。
在非洲,蘇聯的處境也越來越不妙。本來,蘇聯人1975年藉助越南戰爭的勝利在非洲大陸進行了成功的滲透,安哥拉、莫三比克、衣索比亞都建立了比較穩固的親蘇政權。但是中越戰爭和阿富汗戰爭以後,原先不想作為的美國在雷根上台後信心大增,開始在非洲大陸進行大規模的反擊。美國人用大量的資金和物資不遺餘力地支持非洲大陸上的反蘇勢力,原先毫無懸唸的安哥拉、莫三比克內戰,突然之間變得猛烈而又曠日持久,衣索比亞境內的厄立特里亞獨立武裝也變得除之不盡。這三個國家逐漸也演變成美國和蘇聯角力的戰場,戰爭的殘酷性遠遠超過中越邊界和柬埔寨,差不多有200萬以上的人死亡,這樣的損失連阿富汗戰爭都望塵莫及。
可悲的是非洲三國跟越南一樣毫無工業基礎,所有的戰爭費用也得蘇聯買單。所以,蘇聯在阿富汗、柬埔寨和中越邊界以外又不得不背上另外三場戰爭的長期消耗。
一個西方人寫的中越戰爭值得細細品味
在中越戰爭中,一個西方人的觀點或許能為我們帶來更深入的思考。這場戰爭在世界史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不僅對中國和越南有著重大的影響,同時也影響了全球的政治格局。因此,我們應該細細品味這場戰爭的種種故事和背後的意義。
一個西方人對中越戰爭的觀察可能不同於當事國的視角,這使得他們能夠提供一個客觀的分析。他們能夠從中看到更多的線索和細節,並將其放置於更大的歷史背景下。這樣的觀點能夠為我們提供新的視野,並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中越戰爭的本質。
中越戰爭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是由於中國和越南之間的領土和意識形態爭端而引發的。這場戰爭導致了大量的人員傷亡,並對兩國的經濟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這場戰爭持續了多年,並終於在1979年結束,但其影響卻持續到了現今。
一個西方人的觀點可能會關注中越戰爭的根源和原因。他們可能會深入研究這場戰爭的歷史背景,包括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歷史關係以及當時全球政治的環境。這樣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為什麼這場戰爭爆發,以及它的深遠影響。
此外,一個西方人的觀點可能會聚焦於中越戰爭對全球政治格局的影響。這場戰爭發生在冷戰時期,中國和越南是兩個不同意識形態陣營的代表。因此,這場戰爭不僅關係到中國和越南,同時也關係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勢力。一個西方人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場戰爭在全球範圍內產生的影響和後果。
總之,一個西方人寫的中越戰爭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他們的觀點可能提供了新的視野,並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場戰爭的本質、原因和影響。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中越戰爭都是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戰爭,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一個西方人寫的中越戰爭值得細細品味
延伸閲讀…
一個西方人寫的中越戰爭:首次把它的意義揭示出來了
主題:【整理】一個西方人寫的中越戰爭,值得細細品味– 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