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娘娘」是道教的女神,被尊稱為九天玄女元君和萬法教主九天玄女元君。古代傳説中,她是西王母部下的人頭鳥身女神,擁有無邊法力和精通兵法戰術的能力。不僅如此,她還能引起地震,曾在黃帝擊敗蚩尤的戰役中提供幫助。與另一位神素女並稱為「玄素」。根據學者孫紹先的研究,「玄女」起源於古人對天的崇拜,與女性的生殖崇拜有關。根據《中華道教寶典》的描述,九天玄女是道教神名,也被稱為元女。
九天玄女,又稱九天玄姆、太上九天玄女元君、萬法教主九天玄女元君,俗稱九天玄女娘娘或九天娘娘,也被稱為玄女或元女,是道教的一位女神。據傳,她曾是西王母的部下,擁有著人頭鳥身的外貌,法力高強,不僅精通兵法戰術,還能引發地震。傳説中,她曾經幫助黃帝擊敗蚩尤。與另一神素女一起,被稱為“玄素”。學者孫紹先認為,玄女是上古中國神話中的天神,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人對天的崇拜,同時也與對女性生殖力的崇拜有關。孫紹先解釋説,“玄女”的“玄”字,原本意義是指天色,《易經·坤卦》中有云:“天玄而地黃”,《康熙字典》對“玄”字的解釋是“幽遠”,這可能是“玄”字的第一個引申義。因此,“玄女”即是指“天女神”。在《中華道教寶典》中,對九天玄女有這樣的描述:“道教神名。又稱元女、九天娘娘。原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後為道教所信奉,成為其神系中地位僅次於西王母的女天神,與上元夫人混為一談。據《雲笈七籤》記載,九天玄女原是黃帝之師—聖母元君(即太一元君)的弟子。……在民間傳説中,九天玄女經常是以救助危難、諳熟兵法、替天行道的女仙形象出現。”台灣道教總廟三清宮的記載指出:“九天玄女乃先天真仙”,她的聖誕日為農曆二月十五日(另一説是正月初六、農曆八月十八日)。《史記》中記載:“玄女未詳,或雲天帝女,一雲即西王母。”《皇覽‧神記》中描述了黃帝與蚩尤之戰:“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沒後,天下復擾亂,黃帝遂畫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傳説中,黃帝與蚩尤的戰爭並未取得勝利,他因此感到困惑,便沉思祈求天啟。這時,他夢見西王母派遣一位身穿玄狐之衣的道人前來,授予他符咒,這便是所謂的“太一在前,天一在後,得之者勝,戰則克矣”。黃帝醒後,將這個夢境告訴了風後,風後認為這是上天的指示,黃帝於是設壇祈求神助。最終,他得到了一個廣三寸、長一尺的青色符咒,上面有以血畫成的符文,黃帝將其佩戴在身上。他仰天嘆息,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引,就在這時,天降大霧,持續了三天三夜。最後,一位人首鳥身的婦人現身,自稱“玄女”,她教授黃帝《三宮秘略五音權謀陰陽之術》,這就是所謂的“玄女戰術”。李靖的《陰符經》也只有三百字,黃帝潛心鑽研了十旬,最終成功制服蚩尤。
九天玄女娘娘是道教信仰中的一位重要神祇,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她在道教經典中被譽為「九天元始元女娘娘」,代表著宇宙的創始者之一。

九天玄女娘娘被尊奉為女性的神明,被視為生育、保護和救助眾生的母親形象。她具有無所不在的智慧和慈悲心,常常化身為人類的護佑者。
根據傳説,九天玄女娘娘的形象是美麗而聰明的,她手捧著一柄玉杖,象徵著她的權力和神聖性。她常常被描繪成穿著華麗的衣服,身披彩色羽毛,經常在雲中翱翔。
傳説中,九天玄女娘娘具有驅邪扶正的能力,她常常出現在人們的夢中,指引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她也被視為眾神和眾仙的統領者,保護天地萬物的和諧與平衡。
每年,人們都會舉辦盛大的祭祀活動,向九天玄女娘娘表示敬意並祈求她的保佑。許多人帶著虔誠的心情來到她的寺廟,燒香、獻花、點燈,表達他們的敬仰和祈願。
無論在困難還是順利的時刻,人們都會仰望著九天玄女娘娘的力量和慈悲,尋求她的指引和庇護。她給予眾生勇氣、智慧和力量,並帶來幸福和平安。
延伸閲讀…
九天玄女(中國上古神話中的角色)
九天玄女(Jiutian Xuannu) – 全國宗教資訊網- 內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