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又名《一八九五乙未》,官方英文名Blue Brave: The Legend of Formosa in 1895,是一部2008年的台灣電影,斥資新台幣6000萬預算拍攝,為近年台灣首部以台灣客家語為主要語言的電影(1973年由劉師坊導演的《茶山情歌》為台灣最早之客語電影)。電影改編自知名作家李喬作品《情歸大地》,描述1895年乙未戰爭中客家村莊所發生的故事。
《一八九五》由洪智育執導,温昇豪、楊謹華主演。電影在2008年11月7日於全台上映,由美商福斯影業發行。
《一八九五》榮獲2009年新加坡亞洲影視大賞最佳影片
電影採雙線鋪陳,並且以日本文學家兼陸軍軍醫森鷗外和客家子弟的」


《一八九五》台灣客家抗日電影
劇情簡介
《一八九五》,又名《一八九五乙未》,是一部2008年的台灣電影,改編自李喬作品《情歸大地》,以1895年台灣客家族羣反抗日本佔領的歷史為背景。電影由洪智育執導,温昇豪、楊謹華主演,描述了當時客家村莊面對戰爭和割讓的艱難時刻。
電影成就
《一八九五》榮獲2009年新加坡亞洲影視大賞最佳影片。
演員與角色
電影中,温昇豪飾演吳湯興,楊謹華飾演黃賢妹,其他角色包括姜紹祖和徐驤等。
歷史背景
1894年,清日甲午戰爭結束,台灣被割讓給日本。1895年,面對日軍的進攻,台灣人民組成義民軍反抗。吳湯興成為義民軍統領,姜紹祖和徐驤等人也加入抗戰。
戰爭過程
日軍佔領台北後,開始南進。義民軍在桃竹苗等地抗戰,但由於糧食不足和傷亡,最終戰敗。姜紹祖在獄中服毒自盡。
日軍政策
親王實施「無差別掃蕩」,導致大量平民死亡。日軍也因水土不服,熱病流行而大量死亡。
「這是戰爭,不是接收。」——親王
台灣民主國與義民軍
台灣民主國的成立
1895年,台灣陷入割讓的危機,士人丘逢甲等人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唐景崧為總統。
義民軍的組成
吳湯興受到台灣民主國的命令,開始招募義民軍。北埔的「金廣福」姜家後代與頭份的武秀才徐驤等也加入抗戰。
角色 | 描述 |
---|---|
吳湯興 | 客家義民軍統領 |
黃賢妹 | 吳湯興的妻子,雖不支持戰爭,但支持丈夫 |
姜紹祖 | 「金廣福」姜家後代,戰死 |
徐驤 | 頭份的武秀才,加入義民軍 |
一八九五
的故事
一八九五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誌著歷史上的重大轉變和突破。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八九五年成為了中國現代史的轉折點。在這一年中,中國經歷了許多變革和困難,但同時也迎來了新的希望和機遇。
在一八九五年,中國不僅面臨著來自外部勢力的壓力,還面臨著國內的動盪局勢。正是在這個時候,一股新的思潮開始興起。
人們開始反思傳統價值觀念,尋求現代化和自主發展的道路。從那時起,一八九五年成為了改革和創新的象徵。
一八九五
年的重大事件
一八九五年發生了許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戊戌變法。
戊戌變法是光緒帝為了推進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而採取的措施。它標誌著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
在這一時期,許多學者和思想家積極參與到對中國現狀的批評和改革中,他們希望通過現代化的手段來拯救國家。
除了戊戌變法之外,一八九五年還發生了其他重要事件,例如廣州起義和香港租界的建立。
這些事件都為中國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所追求的現代化和獨立。
一八九五
年的遺產
雖然當時的改革和變革遭受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但一八九五年所帶來的影響和遺產仍然在當今中國社會中可以看到。
中國在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八九五年所開啟的現代化之路。
同時,當代中國的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也受到一八九五年的影響。中國人民更加注重個人自由和平等,並且開始積極參與全球事務。
結論
延伸閲讀…
一八九五_電影版(中文) – YouTube
燦爛深秋裡最感人的電影《一八九五》
總之,一八九五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年份。它標誌著中國走向現代化和獨立的開始,並且對當代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人民對一八九五年的變革和探索仍然保持著崇敬和感激之情,同時也鼓舞著他們繼續為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和繁榮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