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是中國建築特色之一。
廣義上,園林意指人工建築出來環境中模擬景物,範圍,盆栽植種,池水與假山佈景。
中國園林重點於造景,如何模擬而不落痕跡;如何將安排佈局藝術性意境搭配一起;如何將理水方式、石、亭、盆栽、林、窗、門一一運用,並搭配季節變化和當地建材、民俗風情、和主人個性特色,是關鍵。
中國園林藝術集建築、書畫、雕刻、文學、園藝藝術於一身,是中國美學楷模,反映出中國人哲理思辨及生活追求。
東方園林西亞、歐洲園林並稱為世界三大造園系統,其中屬於皇家園林承德避暑山莊和頤和園,以及屬於私家園林多個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可見其地位。
囿甲骨文作「」,當中「」則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田間栽植樹木果蔬情形。


[1]
中國園林主要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廟園林。
[2]此外,有衙署園林、祠堂園林、書院園林、公共園林[3]。
中國園林發展源流長,其中,中國古典園林史被劃分為5個時期,即生成期(220年之前)、轉折期(220年-589年)、全盛期(589年-960年)、成熟期(960年-1736年)和後期(1736年-1911年)。
[4]
中國古典園林最初形式是「囿」和「台」,可追溯公元前21世紀以供帝王狩獵「囿」,及至商代,君主囿內築高台觀天敬神,名「靈台」。
[5]。
殷末周初時期(公元前11世紀),王、貴族、奴隸主十分喜歡田野內進行大規模狩獵,雖然狩獵某程度上可以減少農田上害獸,但會波及附近在耕農田,因而激起。
殷末周初時期帝王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於是王畿內劃定大小公私「田獵區」。
西周,田獵區管理,據《周禮·地官》記載,當時設有「跡人」掌管田獵區,並禁止獵殺幼獸、獲取鳥卵和毒箭射獵。
活捉野獸禽鳥需集中馴養,而專門用來集中馴養這些動物地方叫做「囿」。
囿甲骨文作「」,當中「」則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田間栽植樹木果蔬情形。
囿功能並非只是宮廷宴會提供野味,同時具備遊覽功能[6],於現代動物園。
[7]
古人崇奉山嶽,但路遙山險,登臨,於是統治階級想出一個變通辦法,通過修建高台,摹擬山嶽。
台是山象徵,有台通過削平山頭而成,所以台都十分,需要時間和大量人力完成,如殷紂王鹿台「七年而成,其三里,千尺,臨望雲雨」[8]。
周代天子、諸侯築台。
台上設房屋,而台上建屋則稱為榭[9],台上及其周圍環境進行綠化種植則形成「苑台」。
台可登高遠眺、觀賞風景,到後來成為一種主要宮苑建築物。
於遊覽觀賞功能,「囿」和「台」注重於其原始功能,這些直到秦漢保留着。
[10]東周時期,貴族園林建造使用台苑結合、台中心手法,台、宮、苑、囿稱謂混用,如紂王沙丘苑台「苑」於「囿」。
歷史上出現過有很多台,有周文王靈台、靈沼、靈囿;楚靈王時期章華台;吳王闔閭時期姑蘇台。
苑內有山水、植物、動物;建築有苑(苑中苑)、宮、觀、生產基地。


延伸閱讀…
園是指種植樹木(多果樹)地方,圃這是種植蔬菜地方,西周時並稱「園圃」;園圃內設有「場人」專門管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據《詩經》記載[12],平民種植食用、藥用蔬菜外,培養了觀賞主花卉。
趙國「趙圃」中圃直指園林。
[13]
秦漢時期,皇家園林普遍稱謂是「宮苑」,宮是宮殿建築主體,山池、花木穿插其間;苑是郊野山林地帶佔地廣、規模離宮別苑。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中央集權國家,並開始建造大規模宮苑;園林發展跟隨政治體制貴族分封到皇帝改變而改變,中國古代史上意義皇家園林形成。
這個時期園林有:渭北鹹陽城、鹹陽宮、六國宮;關中地區有上林苑(阿房宮核心)、宜春苑、梁山宮、驪山宮、林光宮、蘭池宮[14]。
到了西漢時期,原秦朝興樂宮舊址用來興建長樂宮,接着周圍建成了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
這五個宮殿佔據了當時安城總面積三分之二,24平方公里。
而上林苑西漢初期時一片,到前138年(漢武帝時期)得以擴建。
擴建後苑周長有120公里[15],是中國歷史上一座皇家園林。
苑內有山水、植物、動物;建築有苑(苑中苑)、宮、觀、生產基地。
延伸閱讀…
到西漢末期,這個園林名存實亡。
此外,西漢時期宮苑有建章宮、甘泉宮、兔園(梁園)和南越王御苑[16]。
東漢初期朝廷崇尚,宮苑興建不多,而是開鑿漕渠,從而形成了一個水系,城內外園林提供供水條件,促進了園林理水技藝發展。
到桓、靈帝時開始形成皇家造園熱潮,但東漢皇家園林數量和規模上不及西漢。
東漢末年董卓專政,洛陽很多宮苑焚毀[17]。
[18]
漢代「第」「宅」「園」和「園池」包含私家園林成分;西漢初期,私家園林多見,西漢後期開始私家園林成風,如曲陽侯王根王根園程度可比擬皇帝皇家園林;東漢桓、靈帝時私家園林建造數量多、範圍;到東漢中期後出現一大批文人隱士,各自莊園上建造園林。
然而生成期私家園林量且多摹仿皇家園林規模和內容,皇家園林概念相似,所以主流是皇家園林。
[19]
轉折時期造園活動開始轉向民間,而且從生成期功能主建造風格開始轉向功能和藝術創作並。
東漢末期,曹操鄴城建。
曹操通過開鑿運河解決了城內農地用水和宮苑生活用水問題,園內開鑿了一些水池,用作水景觀賞有養魚。
城內有銅雀園(作銅爵園),鄰宮城,園內有三台,當中銅雀台,有十丈,台上建有一百多間殿宇;而冰井台則用作儲備糧食、冰塊、煤炭等物資,另外園中有一些宮殿專門存放武器。
[20]
於中古時代帝王社會,治世規範,政治文化經濟比起前代有發展。
皇家園林體現出了後世所謂「內氣派」,形成了內御苑,行宮,離宮。
這時文人山水畫開始大規模興盛起來,滲透到了園林建築方面,後人謂曰「人」「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古典園林之間得到了體現,融入了詩情畫意感覺,這個時代影響了東亞各地:日本、朝鮮半島園林建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