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羣龍無首,吉。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圖:小配)乾卦上下二體皆乾,象天體運行永不止息,故《象傳》誕「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此以「健」為卦名。六畫純陽,也是易道創生的根源,因此《彖傳》稱「乾元」,元者根本、元首、元始之義。乾意思原為「上出」,引申為「乾濕」的乾。自有文字以來「乾」就是做為《易經》卦名,後乾之「上出」又與「下注為濕」相對,而以「乾」為「乾濕」的「乾」。後世為區別做為卦名的乾,以及乾濕的乾,於是採用了不同的音,古代並無區別。帛書卦名作「鍵」,關鍵的意思,因此卦為通達天道的關鍵。清華簡作「倝」,音「幹」,為太陽剛升起而光明照耀的樣子,天光的意思。《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陳厲公筮問兒子陳完一生得觀之否,上體爻變得乾卦即取象天光。全卦以「龍」為意象,剛健為德性;以變化、彈性為吉應;過高、剛強好勝、頑固為大忌。龍是古代神話中的一種聖獸,善於變化。乾卦六爻中的龍因為不同的時機而各有不同的形態,有如君子能因時而變,在不同的時機有不同的做為。初九潛龍勿用為君子沉潛蓄勢,九二見龍在田為君子入世,開始運疇,至九五飛龍在天為君子得位。這個過程有如《莊子.逍遙遊》北冥的鯤魚,從潛伏到化為鵬鳥,一飛衝天而徙於南冥。龍在古文中也是「寵」的意思,甲骨文中龍作寵用。六爻皆陽,陽為實,意謂此卦天賦滿實,擁有來自上天的一切恩寵。得乾卦,萬事俱備,但欠東風。具備一切先天條件,但仍有待後天,或者天時及地利之機會。得乾卦者具備先天的優勢,擁有一切良好的條件,其人自有源源不絕的創造力,資源與能力都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時機。能夠守住自己既有的美德,只待時機的成熟,自可水到渠成。或者若能夠隨時而變,與時俱進,則能有很大的發展機會。若問財利,乾為金玉,有金玉滿堂之象。
透過對乾卦的解釋,可以理解易經中關於德性、變化和發展的觀點
乾卦的六爻間展現了君子在不同人生階段或情境下的行為準則。從潛龍勿用到飛沙在天的過程,體現了君子在面對不同挑戰時的智慧和策略。這也揭示了易經的中心思想之一,即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是不斷變化的過程,而人的德性就是如何在這變化中找到合適的行為模式,以達到最佳的結果。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乾為天」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天空的狀態,代表著強大、偉大和無限的力量。這個概念在各個領域都有所體現,包括政治、文化和倫理觀念。
乾為天 – 強大的象徵
「乾為天」的意思是天空是乾燥而強大的,象徵著力量和永恆。在中國古代,人們常常將天空比喻為一位偉大的君主,統治著世界萬物。這個概念也體現在中國的政治體系中,皇帝被視為天子,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同樣地,「乾為天」在文學和藝術中也有所體現。詩人和畫家常常用天空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和思想。當他們看到壯麗的日出或多彩的雲彩時,他們會被天空的美景所感動,並在詩歌中表達出來。
乾為天 – 倫理觀唸的指引
「乾為天」也具有深刻的倫理意義。它提醒人們要堅持正義和公平,並尋求最大的幸福。就像天空一樣,它無私地提供陽光和雨水,讓萬物茁壯生長。人們應該以這種無私的精神來對待他人,並追求共同的福祉。
總之,「乾為天」是一個豐富且多樣化的概念,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提醒我們要看到天空的力量和美麗,並將這種精神融入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觀念不僅豐富了中國的文化遺產,也具有普世的價值,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符合你的需求!
延伸閲讀…
《易經》第一卦乾為天
乾為天卦,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