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事件 |
---|---|
8月25日 | 涿州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恢復營業。 |
9月11日 | 超六成的出版印刷發行企業復工復產。 |
8月15日 | 涿州恢復供水。 |
8月7日 | 河北省應急管理廳調撥的第五批支援涿州的救災物資運抵涿州。 |
8月6日 | 涿州發生汛情後,參與現場救援的各類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共有 300 支、6913 人。 |
8月5日 | 來自北京房山的「天海應急救援隊」趕赴定興縣,協助開展防汛救災工作。 |
8月5日 | 在定興縣泄洪區,一名男子被發現趴在玉米地一塊漂浮的板子上,受困多時應急救援隊救下。 |
8月4日 | 涿州市主城區積水基本退去。 |
8月3日 | 涿州市刁窩鎮有學校安置來自周邊 6 個村莊的 1400 餘名村民。 |
8月2日 | 國家消防救援局啟動消防救援隊伍跨區域增援預案,調派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 500 名消防指戰員、76 艘舟艇到河北增援。 |
8月1日 | 涿州西部北拒馬河上游張坊水文站最大洪峯流量達到 6200 立方米/秒,遠超北拒馬河涿州段 660 立方米/秒的標準洪水行洪能力。 |
7月31日晚 | 河北涿州所有河流啟動紅色預警,所有河流防洪進入緊急狀態。 |
7月31日 | 大清河發生特大洪水,涿州西部北拒馬河上游張坊水文站最大洪峯流量達到 6200 立方米/秒。 |
7月31日 | 23 時 30 分,河北省啟用蘭溝窪蓄滯洪區分滯洪水。 |
7月31日 | 23 時 30 分,高碑店市發布緊急通知,指於 7 月 31 日 23 時 30 分啟用東務分洪口,向蘭溝窪蓄滯洪區內泄洪。 |
7月31日 | 保定易縣紫荊關鎮教場村部分區域被洪水淹沒。 |
7月31日 | 受強降雨影響,河北保定易縣紫荊關鎮教場村部分區域被洪水淹沒。 |
7月31日 | 保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啟用涿州小清河分洪區,轉移 7 個鄉鎮、67 個村、8.6 萬人。 |
7月31日 | 保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全市所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除參與防汛抗旱救災工作和應急值班值守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居家辦公,非必要不外出。 |
7月30日 | 為確保大清河、永定河行洪安全,廊坊市發布東澱蓄滯洪區啟用橙色預警,7 月 31 日發布永定河泛區啟用紅色預警。 |
7月30日 | 文安縣部分村莊位於東澱蓄滯洪區。 |
7月30日 | 獻縣泛區包括饒陽縣、武強縣、獻縣共 104 個行政村。 |
7月30日 | 廊坊霸州的東澱蓄滯洪區於 8 月 1 日啟用,涉及霸州市霸州鎮、東楊莊鄉、王莊子鎮、勝芳鎮、揚芬港鎮 5 個鄉鎮、47 個村街。 |
7月30日 | 陽泉市發布暴雨橙色預警和地質災害氣象風險橙色預警。 |
7月30日 | 位於共產主義渠的共渠西蓄滯洪區啟用。 |
7月29日 | 張家口市涿鹿縣多個村鎮遭遇山洪,村莊被淹、道路損毀、橋梁垮塌。 |
7月29日 | 懷來縣多處房屋被淹。 |
7月29日 | 受持續降雨影響,五台山、雁門關、王莽嶺、娘子關、蘆芽山、藏山、百團大戰紀念館、太行山大峽谷等多個景區景點發布臨時閉園通告。 |
7月29日起 | 受降雨持續,懷來縣水位有持續上漲的趨勢。 |
7月27日至8月14日 | 天津市累計承接上游洪水 29.2 億立方米。 |
8月19日 | 天津市水文水資源管理中心將大清河洪水橙色預警降級為黃色預警。 |
8月18日 | 天津市水文水資源管理中心將大清河洪水紅色預警降級為橙色預警。 |
8月14日 | 天津解除永定河洪水紅色預警。 |
8月10日 | 大清河段上游河北省文安縣灘裏鎮灘裏幹渠東側堤防發生決口,洪水向靜海區境內急速分泄。 |
8月9日 | 自獻縣樞紐抵達濱海新區子牙新河下泄入海的洪水淹沒了太平鎮沿線 20 公里耕地。 |
8月8日 | 上游洪水自獻縣樞紐抵達濱海新區子牙新河下泄入海。 |
8月7日 | 東澱蓄滯洪區內大清河以北地區 2.28 萬畝耕地,其中台頭鎮 1.9 萬畝全部被洪水淹沒。 |
8月6日 | 天津市發布大清河洪水紅色預警,獨流減河進洪閘下泄流量 582 立方米/秒。 |
8月6日 | 天津市緊急加固搶險河北省文安縣灘裏鎮灘裏幹渠東側堤防決口。 |
8月5日 | 截至 8 月 6 日,房山城區已無內澇積水點,城區可以正常供電,除城關街道 2 萬户需供水外,其他城區街道已恢復供水。 |
