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代一覽表】中國朝代 |中國朝代順序完整表 |建議收藏 |

【中國朝代一覽表】中國朝代 |中國朝代順序完整表 |建議收藏 |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斤·鐵木真,共計:98年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孫中山,共計:37年中國1912年建立民國以前,統治權力是家族世襲為主,這些世襲王族更替構成了中國朝代。

各朝代“王”或“皇帝”為統治者,因為世襲相承,稱為“家天下”。

我國歷史,朝代零星。

每創建者要首手辦第一件事確立國號(朝代名稱)。

國號一個國家稱號。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舜禹,同姓而異其國號,章明德。

”公元前21世紀,中國國家夏朝出現。

統治疆域遼嘅中國王朝係元朝或者清朝,唔嘅材料得到唔嘅領土面積[5][6][7][8][9]。

中國朝代一覽表 Play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一統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分立政權衝突中匯聚。

隋唐時期,中央邊疆少數民族聯繫密切,經濟、科技文化高度發展。

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高度。

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中國朝代(粵拼:zung1 gwok3 ciu4 doi6)係指禹響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到公元1912年宣統帝退位清朝滅亡為止,喺中國史上家族君主制實施世襲統治嘅政權應嘅歷史時期。

「中國朝代」唔止係有漢族建立嘅政權,而係包埋其他民族嘅政權喺入面[1]。
中國朝代一覽表

漢文嘅「朝」字原本嘅意思係「早晨」、「今日」,喺政治上引申成為當政者政權噉解,佢相反嘅字係「野」。

「朝代」係指「劃時代」政權執政嘅時代,喺史學上可以嚟一個期間發生嘅事件、趨勢、人物、文物進行論述[2]。

中國史進行斷代分期係史學家常用嘅學術方法[3]。

中國史上有好多通過世襲統治嘅君主制政權,有啲時期得一個一統王朝統治緊中國,而其他時期有多個王朝同時存在。

嘅中國王朝有秦朝、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

延續時間耐嘅中國王朝係周朝,一共存在咗789年,不過喺史學上分成西周東周[4]。

統治疆域遼嘅中國王朝係元朝或者清朝,唔嘅材料得到唔嘅領土面積[5][6][7][8][9]。

實行共和制嘅中華民國同埋中華人民共和國唔係王朝,所以喺嚴格意義上嚟講唔可以算得係朝代[10]。

禹係中國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嘅建立者,所以佢畀史學家睇成係中國世襲統治嘅創立者[13]。

理論上,中國君主係中國政權嘅統治權力者,通過世襲傳承,形成「家天下」嘅局面[14]。

喺政治權力開明嘅時候叫做「與士大夫天下」。

夏朝之前,君主禪讓嘅形式移交統治權,所以稱為「公天下」[14][15]。

朝代更替,叫「改換代」,係中國史入嘅一個徵。

有一啲史學家嘗試君主嘅德行嚟解釋王朝嘅興衰,然而其他嘅史學家則呢種歷史發展歸咎於有形嘅方面[16]。
中國朝代一覽表

其中,朝代循環係嚟解釋中國朝代嘅一個嘅理論[16][17][18]。

雖然有一啲歷史年表咗簡化內容而朝代顯示平穩嘅政權過渡,但係事唔係噉嘅。

成立嘅王朝喺仲推翻現有嘅王朝之前建立咗[21]。

例如:公元1644年睇成係清朝取代咗明朝法統嘅嗰一年,不過清朝響公元1636年立國,而喺公元1616年創立嘅後金係清朝嘅前身;明朝皇室繼續佔有同埋統治緊中國嘅南方直到公元1662年為止,史稱「南明」;明朝嘅殘餘勢力東寧喺南明滅亡後繼續抵抗清朝,到公元1683年畀清朝擊敗[22][23][24]。

