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是哪五帝】三皇五帝 |辭典檢視 |三皇五帝 |

【五帝是哪五帝】三皇五帝 |辭典檢視 |三皇五帝 |

三皇五帝是中國傳説中君主,是“三皇”與“五帝”合稱。

從三皇時代到五帝時代,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稱其古國時代,夏朝之前。

其數,數千年。

近代考古中原地區發現裴李崗文化及賈湖文化,7千年前1萬年前進入農業社會,其中出土具有文字性質龜骨契刻符號3千年前殷商甲骨文有相似之處。

此時,蚩尤作亂,佔領中原,黃帝於是敗蚩尤於涿鹿戰,黃帝成為天下共主後派顓頊管理江浙地區,然而黃帝沒有染指昊所在地盤。

五帝是哪五帝 Play

基本上,無論是史書記載或者中國神話傳説,認為三皇時代於五帝時代。

大致上,三皇時代距今,或4千5千年,乃至,時間跨度可能;而五帝時代夏朝,4千多年前。

三皇五帝時期中國早期發展,例如鑽木取火、行醫,後世中國文化有影響。

復旦學教授通過Y染色體遺傳學分析,可以找出新石器時代早期迅速擴張三大譜系,對應高廟文化、仰韶文化和紅山文化三個考古學文化鼎盛時期。

[1]。
五帝是哪五帝

其中廟文化應伏羲、仰韶文化應神農氏炎帝而紅山文化應軒轅氏黃帝。

伏羲發源於高廟文化,神農氏和軒轅氏發源於磁山文化,公元前4500年發展到山東融合了太昊。

到了公元前4200年,部落分裂成為昊和蚩尤。

軒轅氏北上征服了原本使用原始芬蘭-烏拉爾語廟底溝文化[原創研究?],公元前4200年,黃帝南下阪泉戰中戰勝了神農氏,而成為炎黃部落首領。

此時,蚩尤作亂,佔領中原,黃帝於是敗蚩尤於涿鹿戰,黃帝成為天下共主後派顓頊管理江浙地區,然而黃帝沒有染指昊所在地盤。

昊戰勝了黃帝問鼎中原,成為五帝首。

接着顓頊敗了昊,成為部落主,第二位五帝。

然後,商族祖先帝嚳安徽河南一帶興起,打敗顓頊成為中原主人,成為第三位五帝。

帝嚳王位讓了自己有親戚關係堯,堯禪讓舜。

2011年8月13日10月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田建文指導考古工作者搶救性整理了人祖廟,發現戰國、漢唐、宋元、明清、民國時代遺物291件(套),並媧皇宮積土中找到人頭骨、木函殘片和距今2100-900年作祭品動物骨頭。
五帝是哪五帝

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祭祀女媧考古遺蹟。

目前考古狀況有人認為三皇五帝不是個人,而是後興起族羣[2]。

一些學者認為,黃帝都城可能為西坡遺址,堯都城可能陶寺遺址。

但良渚文化發掘經年代測定距今5100年以上,且有巨型水壩工程遺跡,堯舜大禹時代眾多故事提供了一種間接科學化研究基礎,其證明瞭在新石器時代出現了玉璧、尊、琮、鉞中華特徵禮器,且動員萬人以上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當時可行。

五帝時代4000多年前,當時,黃河流域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主要事農業勞動,有一個以炎帝首姜姓部落,雙方發生摩擦,兩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並且結為聯盟,後,黃帝征服了周邊各個部落,黃帝時代華夏文明取得發展,華夏部族由此產生,現在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是來於此。

五帝是哪五帝 Play

延伸閱讀…

辭典檢視[五帝: ㄨˇ ㄉㄧˋ]

三皇五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皇五帝屬中國上古時期,距今,少有當時文字實物資料流傳,主要靠傳説流傳,因此這段歷史於後來人們存在很多含糊不清之處。

