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瀏覽器。
今年共有來自全台22人到花蓮挑戰登108層劍梯儀式,其中12人女道士,堪稱歷年多,挑戰者需赤腳登梯達聳天壇。
(記者王峻祺攝)[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取得道教晉階「五雷大法師」資格花蓮女道周美良,今擔任北天宮108層劍梯祈安賜福法會「先鋒官」,揹負重達30公斤符籙法器,經「通天門」後,赤腳攀登12層樓劍梯達天壇,接續挑戰登梯晉陞法師22名道士開路祈福。
今年50歲周美良,是北天宮第一次舉辦登梯儀式中首位登梯女道長,14年來接連挑戰3次並晉陞到神職,今早受邀擔任「先鋒官」,108支七星寶劍開光後順利登上天壇,一下劍梯後受到簇擁,親友接連獻上花束,她完成開路儀式。
今年共有來自全台22人到花蓮挑戰登108層劍梯儀式,其中12人女道士,堪稱歷年多,挑戰者需赤腳登梯達聳天壇後,下擲筊,擲出3個「聖筊」才能走下劍梯,晉陞神職。
期一天祈福法會現場,有道士挑戰登劍梯晉陞法師外,廟方一旁架起有12層迷你劍梯,可供民眾攀登體驗,因有消災意涵,吸引許多人脱掉鞋襪,赤腳踩過米酒並抹上鹽後登梯祈福。
首次體驗攀登迷你劍梯蔣姓民眾説,劍梯因受力面積小,怕會劍身劃破腳底,完全身體重量往下採,手撐住努力上爬,攀登前確實壓力,但順利站上平台後,有種全身感受。
道教教義
壹、 敬天法祖-天地祖先,生民所本。


取得道教晉階「五雷大法師」資格花蓮女道周美良,今擔任北天宮108層劍梯祈安賜福法會「先鋒官」。
(記者王峻祺攝)我國明代抗倭愛國志士、思想家氣功家林兆恩創立“三一教”,中國哲學史宗教史上有地位,影響到東南亞各國。
傳入台灣道教早期是中國大陸移居人口中信奉道教人民基礎,受到道教文化影響台灣因而成為亞洲中道教最興盛地區之一。
道教一些信奉者所提出説法,道教始「大道」,起源於中原,五千年前太昊伏羲制郊禪,升薦羣祠,炎帝神農謹時祀致敬於鬼神,啟發人類元始信仰思想,成為世上古老宗教之一。
逮皇帝順天地紀,佔,道化民治國,開中國文化始,繼而堯、舜、禹、湯、鹹遵帝道,敬天修禮,而謂「國大事祀戎」,戎以禦外,祀和內祀,形成政教合一世。
同時,老子(太上老君或稱道德天尊)崇尚,順符道德,其學説普及,道傳,於是,周秦之際,墨、名、法、兵、陰陽諸家,源自道家而輩出。
東漢張道陵。
承道家理論,尊黃老而立教,設科儀、典章、制度、敬天事神,視範徒眾,奉黃帝始祖,老子為道祖,道教正式成為宗教,並尊張道陵天師,一時民風,道學。
唐宋時期,君主多篤信道教,奉為國教,治國理民,不行乎道,故政,君賢臣,八荒賓服。
達乎郅治。
金元之際,邊族患,屠掠甚,道教溝文化,諧和民族,居功厥,如王重陽大隆真一教於冀魯,邱長春謁成吉思汗於雪山,使大河南北民,多獲庇護而免於。
明清以來朝代更替,國勢動盪,民間敬神祭祖習性,道統,墬,如此,五千多年道教文化,締造成中國煇煌歷史,亦陶鑄亙古不變民族性。
而今,且讓炎黃子孫血脈,繼續肩負起傳遞使命,綿延不絕,直至永恆。
道教教義
壹、 敬天法祖-天地祖先,生民所本。
人天無以知受命始,祖無以究歸根之宗。
是天地善長養萬物,人本天性善,生生不息,世世繁衍謂天倫;祖先親;一脈血緣,藴育子孫,代代綿延,謂人倫,天倫人倫是人類傳統,故敬天法祖,溯本追源,啟發人性天賦倫理觀念至善道德思想。
貳、 行教濟世-道教天理,本於至善,以天利生之德,道化萬邦,善化天下,教人心,天理依歸道德規範,棄惡歸善,修德利行,扶危救困,利濟蒼生,使民不法而治,不教而化,邦國雍和,世界太平。
道教傳統科儀,修齋建醮,護國佑民,誦經拜懺,祈福災,達悔悟罪咎,趨吉避兇,濟世利人目的。
參、 修道成-修道性命雙修為主,修性者信守「忠、孝、仁、信、和、順」準則,修己利人,研考藉典奧培育品德,積功累行,「慈、檢、讓」修真三寶,委心應物,順天應時,廣施厚,功滿德,築基之備。
修命習靜服炁,採捕抽添,鍊精化氣,鍊氣化神,鍊神,三元合一,五氣元,如此外積,內修命寶並內外並融,形神俱,達天人合一,證道境。
