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三官獻瑞,祈福消災!掌握時機,獲福無量!

【三官】三官獻瑞,祈福消災!掌握時機,獲福無量!

三官大帝:中國傳統民間信仰中的神明

在道教信仰中,三官大帝掌管著三界:天界、地界和水界。他們分別是天官、地官和水官。

天官大帝又稱紫微大帝,掌管天府事務,負責賜福於世人。地官大帝又稱清虛大帝,掌管地府事務,負責赦免罪過。水官大帝又稱洞陰大帝,掌管水府事務,負責解除災厄。

三官 Play

民間傳説中,天官大帝的化身為堯帝、地官大帝的化身為舜帝,而水官大帝的化身為禹帝。另有一説是,三官大帝是由三清道祖化炁所生,元始天尊化炁為天官、靈寶天尊化炁為地官、道德天尊化炁為水官。

中國上古時期就有祭祀天地水的傳統。道教繼承了這種傳統,並認為三官大帝掌管著世人的福禍吉凶,可以賜與福份、赦免罪過、解除災厄。

三官

香爐祭祀

閩南人和客家人會在廟宇或家宅門前設置香爐祭祀三官大帝。泉州人稱之為「天公爐」,認為是祭祀玉皇上帝所用;漳州人稱之為「三界公爐」,因為過去只有王公貴族或有敕額的寺廟才允許祭天,一般庶民不得祭天。今日,台灣漢人通稱為「天公爐」。

三官大帝的職能

神位 名稱 職能
上元一品 天官賜福紫微大帝 賜福
中元二品 地官赦罪清虛大帝 赦罪
下元三品 水官解厄洞陰大帝 解厄

歷史淵源

東漢時期,張道陵創立天師道,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作為教徒請禱治疾療病的方法。三官大帝信仰由此廣泛傳播。

民間信仰

三官大帝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民間寺廟常會配祀三官大帝於玉帝殿前,與玉皇上帝同受敬仰。

三官: 道教信仰中的守護神

三官是道教信仰中重要的神祇,分別掌管人的生死簿,賞善罰惡,保佑平安。他們分別是:

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俗稱天官):農曆正月十五日降臨人間,赦罪賜福。
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俗稱地官):農曆七月十五日降臨人間,赦免罪孽。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暘谷大帝(俗稱水官):農曆十月十五日降臨人間,解厄化災。

三官信仰在民間廣為流傳,人們相信拜祭三官可以保佑平安、消災解厄、祈求福壽。三官的誕辰日,道教宮廟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信徒們也會前往參拜,祈求三官保佑。

三官的職責與掌管範圍

神祇 誕辰 職責 掌管範圍
天官紫微大帝 農曆正月十五日 賜福 生死簿
地官清虛大帝 農曆七月十五日 赦罪 罪孽
水官暘谷大帝 農曆十月十五日 解厄 災劫

三官信仰的傳説與起源

三官信仰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人們對自然現象的崇拜和祈求。在漢朝,三官被正式列入道教神系,成為重要的守護神。

相傳,三官原本是人間的賢臣,分別掌管天、地、水三界。後來,他們捨棄官職,修道成仙,成為三官大帝。

三官信仰在歷朝歷代都受到重視,民間也有許多傳説和故事。例如,相傳天官會在正月十五日下凡,巡視人間,賜予福祿;地官會在七月十五日下凡,赦免罪孽,救拔亡靈;水官會在十月十五日下凡,解厄化災,保佑眾生。

三官信仰至今仍深受民間信徒的敬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延伸閲讀…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相傳元始天尊口中吐出三官,降生人間。他們分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