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找租屋處的朋友一定常聽到「五平米多大」這個詞吧!說真的,五平米大概就是一間小套房的衛浴加玄關大小,站兩個大人就覺得擠了。這種迷你空間在台北特別常見,尤其捷運沿線的單人套房,房東最愛用「五平米多大」來形容房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先來看看五平米實際能放多少東西:
家具類型 | 可放置數量 | 備註 |
---|---|---|
單人床 | 1張 | 需靠牆擺放 |
書桌 | 1張 | 60cm寬度的基本款 |
衣櫃 | 1個 | 建議用吊掛式省空間 |
小冰箱 | 1台 | 只能放50公升以下款式 |
住過五平米房間的過來人都知道,收納絕對是生存關鍵。我朋友阿明就把他那間五平米的房間改造成「垂直生活空間」,床鋪架高下面塞收納箱,牆面全部釘層板,連門後都掛滿收納袋。他說最誇張的是為了省空間,連吹風機都買可折疊的旅行款,浴室用的毛巾也只有一條,洗完馬上晾乾重複使用。
雖然五平米聽起來很克難,但其實蠻多單身上班族住得很習慣。重點是要學會「斷捨離」——衣服最多留七套輪流穿,鞋子不能超過三雙,連保養品都要精簡到只剩洗面乳和乳液。有位在信義區上班的OL還分享她的五平米房間佈置心得:用淺色系牆面視覺放大空間,床單選條紋圖案讓房間看起來更長,晚上開串燈取代大檯燈,既溫馨又不佔位子。
說到五平米的租金,以台北市來說大概落在8000-12000之間,越靠近市中心越貴。最近還看到有房東把五平米隔成上下舖出租,美其名是「經濟雙人房」,但實際住過的人都說連轉身都會撞到膝蓋。不過這種超小套房意外搶手,通常貼出租公告三天內就會被租走,可見在台北要找個能睡覺的地方有多不容易。
五平米到底有多大?用台灣人熟悉的東西來比喻,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對我們台灣人來說,五坪(約16.5平方公尺)可能比較常聽到,但五平米(約1.5坪)就比較少見了。不過沒關係,我們可以用日常生活常見的東西來感受一下這個大小。
首先,想像一下台灣便利商店的標準收銀台區域,大概就是五平米的大小。就是那個結帳時店員站的位置,加上旁邊放關東煮或思樂冰機的空間。如果你家附近有全聯,他們的生鮮區單個櫃台大概也是這個範圍。這樣一想,是不是突然覺得五平米其實比想像中還要小很多?
再來個更貼近生活的比喻,五平米大概就是:
台灣常見物品 | 佔地面積對比 |
---|---|
標準雙人床 | 約1.2個雙人床大小 |
機車停車格 | 約1.5個停車格 |
麻將桌 | 可以擺3張還有走動空間 |
夜市攤位 | 差不多是一個賣雞排的攤位 |
如果你住過台北的套房,可能對這個大小更有感。很多號稱「雅房」的房間,實際可用空間大概就是五平米左右,放張單人床、一個小衣櫃就差不多滿了。像我們台灣人最愛去的KTV包廂,最小的那種大概也是五平米上下,就是擠4-5個人會覺得有點親密的那種大小。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台灣人最熟悉的機車。五平米的空間大概可以停3-4台125cc的機車,而且還要停得很緊密。如果你有去過傳統市場,一個賣菜的攤位大概也是這個大小,攤主在裡面轉身都要很小心。現在很多新式的早餐店,他們的廚房作業區也差不多是五平米,難怪老闆動作都要這麼俐落。
為什麼台北小套房都愛設計成五平米?空間規劃秘訣
台北寸土寸金,五坪小套房之所以成為主流,其實藏著不少聰明設計。這種大小剛好夠單身或小情侶住,租金也不會太貴,重點是只要規劃得好,五坪也能住得很舒服。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讓小空間變大的實用技巧,讓你住得更自在。
首先,家具選擇很重要。與其買傳統大件家具,不如挑多功能或可變形的款式。像是有收納功能的床架、折疊式餐桌,或是可以當茶几又當椅子的設計,都能省下不少空間。記得要量好尺寸再買,才不會讓房間看起來更擠。
家具類型 | 推薦款式 | 優點 |
---|---|---|
床組 | 高架收納床 | 下方可放行李箱、季節衣物 |
桌子 | 壁掛折疊桌 | 不用時收起來,完全不佔地 |
沙發 | 沙發床 | 白天當沙發,晚上變客房 |
再來是收納技巧,垂直空間一定要好好利用。牆面可以裝層板或吊櫃,把東西往上收。衣櫃建議做到頂,最上面放不常用的物品。小東西用收納盒分類,看起來會整齊很多。記得要定期斷捨離,東西少自然空間感就出來了。
最後是動線規劃,五坪空間最怕走道被擋住。家具最好靠牆放,留出中間活動區域。如果要做隔間,可以用透光的簾子或矮櫃,既區分功能區又不會讓空間變壓迫。燈光也很重要,多點光源比單一主燈更能營造寬敞感。
五坪小宅怎麼住最舒服?過來人的收納技巧分享
住在五坪小宅真的沒想像中痛苦啦!我住了三年,從一開始東西堆到沒地方走路,到現在朋友來都說「你家看起來好寬敞」,關鍵就在「垂直收納」和「一物多用」。牆面絕對是小宅救星,ikea的層板組合超好用,從地面一路裝到天花板,書、雜物、裝飾品都能往上發展,地板空間自然就空出來了。
另一個重點是家具選擇,買任何東西前都要先想「這能收納嗎?」。像我的床架是掀床式,下面塞了換季棉被和行李箱;茶几選有抽屜的,遙控器、充電線都藏裡面。餐桌則是折疊式,朋友來吃飯才打開,平常收起來變工作區。
收納區域 | 推薦做法 | 省下空間 |
---|---|---|
牆面 | 裝吊櫃+層板組合 | 約0.5坪 |
床底 | 使用收納盒分類衣物 | 約0.3坪 |
門後 | 掛鉤+收納袋放日常用品 | 約0.1坪 |
廚房流理臺下方 | 用伸縮桿創造雙層收納空間 | 約0.2坪 |
小宅最忌諱買「單一功能」的物品,我的電鍋同時是蒸鍋、煮湯鍋,收納箱疊起來就是小茶几。最近還發現3M無痕掛鉤超萬能,連吹風機都能掛在浴室門後。記得每週一定要整理一次,不然再好的收納系統都會崩潰。現在我連吸塵器都改用壁掛式,掃地機器人收在電視櫃下方,真的什麼都能找到位置放。