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是位於南京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的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陵墓。他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1925年逝世後,國民政府和中國國民黨遵照他的遺願,在南京為他修建了這座陵墓。
呂彥直是中山陵的設計師,他巧妙地將陵墓的主要建築物按照一個警鐘形的平面排列,與孫中山「喚起民眾」的政治遺囑相契合。陵墓利用地勢,從低到高依次排列牌坊、陵門、碑亭、祭堂等建築,並利用墓道和台階作為軸線,營造出對稱的佈局。


日期 | 事件 |
---|---|
1925年3月12日 |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在北京逝世 |
1925年4月4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成立葬事籌備處和委員會 |
1926年1月 | 中山陵開始興建 |
1929年春 | 中山陵祭堂等主要建築建成 |
1929年6月1日 | 孫中山遺體安葬於中山陵 |
1931年 | 中山陵全部工程完成 |
1961年 | 中山陵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2007年 | 中山陵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孫中山的陵墓
中山陵,位於中國大陸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是中華民國國父暨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陵墓採用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築,嚴肅而雄偉,與周邊的紫金山景相得益彰,是中國近現代建築史上融合東西建築風格的經典之作。陵墓的整體佈局巧妙利用地勢,主要建築沿著緩坡排列,形成一個從牌坊到祭堂的中軸線,體現了中國古代陵墓的對稱美學。中山陵不僅是孫中山安息之地,也是紀念他偉大貢獻的歷史遺跡,深受國內外遊客的景仰。
中山陵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座著名建築,位於南京市玄武山南麓,是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的建設開始於1926年,並於1929年完工。該陵墓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座國家紀念建築,也是中國人民對孫中山先生的一種崇敬和敬仰的表達。
中山陵的設計充滿了特色,它結合了中國和西方建築的元素。陵墓的主體概念來自於古代中國的皇家陵墓,同時也融入了西方的現代主義風格。整個建築羣由主陵、附屬建築和圍牆組成,展現了一種和諧統一的氛圍。
進入中山陵,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宏偉的牌坊,上面刻有「中山陵」三個大字。牌坊下方有兩座石獅子,它們彷彿在守護著這座紀念建築。沿著寬闊的青石階梯往上走,可以看到中山陵的主體建築。建築外觀呈現了中國傳統的屋頂線條和彎曲的屋角,但同時又具有現代建築的簡潔和幾何感。
在中山陵的內部,有一個大型石棺,用於安放孫中山先生的遺體。石棺的四周佈滿了孫中山先生的遺物和照片,讓人回顧他對中國民主革命的貢獻。此外,陵墓的周圍還有許多美麗的花園和景點,供人們遊覽和休憩。
中山陵是一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地方,它不僅是對孫中山先生的紀念,也是中國人民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象徵。每年許多遊客前來中山陵參觀,感受著這個偉大人物的影響力。
中山陵的建設開始於1926年,並於1929年完工。
延伸閲讀…
中山陵
中山陵景區_南京市中山陵園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