喺嘅時期,其他勢力亦都喺明清易代嗰陣割建國,好似李自成張獻忠建立嘅順大西[25][26][27]。

清朝喺取代明朝後咗二十年左右完成咗中國本部嘅統一。

呢個例子可見,朝代更替其係複雜而且漫嘅歷史發展。

而家嘅史學家對於一啲王朝嘅統地位重有異議。

中國朝代一覽表 Play

延伸閱讀…

中國朝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朝代順序表

呢個時期嘅勢力有李嘅魏、薛舉嘅秦、曇晟嘅齊、宇文化及嘅許、沈法興嘅梁、梁師都嘅梁、竇建德嘅夏、王世充嘅鄭、朱楚、林士弘嘅楚、高開道嘅燕、輔公祏嘅宋。

最尾取代咗隋朝嘅唐朝一共用咗十年左右統一中國本部[28]。

中國嘅修史傳統,興嘅王朝會編修前朝嘅歷史,後形成咗廿四部正史典籍,統稱「二十四史」[29]。

中國世襲君主制統治喺公元1912年辛亥革命後結束,中華民國取代咗清朝嘅法統[30][31]。

民國成立後,雖然有幾個試圖恢復世襲君主制嘅事件發生,但係所有呢種類型嘅政權尾失敗告。

所以,史學家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作為中國世襲君主制統治嘅結。

中國世襲君主制統治一共存在咗四千年[30]。
中國朝代一覽表

中國史上嘅分裂時期係多個王朝同時存在嘅時期,每一個王朝有各自嘅朝廷同埋政治體系。

中國嘅分裂時期有三國、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

喺分裂時期,王朝王朝之間嘅關係關乎政權嘅統性,而正統性則係嚟天命[32]。

分裂時期嗰陣,漢族建立嘅王朝華夷辨嚟加自身嘅統性,同時拒絕接受其他民族創建嘅王朝係統嘅政權。

非漢族嘅王朝稱係中華文化中國史嘅傳承者,稱係統。

喺中國傳統史學入面,「朝」同埋「國」嘅意思用法係有唔嘅:係統嘅政權可以稱為「朝」,統嘅政權無論係唔係世襲都係叫做「國」[33]。

而家嘅史學家對於一啲王朝嘅統地位重有異議。

延伸閱讀…

中國朝代順序完整表(建議收藏)

中國朝代

雖然喺分裂時期多個王朝並立嘅局面引起咗朝廷官員史學家嘅統爭,北宋政治家歐陽修話響分裂時期無一個王朝係統[52]。

如果係噉睇,宋朝嘅統地位係嚟佢結束五代十國局嘅能力,唔係嚟後周。

嘅,歐陽修認三國、十六國同南北朝分裂時期統王朝[52]。

因為中國歷史典籍係線繼承作中國史入統嘅傳承規則,所以任何時期係可以得一個王朝係中華嘅統[41]。

而家嘅歷史材料遵守以下嘅統繼承順序: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 → 秦朝 → 西漢 → 東漢 → 曹魏 → 西晉 → 東晉 → 劉宋 → 南齊 → 梁朝 → 陳朝 → 隋朝 → 唐朝 → 後梁 → 後唐 → 後晉 → 後漢 → 後周 → 北宋 → 南宋 → 元朝 → 明朝 → 清朝[41]。

中國史上有幾個王朝係出自同一個家族,但係國號唔或者政權發生咗一啲根本性嘅變化原因而畀後世嘅史學家唔同嘅名嚟區分。

另外,有王朝稱係某個先前王朝嘅後裔嚟得到或者加佢統治嘅合法性統性。

中原響河嘅中下游地區,係中華文明嘅發祥地[57]。

「中原王朝」係指定喺中原嘅王朝,無論建立王朝嘅民族係個[57]。

「一統王朝」係指完成咗中國本部統一嘅王朝,無論建立王朝嘅民族係個。

「中國本部」,叫「中國本土」,係漢族嘅傳統聚居地,「中國」唔係一嘅概念。

完成咗中國本部統一而且君主稱號係皇帝嘅王朝可以叫做「中華帝國」[58]。

大部分嘅史學家將呢啲王朝歸類一統王朝:秦朝、西漢、新朝、東漢、西晉、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64][65]。

但係,北宋一統王朝嘅地位唔係全部史學家接受嘅,原因係燕雲十六州嘅一部分地區係遼嘅領土,而且河套嘅一部分地區係西夏統治緊;所以,北宋未完全控制到中國本部[64][66]。

「征服王朝」同埋「滲透王朝」係非漢族建立嘅中國王朝,佢哋入去中國本部統治嘅方式歸類成兩種類別[67]。

「征服王朝」係指嗰啲吸收漢文化嘅時登保留住自身文化嘅非漢族王朝,好似元朝、清朝;「滲透王朝」係指嗰啲後徹底漢化咗嘅非漢族王朝,好似後秦、北魏。

呢兩個概念係美國史學家魏復提出嘅,而且畀支持多民族、多元文化嘅角度嚟分析中國史嘅史學家爭議[68]。

中國歷嘅開國君主喺立國初會立政權嘅正式名稱,即係國號[69][70]。

喺王朝統治期間,國號係代表文明統嘅政權嘅官方名稱,象徵嘅政權取得咗舊統治者嘅合法地位。

中國有喺王朝統治期間國號出現變更嘅案例,例如:南漢原本定嘅國號係「」,後改成「漢」[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