於這一歷史時期現存資料大多和神話傳説糾纏一起,許多事情判斷,綜合史料,為:
三皇時代處於6000年前到4000年前,是中華文明萌芽發展期。

歷史資料表明,三皇時代是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轉變期,如早期女媧列為三皇之一,這個傳説紀錄了母系部落特徵。

到五帝時代,是父系部落聯盟社會,不過女子有社會地位,嫘祖女子人物文明發展中有貢獻。
五帝是哪五帝

五帝時代文明是三皇時代文明延續。

文字例,傳説伏羲創造八卦、文字,而黃帝時代倉頡造字,文字。

女媧、伏羲時代龍崇拜[3],炎時代進一步發展。

傳説炎帝(指末代炎帝)、黃帝皆神農後裔[4],炎帝即神農部落首領,是各部落聯盟首領、天子主,當時神農部落已世衰,黃帝和伏羲(有人認為盤即為伏羲)部落有密切傳承關係,後來黃帝取代炎帝成為天子,為五帝首,五帝後即夏、商、周時代。

五帝時代4000多年前,當時,黃河流域有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主要事農業勞動,有一個以炎帝首姜姓部落,雙方發生摩擦,兩部落終於爆發了阪泉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並且結為聯盟,後,黃帝征服了周邊各個部落,黃帝時代華夏文明取得發展,華夏部族由此產生,現在中國人稱自己是「炎黃子孫」是來於此。

延伸閱讀…

三皇五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皇五帝_百度百科

有觀點認為夏朝之前存在虞朝,《左傳》、《國語》史書中“虞夏商周”四代句甚多,古籍中可考君主名有數個,虞朝可能不止虞舜一位君主。

不過於歷史,史實傳説混雜一起,考證。

關於上古傳説中號「三皇」三位聖王,有各種説法:
五帝[1]是指中國上古傳説中五位聖明君主,是歷代朝廷官方祭祀禮儀專用詞彙,是祭祀等級儀式之一。

我們上一篇文章中談到了“三皇”,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五帝”。

和“三皇”一樣,“五帝”指是哪些人,同樣眾説紛紜,莫衷一是,小編聽説過三種以上説法。

比如,有的説“五帝”指是炎帝、黃帝、太昊、昊、顓頊;有的説“五帝”指是黃帝、昊、顓頊、帝嚳、堯;有的説“五帝”指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有的説“五帝”指是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東漢《禮記正義》中,有“‘五帝’是靈威仰、赤熛怒、含樞紐、白招拒、汁先紀”記載,請恕編才疏學,於這5個名字,一個沒有聽説過。

,“直呼大名”説法之外,有“別號”相稱的説法,即,“五帝”指是“炎帝”、“黃帝”、“白帝”、“黑帝”、“青帝”,不論他們叫什麼名字,只看這樣稱呼,小編覺得這才是“最科學”説法。

為什麼説這説法科學呢?與“三皇”應該指是“天皇”、“地皇”和“人皇”道理一樣,這樣説法顯得整齊劃一,,,“三皇”是“天、地、人”三才,而“五帝”“炎、黃、、、青”五色,説一下,“炎”是紅色哦,所以“炎帝”稱“赤帝”。

如果我們接受了用“顏色代號”去指代“五帝”説法是“最科學”,那麼解下來,我們可以來看一看他們是誰,以及他們之間關係了。

炎帝和黃帝多説,我們自稱是“炎黃子孫”,所謂“炎黃”,説炎帝和黃帝;炎帝姜姓,號“神農氏”,稱“神農炎帝”;黃帝本姓公孫,後改姓姬,於他生於軒轅之丘,所以號稱“軒轅氏”,稱為“軒轅黃帝”。

白帝,其實昊(hào),他是黃帝兒子。

黑帝,其實顓頊,他是黃帝孫子,昊侄子,昊是顓頊伯父,現在我們農村話來説,昊是顓頊大爺(dà ye)。

至於青帝,其來頭非同小可,説他是燧人氏兒子,換句話説,他和大名鼎鼎伏羲是兄弟,而中華民族“創世女神”女媧娘娘是他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