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説明:
干支紀月法是中國傳統曆法中一種紀年月份的方法。此法以十二地支固定分配一年中的各個月份,再搭配天干,形成干支紀月。目前使用的干支紀月法是以建寅為正月,從西漢時期的《太初曆》開始使用。


干支紀月法運作方式:
- 固定地支分配月份:每年各月份對應的地支為: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正月為寅月,依序遞增。
- 天干與地支搭配:干支次序表中的天干與地支搭配後,可推算出各月的天干,例如:建寅年正月為丙寅。
- 天干循環:每當天干為甲或已,正月的天干便是丙;每當天干為乙或庚,正月的天干便為戊;每當天干為丙或辛,正月的天干便為庚;每當天干為丁或壬,正月的天干便為壬。
- 循環週期:干支紀月法中,天干與地支搭配後形成的六十個組合會持續循環,每五年為一個小循環,直到第六年開始又回歸到丙寅。
天干與地支對應表:
天干 | 地支 | 干支 | 排序 | 陰陽五行 |
---|---|---|---|---|
甲 | 寅 | 甲寅 | 5 | 陽木 |
乙 | 卯 | 乙卯 | 6 | 陰木 |
丙 | 寅 | 丙寅 | 1 | 陽火 |
丁 | 卯 | 丁卯 | 4 | 陰火 |
戊 | 辰 | 戊辰 | 7 | 陽土 |
己 | 巳 | 己巳 | 8 | 陰土 |
庚 | 午 | 庚午 | 9 | 陽金 |
辛 | 未 | 辛未 | 10 | 陰金 |
壬 | 申 | 壬申 | 11 | 陽水 |
癸 | 酉 | 癸酉 | 12 | 陰水 |
丁月是幾月:探秘中華傳統曆法中的丁月
中華傳統曆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丁月作為農曆月序中的特定月份,自古以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本文將深入探討「丁月是幾月」這一問題,並揭曉丁月在農曆系統中的位置和特點。
農曆概覽
農曆又稱陰陽合曆或太陰太陽曆,是一種兼顧太陽運行和月亮盈虧週期的曆法。農曆一年包含 12 個月,每個月的長短不一,有 29 或 30 天。
丁月的位置
丁月是農曆中的第四個月。農曆月份以地支命名,丁為地支中的第四位,故丁月為「四月」。與西曆對照,丁月通常落在陽曆的 4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之間。
西曆月份 | 農曆月份 | 地支 |
---|---|---|
1 月 | 正月 | 甲 |
2 月 | 二月 | 乙 |
3 月 | 三月 | 丙 |
4 月 | 丁月 | 丁 |
特徵與含義
丁月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和含義:
- 花開時節:丁月正值陽春三月,百花盛開,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古人將丁月與繁花似錦聯繫在一起,視其為「花月」。
- 清明習俗:丁月前後,清明節緊隨其後。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人們會掃墓祭奠祖先,寄託哀思之情。
- 潤四月:農曆有時會出現閏月,閏月通常發生在農曆三年一次的閏年中。閏月在丁月後,稱「潤四月」。
閏月的特殊性
閏月是農曆曆法中為了協調太陽運行和月亮盈虧週期而設立的。當農曆年積累的誤差超過 30 天時,便會增加一個閏月,以避免月份與季節脱節。
表格:閏四月與平年的對照
年份類型 | 丁月 | 潤四月 |
---|---|---|
平年 | 丁月 | 無 |
閏年 | 丁月 | 閏四月 |
結論
「丁月是幾月」的問題答案十分明確,丁月是農曆中的第四個月,相當於西曆的 4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丁月不僅代表著花開時節、清明習俗,也與閏月的特殊性息息相關,展現了中華傳統曆法的豐富內涵和科學智慧。
延伸閲讀…
干支紀月_百度百科
天干和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