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
引言


「三教九流」一詞泛指古代中國的宗教與學派,卻被後世賦予貶義之含。今解其本義,窺見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
三教
儒教、道教、佛教並稱「三教」,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儒教尊孔子,道教奉老子,佛教源自釋迦牟尼。三國時,三教並盛,遂並稱「三教」。
九流
《漢書·藝文志》將思想流派分為九種,即「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社會階層
「九流」後來被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反映社會地位高低。上九流為帝王、士子、官吏等;中九流為醫卜、僧道、軍士等;下九流為農夫、工匠、商賈等。
貶義演化
時至今日,「三教九流」在漢語中常被用於貶義,形容社會上各式人物,或指江湖術士、不正經之人。
表:三教九流對照表
流派 | 宗主 | 代表人物 | 思想核心 | 社會地位 |
---|---|---|---|---|
儒家 | 孔子 | 孟子、荀子 | 禮義仁智信 | 上九流 |
道家 | 老子 | 莊子 | 無為而治 | 上九流 |
佛教 | 釋迦牟尼 | 無 | 輪迴因果 | 上九流 |
陰陽家 | 鄒衍 | 陰陽五行 | 中九流 | |
法家 | 商鞅 | 韓非子 | 法治重刑 | 中九流 |
名家 | 公孫龍 | 辯證邏輯 | 中九流 | |
墨家 | 墨翟 | 兼愛非攻 | 中九流 | |
縱橫家 | 蘇秦、張儀 | 遊説合縱 | 中九流 | |
雜家 | 呂不韋、劉安 | 兼容並蓄 | 中九流 | |
農家 | 徐光啟、王禎 | 農耕技術 | 下九流 |
九流三教:中國古代社會階層分類
九流三教的定義與源流
九流是一種將戰國時期的學術思想家和職業羣體按其社會地位、職業性質和影響力分為九個等級的分類體系。其源頭可追溯至先秦時期,並在漢代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教則是指儒家、道家和佛教,是中國歷史上三大主要的宗教和哲學思想體系。其分類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與儒家和道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九流與三教的詳細劃分
九流 | 代表人物 | 行業特徵 |
---|---|---|
上一流 | 儒家 | 治國平天下 |
二流 | 道家 | 修身養性 |
三流 | 法家 | 治國安邦 |
四流 | 名家 | 辯論技巧 |
五流 | 墨家 | 俠義救世 |
六流 | 縱橫家 | 遊説各國 |
七流 | 雜家 | 綜合各家學説 |
八流 | 農家 | 農耕技術 |
九流 | 手工業者 | 各類技術工藝 |
三教 | 創始人 | 主要思想 |
---|---|---|
儒家 | 孔子 | 仁義禮智信 |
道家 | 老子 | 無為而治 |
佛教 | 釋迦牟尼 | 解脱輪迴 |
九流三教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意義
九流三教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社會階層劃分:九流系統將社會羣體劃分為不同等級,反映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和聲望。
- 學術思想發展:九流分類促進了不同學術思想的交流和競爭,促進了中國學術思想的繁榮發展。
- 宗教信仰影響:三教之説作為中國主要宗教信仰體系,對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社會風氣產生了重大影響。
- 道德價值塑造:九流三教中的思想和教義對中國人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九流三教的歷史演變
隨著時代的變遷,九流三教的分類體系也發生了變化。九流中某些職業逐漸式微,而另一些則演變為新的行業。三教之間的關係也隨著時代而改變,有時相互競爭,有時相互融合。
結論
九流三教是中國古代社會階層分類和思想信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和變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瞭解九流三教,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複雜性和多元性。
延伸閲讀…
九流三教[正文] – 成語檢視- 教育部《成語典》2020 [進階版]
“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三教”,哪“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