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氣候】中國東北冬季氣候大解密:刺骨寒風與銀白雪景

【中國東北氣候】中國東北冬季氣候大解密:刺骨寒風與銀白雪景

中國東北地區:氣候、地理與經濟

簡介

中國東北地區,簡稱為東北,是中國的一個地理和經濟大區,也是中國第二階梯經濟大區。東北地區橫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赤峯市和通遼市。

中國東北氣候 Play

氣候

東北地區的氣候類型為温帶季風氣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東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較高,可拉長冰雪消融時間,有利於農業和林業發展。

地理

中國東北氣候

東北地區的地理中心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地區西部與內蒙古相接,東部與朝鮮接壤,南部與河北接壤。

經濟

東北地區的經濟基礎較好,重工業發達。東北地區的經濟作物主要有春麥、大豆、馬鈴薯、玉米、甜菜和高粱。東北地區還擁有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的吉林黃金玉米帶。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3年提出了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主要是通過加強政策統籌、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打造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提升哈爾濱對俄合作開放能級、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大生態資源保護力度、改造提升裝備製造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寒地冰雪、生態旅遊等特色產業、實施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措施、深化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等措施來實現。

振興的主要工業

中共中央提及的主要被振興的工業有石油、化工、汽車、旅遊進出口貿易,以及輕工業製造等。

中俄貿易

2007年,中國政府和俄羅斯政府提出了利用中國政府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俄羅斯政府的遠東大開發的雙重機遇發展中國和俄羅斯的貿易。這些貿易包括兩個主要的石油輸送管道,分別由俄羅斯進入中國後自大慶至哈爾濱至長春至瀋陽至大連,自俄羅斯進入中國後自大慶至哈爾濱至長春至吉林市。

特徵 具體內容
地理範圍 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赤峯市和通遼市
氣候類型 温帶季風氣候
經濟作物 春麥、大豆、馬鈴薯、玉米、甜菜、高粱
黃金玉米帶 吉林黃金玉米帶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加強政策統籌、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打造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提升哈爾濱對俄合作開放能級、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大生態資源保護力度、改造提升裝備製造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寒地冰雪、生態旅遊等特色產業、實施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集聚措施、深化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
振興的主要工業 石油、化工、汽車、旅遊進出口貿易,以及輕工業製造
中俄貿易 由俄羅斯進入中國後自大慶至哈爾濱至長春至瀋陽至大連,自俄羅斯進入中國後自大慶至哈爾濱至長春至吉林市

中國東北氣候

中國東北地區位於緯度較高、亞歐大陸東部,屬温帶季風氣候。由於冬季西伯利亞冷高壓的影響,夏季印度低壓的影響,以及東北山地的抬升作用,形成獨特的中國東北氣候

温度

  • 夏季:平均氣温在20-25℃之間,部分地區可達30℃以上。
  • 冬季:平均氣温在-5至-20℃之間,北部地區可低至-40℃以下。

降水

  • 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間,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
  • 夏季降水主要以暴雨和局部雷暴為主。
  • 冬季降水較少,多為小雪或霰雪。

風向

  • 冬季:主要受西北風和北風影響。
  • 夏季:主要受東南風和西南風影響。

温度變幅大

中國東北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温度變幅大。夏季和冬季的平均氣温相差可以達到50℃以上。這是由於東北地區位於大陸東部,受海洋調節作用較小,加上緯度較高,導致冬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明顯。

冰凍期長

東北地區冰凍期一般持續5-6個月,從11月至次年4月。北部地區,如漠河、呼倫貝爾等,冰凍期甚至可長達7-8個月。冰凍期長對交通、農業和居民生活等方面造成較大影響。

城市 平均氣温 (°C) 年降水量 (mm)
哈爾濱 4.7 575
長春 6.8 585
瀋陽 9.2 695
大連 10.0 751
齊齊哈爾 -2.2 439

總的來説,中國東北氣候具有以下特點:温度變幅大、冰凍期長、降水集中在夏季、風向季節性變化明顯。這些氣候特徵對東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