一些學術界人士所提出説法,廣義上來説,所謂道教要「道」教化眾生,河洛古代,諸子百家自己理論和方法稱「道」,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自命或稱作「道教」。
狹義上來説,道教是「道」為信仰丶 奉老子為教主丶 尊奉《道德經》聖典,並且相信人們可以通過修煉達到生成仙一個宗教。
道教前身是道教,道教河洛古代宗教信仰基礎上,沿襲方仙道和黃老道所提出關於得道成仙觀念及修持方法而東漢帝國統治末年正式創立,作為道教前身古道教是河洛本土宗教和河洛文化構成部份,西漢帝國統治時期因其追求長生目標而受到君王及大臣歡迎。
道教佛敎傳入後吸收了後者教義 如輪迴論,其典籍呈現出與大乘佛教典籍寫作風格相似面貌,另一方面, 漢傳佛教吸納了道教一些儀式。
道教後數千年間繼續受到亣乘佛教影響,這個現象稱為三教合流。
日治時期末期,採皇民化政策而壓抑道教。
但台灣道教仍蓬勃發展。
台灣道教傳入以來承襲閩南文化道教特性,到現代保有此特色。
雨師馮修,號曰樹德。


延伸閱讀…
微派、禪和派、全真派 ,靈寶派
林厝派探討,查訪林昌桐.勞格文饒平黃崗沿海一帶開始田野調查
大陸夏校(昔稱寨後)坪溪(彭溪)一帶訪查.劉厝並不是客家人,是潮州人。
20代 林榮練
21代 林欲東(錦真)
22代 林汝 夯,
台灣北部道士和福建某些地區-如龍巖、山格、金山及廣東饒地,稱其傳承三奶信仰有關。
而客家兩名道士及詔安客家江姓道士認為三奶派儀式並非正派儀式。
結論:現今台灣北部所見道教科儀可能是1820年林厝祖先南陂(詔安)傳進台灣。
香辦傳説可是説是林/劉二派合作初一個變形回憶。
邱金滸 – 黃金興(法) – 黃觀開(合耀) –
劉金凌 – 黃金興- 黃觀海 (黃乾,號合發)- 朱 燦
係來饒平客家人
祖藉饒平是否是客家人?
劉金鳳 – 劉朝宗(真源,宏達) – 劉國賢 – 劉國渙 -朱傳斌(大通)- 朱 燦(太輝)
來自南靖劉國煥家族後來完全取代了祖藉饒平劉氏家族。
邱望乾(劉金滸弟孫)説:
劉清風(劉師法、劉嗣法) – 邱金滸
北斗九星君:天樞陽明貪狼星君、天璇陰精巨門星君,天機真人祿存星君,天權玄冥文曲星君,天衡丹元廉貞星君,闓陽北武曲星君,瑤光天關破軍星君,洞明左輔星君,隱光右弼星君。
東鬥五星君:蒼靈延生星君、陵光護命星君,開天大衞集福星君,大明和陽保和星君,尾極總監星君。
東方神名曰句芒子,號曰文始洪崖先生,東方蒼帝東海君。
南方神名曰祝融子,號曰赤成子,南方赤帝南海君。
西方神名曰蓐收子,號曰夏裏公,西方白帝西海君。
北方神名曰禺強子,號曰玄冥子昌,北方黑帝北海君。
此後神,天地人神耳。
風伯神名吒君,號曰長育。
雨師馮修,號曰樹德。
延伸閱讀…
中央神名曰黃裳子,號曰黃神彭祖,中央黃帝君。
社稷、河伯神,名曰馮夷,號曰元梁使者。
東方無極飛天神王,南方無極飛天神王,
西方無極飛天神王,北方無極飛天神王,
東北無極飛天神王,東南無極飛天神王,
西南無極飛天神王,西北無極飛天神王,
上方無極飛天神王,下方無極飛天神王。
東方青帝消魔大王,春分日,駕乘青輪羽車,飛行雲中,遊宴五嶽。
南方赤帝消魔大王,夏至日,駕乘赤輪羽車,飛行雲中,遊宴五嶽。
西方白帝消魔大王,立秋日,駕乘白輪羽車,飛行雲中,遊宴五嶽。
北方黑帝消魔大王,冬至日,駕乘黑輪羽車,飛行雲中,遊宴五嶽。
西北方皓帝消魔大王,立冬日,駕乘紫輪羽車,飛行雲中,遊宴五嶽。
東南方吳帝消魔大王,常以立夏日,駕乘黃輪羽車,飛行雲中,遊宴五嶽。
東北方蒼帝消魔大王,常以立春日,駕乘蒼輪羽車,飛行雲中,遊宴五嶽。
西南方皇帝消魔大王,秋分日,駕乘緑輪羽車,飛行雲中,遊宴五嶽。
東方青帝青龍王,南方赤帝赤龍王,西方白帝白龍王,北方黑帝黑龍王,中央黃帝黃龍王。
日月龍王,星宿龍王。
天宮龍王,龍宮龍王。
天門龍王,閰羅龍王,地獄龍王。
天德龍王,地德龍王。
天人龍王,飛人龍王。
蓮華龍王,花林龍王。
五嶽龍王,山川龍王。
加殺鬼龍王,伽羅吞鬼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