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門的高度原來這麼有學問!裝修前一定要知道的尺寸秘密
大家有冇諗過,點解台灣嘅門高度都差唔多?其實一般門的高度係有標準嘅,通常住宅用嘅室內門會做到210公分左右。呢個高度唔單止考慮到亞洲人嘅平均身高,仲要預留安裝門框同埋開關門嘅空間。我哋成日行過嘅門,原來背後隱藏咗好多實用嘅設計考量。
講到門嘅高度,其實唔同場所都有唔同標準。下面呢個表格整理咗幾種常見門嘅高度參考值:
門類型 | 標準高度(公分) | 適用場合 |
---|---|---|
住宅室內門 | 200-210 | 臥室、浴室、廚房 |
住宅大門 | 210-240 | 公寓大門、透天厝入口 |
商業空間門 | 220-250 | 辦公室、店舖 |
防火門 | 210-240 | 樓梯間、逃生通道 |
倉庫門 | 250-300 | 工廠、倉儲空間 |
裝修嘅時候,門高度嘅選擇真係好重要。如果屋企有特別高嘅成員,或者打算做無障礙空間,可以考慮做到220公分以上。我朋友之前裝修就遇到個尷尬情況,佢老公身高190,結果標準門裝好後成日要低頭過門,最後只好拆掉重做,真係好嘥錢又嘥時間。
除咗高度,門嘅寬度都好關鍵。一般單開門建議最少做到75公分,浴室門可以窄啲,大概65公分就夠。而家好多新建案都流行做加寬門框,特別係客廳通往陽台嘅落地門,做到120公分以上,採光同通透感都會好很多。記得上次去參觀樣品屋,設計師特別強調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門嘅尺寸,因為關係到整體空間感同生活便利性。
最近在裝潢房子,突然想到「一般門的高度標準是多少?台灣常見尺寸大公開」這個問題,才發現原來門的高度學問這麼多。台灣常見的門尺寸其實跟建築習慣、空間規劃都有關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尺寸資訊,讓正在裝修或買門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在台灣,最常見的室內門高度大概落在190-210公分之間,這個範圍算是比較通用的尺寸。不過實際情況還是要看建築結構,像有些老房子的門框會比較矮,可能只有185公分左右。而現在新建案為了讓空間看起來更寬敞,很多都會做到210公分甚至更高。這邊整理一個表格給大家參考:
門類型 | 常見高度範圍(cm) | 備註 |
---|---|---|
一般室內門 | 190-210 | 最普遍的選擇 |
浴室門 | 190-200 | 通常會比室內門稍矮 |
大門 | 210-240 | 要考慮搬傢俱的需求 |
老房子門 | 180-190 | 早期建築常見尺寸 |
豪宅特殊門 | 220以上 | 營造氣派感 |
除了高度之外,門的寬度也是要注意的重點。一般單開門的寬度大約是75-90公分,雙開門則會做到120公分以上。特別提醒大家,如果是買現成的門片,最好先量好家裡門框的實際尺寸,因為有些老房子的門框會有點歪斜,尺寸可能不是那麼標準。另外現在很流行做隱藏門或無框門,這種設計的高度通常會做到頂,看起來整體性更好,但施工難度和成本也會比較高。
你有沒有注意過,為什麼台灣住宅門高度大多在210公分左右?這個看似普通的設計其實藏著不少生活智慧。台灣的建築規範和日常習慣讓這個高度成為最剛好的選擇,不僅符合大多數人的身高需求,也考慮到建材成本和空間利用。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我們每天經過卻很少思考的小細節。
首先從人體工學來看,210公分的高度對台灣人來說非常夠用。根據統計,台灣男性平均身高約174公分,女性約161公分,這個門高讓絕大多數人都能輕鬆通過,不會有壓迫感。而且這個高度也方便搬運傢俱,一般的沙發、冰箱都能順利進出,再高的話反而會浪費空間。另外在風水上也有些講究,傳統認為門高要適中,太高會”洩氣”,太低則”壓迫”,210公分正好取得平衡。
再來看看建築規範的影響。台灣常見的樓層高度約280-300公分,門高210公分讓上方還能保留70-90公分空間,可以設計氣窗或裝潢收邊。這個尺寸也符合常見建材的規格,像是門框、門片的生產都很標準化,施工起來特別方便。如果要做特殊高度,反而會增加成本和工期。
考量因素 | 210公分門高的優點 |
---|---|
人體工學 | 適合台灣人身高,通行舒適 |
傢俱搬運 | 大多數傢俱都能順利通過 |
建築成本 | 符合標準建材規格,施工方便 |
空間利用 | 上方可保留氣窗或裝潢空間 |
風水習俗 | 高度適中,不會洩氣或壓迫 |
說到實際生活,210公分的門高真的很實用。想想要是門做得太高,開關門時手要舉得很高,久了會累;太低的話,高個子的朋友進出都要低頭,多不方便。而且這個高度剛好能配合常見的門鎖和貓眼位置,安裝起來剛剛好。就連掃地機器人或吸塵器也能輕鬆進出,打掃起來特別順手。這些小細節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累積,才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標準規格。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測量家中門的高度?簡單DIY教學」,其實這件事情比想像中簡單很多,只要準備幾樣基本工具,不用花錢請師傅,自己在家就能輕鬆搞定。特別是最近很多人想換新門或安裝智慧門鎖,準確測量門高是第一步,千萬別因為量錯尺寸而白花冤枉錢啊!
首先準備工具很簡單,你只需要:一把捲尺(建議用3公尺以上的)、鉛筆、一張紙記錄。如果家裡有雷射測距儀當然更方便,但傳統捲尺就夠用了。記得測量時最好兩個人一起操作,因為要同時注意捲尺是否垂直,一個人可能會手忙腳亂。
測量步驟其實有幾個重點要注意:
1. 要從門框的「內側」開始量,不是門片本身
2. 要量三個位置:左側、中間、右側,取最大值
3. 地面可能不平,記得檢查門框底部是否有傾斜
測量位置 | 注意事項 |
---|---|
左側高度 | 避開門鉸鏈位置 |
中間高度 | 確認門框是否變形 |
右側高度 | 檢查與左側是否對稱 |
實際操作時,先把捲尺頂端對齊門框最上緣,輕輕拉直到地面。這時候要特別注意捲尺有沒有歪掉,最好用手指固定住捲尺貼緊門框。量出來的數字建議記錄到小數點後一位,像「210.5公分」這樣比較精準。如果發現三個位置量出來的高度差超過0.5公分,可能表示門框已經變形,這時要特別標註最大值的尺寸。
有些人會問要不要連門檻一起量?這要看你的需求。如果是單純換門片就不用,但若是要整個門框換新或是安裝推拉門,就要記得把門檻高度也納入考量。另外老房子的門框可能有裝飾線板,記得要避開這些突出物,直接量主要結構的部分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