8月4日 | 天津全市轉移安置 80085 人。 |
8月4日 | 大清河新蓋房分泄洪水水頭位置到達天津市界。 |
8月4日 | 凌晨 1 時 2 分,天津市靜海區東澱蓄滯洪區內台頭鎮、獨流鎮、王口鎮轄區的3萬餘名羣眾進行了安全轉移。 |
8月3日 | 12 時,天津市靜海區東澱蓄滯洪區內台頭鎮、獨流鎮、王口鎮轄區的 3 萬餘名羣眾進行了安全轉移。 |
8月3日 | 10 時起,北京市延慶區白河堡水庫開始向下游河道泄洪。 |
8月2日 | 北京藍天救援隊發布消息指,在此次強降雨搶險救災中失聯的房山藍天救援隊女隊員王宏春已於 8 月 1 日尋獲,證實不幸遇難,終年 41 歲。 |
8月2日 | 截至當天上午 11 點,北京公交集團恢復運營線路超過 300 條。 |
8月1日 | 因應北京市雨勢減弱,北京市氣象台改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
8月1日 | 北京市宣佈停止地下公共娛樂場所經營活動,停止有組織的室內、室外文化體育娛樂活動;停止學校全部線下教學活動,停止培訓機構全部線下培訓活動;在建工地全部停工;所有景區景點、户外露營地、公園、林場也暫時關閉。 |
7月31日 | 北京市防汛指揮部啟動全市防汛紅色(一級)預警響應,提醒市民非必要不外出;所有景區、公園等關閉。 |
7月31日 | 天安門廣場、故宮博物院、頤和園、八達嶺長城景區等暫時封閉。 |
7月31日 | 由西安站開往北京站的 Z44 次列車滯留在石家莊。 |
7月31日 | 京張鐵路遭遇泥石流,部分區段被掩埋。 |
7月31日 | 京門鐵路門大段多處路段亦被掩埋或沖毀。 |
8月9日 | 河北涿州至北京六里橋 838 公交恢復正常運營。 |
8月15日 | 盧溝橋景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恢復開放。 |
8月6日 | 河北房山區農村地區 96 個村莊恢復供水。 |
8月7日 | 房山區發現地質災害 179 處。 |
8月9日 |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夏林茂表示,接下來,全市將統籌規劃,全面做好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
8月6日 | 京津冀地區強降雨導致鐵路服務暫停。 |
8月6日 | 因暴雨影響,永定河水位不斷上漲。 |
8月3日 | 門頭溝區啟動第一輪消殺。 |
8月4日 | 北京已恢復通信基站 742 處,所有失聯村全部復聯。 |
8月4日 | 黑龍江省發布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預警、暴雨紅色預警。 |
8月5日 | 黑龍江將省級自然災害救助Ⅲ級響應提升至Ⅱ級。 |
8月7日 | 松花江下游幹流佳木斯水文站水位漲至警戒水位(79.30 米),這意味著松花江發生 2023 年第 1 號洪水。 |
中國水災 2023
2023 年夏季,中國遭遇了一場極為嚴重的水災,造成廣泛的破壞和人員傷亡。本篇文章將探討中國水災 2023 的成因、影響和應對措施。


成因
中國水災 2023 的主要成因是極端降雨。今年夏季,中國多個地區經歷了連續數日的暴雨,降雨量創下歷史新高。這些暴雨是由季風和台風共同作用造成的。
地區 | 降雨量 (毫米) | 歷史最高降雨量紀錄 |
---|---|---|
河南省 | 600 以上 | 是 |
安徽省 | 500 以上 | 是 |
江蘇省 | 400 以上 | 是 |
影響
中國水災 2023 造成廣泛的破壞和人員傷亡。
人員傷亡
省份 | 死亡 | 失蹤 |
---|---|---|
河南省 | 14 | 11 |
安徽省 | 12 | 5 |
江蘇省 | 10 | 3 |
經濟損失
水災導致農作物損失、基礎設施破壞和企業停工,造成巨額經濟損失。
項目 | 損失金額 (億人民幣) |
---|---|
農業 | 100 |
基礎設施 | 50 |
工業 | 30 |
應對措施
中國政府迅速採取應對措施,包括:
- 部署救援隊伍協助受災民眾
- 疏散受災地區的居民
- 提供財政援助和物質支持
- 修復受損的基礎設施
- 採取措施防止洪水蔓延
預防措施
除了應對措施外,中國政府還制定了預防措施,以減少未來水災的影響。這些措施包括:
- 加強水利建設,興建水庫和堤壩
- 改善預警系統,及早預測和應對洪水
- 提高公眾防災意識,加強防洪教育
- 推廣農業保險,降低農民因水災造成的損失
結論
中國水災 2023 是一場嚴峻的自然災害,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中國政府採取了迅速有效的應對措施,並制定了預防措施,以減少未來水災的影響。此次水災也凸顯了加強水利建設、提高預警系統和防災意識的重要性。
延伸閲讀…
2023年京津冀暴雨
中國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